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巴贝夫的政治革命思想

2017-04-17张健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

张健

[摘 要]法国大革命时期,无产者和广大农民在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的口号下与封建专制势力并肩战斗,但最终却无法享受革命胜利的成果。巴贝夫曾经是这场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在无产者继续面临资产阶级更大的剥削和压迫的条件下,提出了政治革命的思想。巴贝夫对政治革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张要将政治革命进行到底,并提出了政治革命斗争的策略。巴贝夫的政治革命思想具有超前性,许多内容触及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巴贝夫; 政治革命; 法国大革命;无产者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54 — 03

巴贝夫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平等派密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巴贝夫一生处于法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和广大无产者一起积极参加法国大革命。在激烈的社会变化和革命斗争中,巴贝夫逐渐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参与者转变为空想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斗争者。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一文中,对巴贝夫的革命实践和思想有过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被打破下真正能动的共产主义政党运动和实践〔1〕P334。研究巴贝夫的政治革命思想,对于深化巴贝夫思想的研究,拓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内容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原始文献,对法国巴贝夫政治革命思想进行分析。

一、政治革命的原因

巴贝夫认为,所谓的政治革命是指“贵族和平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公开的战争”〔2〕P28。巴贝夫尖锐指出,当人民群众对不法的政权机关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和屈辱以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恶劣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爆发政治革命,因为被压迫者一定会奋起反对压迫者。

1.资产阶级对无产者的剥削压迫是根本原因

巴贝夫认为,资产阶级是人民苦难的根源。巴贝夫主张当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已经处于绝望的境地的时候,工人应该要为自己找出路,必须要阻止他们对自己的迫害。愚昧、无知和权威已经无法阻止人们去发现和铲除。巴贝夫指出,当资产阶级的产权法极度扩张保护富人阶层的利益时,其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极度的扩张和保护。巴贝夫坚定认为,“私有制这个万恶的制度的根不是不能剥开予以铲除的”〔2〕P51。巴贝夫认为,法国二千四百群众的愤怒是无法压制的,“当火山熔岩长期在地底里沸腾着,结果会怎样呢?它一定要爆发”〔2〕P52。

2.阶级之间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巴贝夫认为,自然界给予人类的所有物品从来不吝啬,社会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社会契约论认为每个人为了公共利益出让一部分个人自由是为了获得公共的社会利益,但真实的情况却是“社会契约的大多数签订者被剥夺享受各项权利”〔2〕P29。作为法国统治者代表的高利贷阶层占用了广大群众所应该享有的必需品和权利。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主要有三个等级即贵族、僧侣和第三等级,其中资产阶级、无产者以及农民都属于第三阶级。经过大革命后,巴贝夫发现法国并没有出现社会舆论所宣扬的社会只有一个社会等级,第三等级代表整个法兰西。旧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按照了私有财产占有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生丁占有者等级、十生丁占有者等级、五十生丁占有者等级、一法郎占有者等级”〔2〕P31。巴贝夫指出,一法郎占有者等级即资产阶级本身充满着动态性,对国家和社会的统治缺乏稳固的社会基础,但相比一生丁占有者等级即无产者却一无所有。一生丁占有者等级根本没有参与现实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权利,无法在任何国家机关担任公职、剥夺了各项选举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3.资产阶级对无产者的压迫无处不在

首先,资产阶级仍然对群眾采取愚民政策。巴贝夫认为,人民的受教育权不是一种占有,它是人类的原始权利。巴贝夫指出,压迫政府希望长期保持对群众的剥削和压迫,使群众认为这种压迫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也不能反抗。达到这种目的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愚昧和制造欺骗与迷信精神上控制被压迫者,“使他们养成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习惯”、“使人们对极端的贫困视为惯常现象”〔2〕P41。因此,巴贝夫指出,民族的命运取决于教育,应将教育普及大众,让大众摆脱蒙昧走向理性。

其次,法国资本主义共和国的立法保护了高利贷和掠夺者的利益,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对工人阶级和农民进行掠夺。巴贝夫认为,这些立法是“一大堆罪恶条文的汇集,这些条文授予掠夺以权利证书”〔2〕P38。巴贝夫认为,督政府颁布的“强制富户认购公债法”名义上是向富人征税,实际上是“‘强制穷人认购公债法、‘保证抢光小市民法”〔2〕P39。巴贝夫通过分析认为,富人会通过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方式将征税负担转移到穷人身上。群众手工握有大量革命货币,而富人阶层却是占有大量金币。当革命货币贬值到一文不值时,群众以革命货币掌握的财产必然会贬值导致产权的转移,富人又再一次完成对穷人的剥削。

