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

2017-04-17常文梅王学兰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应用价值糖尿病

常文梅 王学兰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对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60例,按入院编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80例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遵医嘱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5.26±2.80)分,对照组评分为(26.01±3.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作用显著,可提高遵医嘱行为,改善生活现状,增强总体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 健康教育;糖尿病;遵医嘱行为;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56-02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病发率持续上涨,甚至演变为临床常见的危险性病症。调查报告显示[1],糖尿病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控制血糖指标,若能根据医嘱按时用药、饮食、运动,可将血糖指标维持在稳定范围内,规避并发症。下面,为有效判定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将该院健康教育160例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60例,按入院编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80例干预组由35例女性、45例男性组成,年龄段45~81岁,平均(65.3±1.8)岁;疾病史1~9年,平均(4.3±0.5)年;70例2型糖尿病,10例1型糖尿病;80例对照组由36例女性、44例男性组成,年龄段46~82岁,平均(65.4±1.9)岁;疾病史1~10年,平均(4.4±0.4)年;71例2型糖尿病,9例1型糖尿病。入选标准:16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不存在意识、行为障碍;排除标准:严重性疾病、精神异常等患者。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男女例数等基础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临床上的基础性护理,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并做好糖尿病知识的基础性讲解,提高治疗配合度;80例干预组患者则实施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心理疏导 由于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长时间的接受治疗、服用药物,极有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利于治疗方案的实施。因此,护理人员需于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了解心理特征,并根据潜在性心理特征制定疏导方案,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使其调整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1.2.2 疾病知识讲解 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借助讲座、宣传栏、教育手册发放等途径讲解糖尿病的病发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

1.2.3 饮食指导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控制饮食对于防止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合理、科学的饮食不但能降低胰岛素需求量,还可降低细胞负荷量。故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饮食习惯、病情变化制定饮食方案,严格控制食物的摄入总量,按时、按量的摄入丰富、多样化食物,提高机体营养;叮嘱患者以低盐、低糖、低脂肪类食物为主,适当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量。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在患者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引导其摄入足量水,以改善血糖指标,加快康复速度。

1.2.4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以慢跑、散步、游泳等方式为主。叮嘱患者至少运动1次/d,初次运动15 min,随后根据机体的承受情况适当增加运动时间,最长不可超过40 min。当然,机体运动需于饭后2 h执行,以机体不过度疲劳为宜。并且,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运动期间随身携带卡片,明确标注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等,以备不时之需。

1.2.5 讲解自我监测、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认真、详细的向患者讲解血糖、血压指标监测的正确方法,如:血糖指标监测过程中需格外注意的相关事项。同时,护理人员还需确保每位患者均充分了解糖尿病控制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提高治疗配合度;对于血糖指标良好控制的患者来说,需及时给予精神、物质上的鼓励;对于血糖指标持续上升的患者来说,需积极找寻发生该现象原因,并及时调整方案,规避并发症。另外,教会患者、家属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使用前期将其摇匀,随时更换注射部位,清晨可于腹部注射,夜晚可于大腿上注射。通过这样的方式注射胰岛素,可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稳定血糖指标。

1.2.6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足、低血糖,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预防、护理工作,对于糖尿病足来说,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于每天晚睡前期温水泡脚,保证足部清洁,防止感染;告知患者以柔软、轻巧类鞋袜为主,晚睡前期观察足部是否出现鸡眼、碰伤、溃疡等不良现象,及时修剪脚趾甲,预防划伤;对于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来说,低血糖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家属禁止随意减少、增加用药剂量。若日常活动量增加,需立即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及时增加进餐量;认真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增强防范意识。

1.2.7 出院前指导 患者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叮嘱其院外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适当身体锻炼。此外,告知患者按时回院复诊,如:出院2~3个月后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若疾病治疗期间血脂处于异常状态,需2个月监测1次;若不存在异常现象,可每半年监测1次;每4~7个月门诊检查1次,便于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1.3 判定项目

1.3.1 遵医嘱行为 标准: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判定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以合理饮食、按时监测血糖指标、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合理运动等项目为主,其中,遵医率占80.0%以上,表明完全遵医;遵医率占50.0%以上,表明基本遵医;遵医率占比不足50.0%,表明不遵医。

1.3.2 生活质量 标准:借助生活质量量表判定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平分,以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等项目为主,分数越高,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14.0统计软件处理文中数据,其中,遵医嘱行为属于计数资料,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对分别实施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嘱行为判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完全遵医38例,占比47.5%;基本遵医40例,占比50.0%;不遵医2例,占比2.5%,总遵医性为97.5%;对照组患者完全遵医28例,占比35.0%;基本遵医41例,占比51.3%;不遵医11例,占比13.7%,总遵医性为86.3%,两组患者的遵医性有区别,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判定

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9.95±3.40)分,对照组评分为(20.05±3.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5.26±2.80)分,对照组评分为(26.01±3.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需终身接受治疗。然由于该疾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需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再加上不了解糖尿病知识,使其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危害生命健康[2-4]。因此,疾病治疗期间需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如: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糖尿病基础知识掌握度,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健康教育方案,以在消除不良心理的同时,提高疾病治疗配合度;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运动方案,可帮助患者提供机体营养、免疫力,加快病症的康复速度;认真、详细的讲解低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等相关内容,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糖尿病,还可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预防并发症。此外,患者出院前期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叮嘱患者按时回院复诊,加快康复速度[5]。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由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無论是遵医嘱率,还是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基础护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作用显著,可提高遵医嘱行为,改善生活现状,增强总体疗效,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利清.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124.

[2] 郝娟芝,李健,樊建淑,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健康促进与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下旬刊):7664-7665.

[3] 李兵晖,张超,张方华,等.情景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3):167-170.

[4] 邓伟中,蔡胜娣,吴丽萍,等.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2):2039-2040.

[5] 张莉.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饮食保健,2016,3(11):138-139.

(收稿日期:2016-09-08)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应用价值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