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村“绿富美”寨寨“山水画”

2017-04-17陈刚

当代贵州 2016年46期
关键词:松桃苗乡无害化

陈刚

武陵深处,神奇松桃,素有“一脚踏三省”“黔东北大门”之称,享有中国“锰都”、绝技之乡等美誉。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松桃自治县着眼布局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先试走出一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一个个“各自美”的苗寨拼接成一幅神奇苗乡的美丽“全家福”。

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松桃部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真实写照,这些美丽乡村的“伤疤”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健康。

为了让美丽苗乡继续美下去,松桃抓住机遇、创新出奇,以“PPP”(公私合作)模式开启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探索出一套乡村美、生态优、百姓乐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

先行先试,借力发展走新路。组建于2002年的松桃自治县环保局有干部职工56人,其中8人具体抓农村环境工作,面对全县28个乡镇509个行政村,人手不足成为一大难题。

为此,环保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以“PPP”模式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引进具有“PPP”运行经验的湖南凯天环保公司,与县级层面成立松桃净宇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再与具体项目实施地乡镇成立的投资平台进行合作,三方组建共同“PPP”公司,共同投资、共同运营、共同收益,切实让农村环境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5年,松桃采取中央资金与“PPP”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站项目是一个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可持续、好管理、易审批、易落地的项目,在寨英镇、普觉镇、乌罗镇、孟溪镇等试点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建设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7万吨,近12万农村群众直接受益。

积极探索成为绿色发展实验区。松桃探索的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就是通过引进实力企业,由其负责项目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后期维护;政府给予其一定年限的特許经营权,让企业实现投资预期回报。

在此过程中,县环保部门代表县级层面和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分别搭建起投融资平台,与引进企业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和运营。待三方确定的合同服务年限期满后,引进的企业将退出管理和经营,交由地方公司统一运营管理,但企业仍需提供项目技术升级服务。

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保证了引进企业的预期回报,确保多方受益,为下一步整县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松桃经验”。

如今,走进普觉镇侯溪屯村,垃圾不再满天飞、污水不再横流,取而代之的是干干净净、清新自然的原生态乡村面貌。在松桃,越来越多的农村像溪屯村一样,正在回归记忆中的宜居乡村。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项目“PPP”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苗乡大地正成为绿色发展的实验区,引领群众向着幸福宜居小康生活迈进。(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松桃苗乡无害化
致纯金
发现非遗之美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
高铁经过苗乡侗寨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广西首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营
苗乡侗寨乒乓情
国家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