另外,资本主义商业贸易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巴贝夫通过与产业工人的紧密接触发现,社会并没有出现资本家所宣传的商业贸易能够使每一个人都均等地享受到生活必需品。巴贝夫指出,社会上的一切劳动产品都是从工人手上生产出来,最后却是两手空空什么都得不到,得到的只是资本家给的残羹剩饭;而投机商和商人却通过各种骗人的伎俩将工人手中的财富给剥夺了。同时,巴贝夫认为竞争资本主义商业贸易的恶性竞争导致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场,使手工业劳动者不断走向贫困,大量社会财富不断向资本家集中。

二、要将政治革命进行到底

法国热月党人通过雾月政变成立的督政府并没有立即对雅各宾派的各项恐怖政策进行彻底纠正。但巴贝夫认为雾月政变建立的督政府只是对雅各宾派激进的政策进行了部分纠正,这些纠正限于保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巴贝夫提出要“把革命进行到底”〔2〕P34。

1.法国大革命只完成了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资本主义政权的任务

巴贝夫通过实际的革命斗争经验发现,资产阶级与无产者在面对推翻封建专制政权的时候可以进行短暂的联合,口号是互相尊重人权和保护祖国。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组成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在广大无产者和农民的帮助下建立的。对于以个人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而言革命的目的已经完成,因为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政权已经被推翻。

资产阶级是“推倒中世纪的建筑物的先驱者”〔2〕P34,但却非常不彻底。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国,各种形形色色的封建制度和骑士制度残余仍然充斥着法国社会。当资产阶级达到推翻贵族和僧侣为代表的法国封建专制政权目的后,“祖国把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推开”〔2〕P31。巴贝夫认为,共和国制定的各项政策对无产者极度的无情和自私自利,只是讨好了富人阶层,却“吸尽榨干各生产者阶级的血汁”〔2〕P34。这种革命被巴贝夫成为“富人的革命或可敬的上层一万人的革命”〔2〕P36。因此,巴贝夫认为无产者无须对抛弃自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履行义务,因为“既然不再有权利,也就不再存在着义务”〔2〕P31。

2.无产者的境遇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巴贝夫认为,无产者与资产阶级在“自由和平等”的口号下并肩战斗取得的成果并没有取得实际状况的改善。与之相反,工农群众的生活状况每况愈下,处境更为恶劣。资产阶级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群众的切身利益。巴贝夫指出,资产阶级自然是希望被剥削和压迫的群众自然的接受,即认为这是他们的义务必须要服从,一般采用的是法律的手段。当无产者对暴行和压迫达到无法忍受的时候,资产阶级就会“建立起军事专政,迫使人们服从这种制度的统治”〔2〕P48。巴贝夫认为,革命的目标是为了创建好的社会制度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幸福、新社会的目标是为了群众的福利,“革命不应当是它的结果等于零的一种事情”〔2〕P57。

3.无产者有权继续革命

巴贝夫认为无产者受到压迫有权进行斗争和反抗。巴贝夫在法庭审讯中指出,资产阶级要求无产者遵守社会秩序“把所有一切利益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2〕P73,而这种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使无产者处于一无所有被富人特权阶层奴役的状态。巴贝夫认为,这种秩序是一种无政府的状态,因为法国绝大部分人都已经丧失了自由和幸福。巴贝夫主张,无产者作为法国社会最优秀和最有用的群体不应被资产阶级的错误社会制度弄到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生存下去,无产者有权做出变革,继续革命。巴贝夫认为,依据人民主权原则,群众有权要推翻这种专制制度,这是法国公民崇高无上的道德。巴贝夫坚定认为“对于人民来说,革命并没有完成”〔2〕P35,因为人民的福利没有获得保证。

因此,巴贝夫对资产阶级围绕革命的破坏者和建设者进行了重新定义。巴贝夫认为,资产阶级建立的是一个少数人暴富和享乐、绝大多数人贫穷挨饿的社会,这违背了《人权宣言》所主张的自由平等的初衷,他们是革命的破坏者。所谓革命的建设者,是指与资产阶级完全不同的、为了建立一个实现群众福利制度的新社会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是无产者。值得注意的是,巴贝夫提出“人民的革命”的概念。巴贝夫认为,那些反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人对人民谋福利的革命者满腹抱怨并认为他们是反革命,应该“被看作人民的敌人”〔2〕P35。

三、政治革命斗争策略

巴贝夫认为政治革命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人民的共和国,“所有的人不但形式上享有同等的权利,不但有纸面上的平等,而且还愿意他们都有适当高的工资收入”〔2〕P28;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一切社会权利;二千四百万法国平民是共和国的主人。巴贝夫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斗争推翻对法国二千四百万人民进行统治和压迫的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共和国时必须要讲究斗争策略。

1.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肃清暴政最好的方法,就是铲除暴政的根源”〔2〕P82。巴贝夫认为,人民在肃清暴政的过程中应夺回属于人民的全部权利,捍卫自己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意志。如果暴政根源不铲除,就有可能面临旧势力复辟的危险。巴贝夫认为,肃清暴政的根源是为了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巴贝夫同时指出,无产者和广大群众在与压迫者进行政治革命斗争的时候不应有任何的妥协,“如果人民只向他们提出那种只赔偿一半的要求,那末,人民多半是什么也得不到”〔2〕P82。

巴贝夫主张制定新的国家宪法。巴贝夫肯定了《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基本原则。但在这些原则的背后隐藏着资产阶级的真正企图,即通过宪法保护富人的利益,保护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所得。巴贝夫认为,国家的宪法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公共宝库”〔2〕P53,对所有人提供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巴贝夫主张宪法应该保证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条件。具体而言,就是国家通过宪法科学有效的组织全国人民参与劳动,不断无限制的增加劳动者产量,使这些资源成为人民的公共财富。因此,巴贝夫认为国家宪法的制定者必须要走出《人权宣言》的陷阱和矛盾,必须以实现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作为标准。

2.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历史作用,尊重群众利益

巴贝夫看到了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巴贝夫主张无产者要抛弃群众胆小怕事、忽视自身力量的错误思想和习惯。巴贝夫认为,“任何一桩伟大的无愧于人民的事情,只有通过人民才能办到,如果不通过人民,那是永远不能实现的”〔2〕P61。巴贝夫强调无产者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旗帜性作用,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真正的解放者。巴贝夫认为,无产者要在维护人民的利益时候,不需要使用各种资产阶级惯用的政治把戏。在人民的共和国里要始终将人们的利益和事实的真相告诉人民,要始终相信人民。巴贝夫认为无产者要充分估计人民群众的力量,因为“不同全体人民在一起,任何重大的事情都是办不成的”〔2〕P62。

巴贝夫认为,真正的革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人阶级“愿意把为人民谋利益的革命进行到底”〔2〕P35。巴贝夫提出,革命政府的工作者必须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国民议会的代表对人民的苦难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有勇气和能力去帮助群众摆脱愚昧和苦难,能有效的手段去解决人民的苦难。国民议会的代表参与政策的讨论应该充分的公开透明,设有群众旁听席。巴贝夫强调政府工作者要努力满足以群众的诉求,“必须要隨时随刻都能给予人民满意的答复”〔2〕P56。

3.要善于团结一切力量

巴贝夫主张团结是无产者政治革命的重要策略。巴贝夫认为,平等派同盟的成员之间、成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够维护法国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巴贝夫指出,虽然大家能够理解团结的重用作用,但实际革命工作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巴贝夫发现,资产阶级以及一些旧势力为了破坏革命者的团结,会通过各种途径打进革命者的内部,骗取信任搅乱革命者的行动和组织的稳定。巴贝夫认为,虽然这些不团结的偏向虽小,但危害极大,革命者要坚决的亮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杜绝不团结的流言蜚语。

巴贝夫提出,要充分重视和团结军队士兵。巴贝夫指出,法国军队士兵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战争和镇压国内各种革命活动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处境,资本家许诺给士兵的美好事物根本无法兑现。“当我们回到家里,回到象叫化子一样生活得父亲那里我们就必须准备好象他们一样当乞丐,在冷酷无情的资本家的鞭子下当囚徒”〔2〕P68。巴贝夫认为,成为资产阶级雇佣军的法国士兵不会成为镇压群众的残酷工具,不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士兵本身是群众“他们自己的人”〔2〕P49。巴贝夫主张,要使军队士兵参加革命斗争活动明白斗争的目的,仅仅知道赢得战争的胜利是远远不够的。军队士兵流血战斗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保护自己和群众胜利的果实,不能够成为资产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当统治者对群众实施暴政时,士兵应该要“靠刺刀来保卫自己”〔2〕P49,和群众一起反对他们共同的压迫者。

四、巴贝夫的政治革命思想评析

基于巴贝夫政治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做出以下评析。第一,巴贝夫的政治革命思想具有超前性。巴贝夫所处的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期,法国封建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法国革命斗争实践主要是围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法国无产者和广大农民曾经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参与法国大革命。巴贝夫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在满怀期待与资产阶级共同享受革命成果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更大的压迫和剥削。但就当时法国国情而言,法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法国社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清理封建社会的残余。巴贝夫直接将政治革命斗争的矛盾指向以富人、高利贷阶层等富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其思想超越了时代。

第二,巴贝夫政治革命思想的许多内容触及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在法国大革命的高峰期,巴贝夫并未被革命的浪潮迷惑。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逐渐步入自由资本主义,尽管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才刚刚开始凸显,但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剥削广大劳动者的逐利本性从未停止前行。针对资产阶级对无产者剥削和压迫日益加剧,提出要通过政治革命斗争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巴贝夫已经意识到了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的社会过渡问题,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充分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提出要推翻旧的国家机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些思想都触及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巴贝夫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責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