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产、来得时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2017-04-17罗旌跃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糖尿病

罗旌跃

[摘要] 目的 对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以该院2014—2015年接诊的 13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将所选病例分为采用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来得时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lc、FPG各项指标与低血糖发生情况作以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lc、FPG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两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运用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来得时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两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近似,临床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055-02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纵观糖尿病发展进程发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都市快节奏生活,工作压力,环境污染,饮食不规律,精神状态欠佳,营养过剩等现象均可诱发糖尿病。高血糖是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体内糖分控制不佳导致长时间代谢紊乱状态,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注射胰岛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该文对该院2014—2015年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来得时治疗,旨在观察两种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取自该院2014—2015年接诊的134例糖尿病患者,应该次研究需要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将该组患者分为各有病例67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1.7±11.3)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病程(6.4±1.2)年;体重指数为21.4~30.2 kg/m2。对照组男29例,女38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60.8±12.2)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病程(6.2±0.9)年;体重指数为21.3~30.5 kg/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参与该次研究前患者均服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促胰岛素分泌剂等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该次所选病例均为病情较为稳定但血糖控制不佳者,空腹血糖7~15 mmol/L,HblAc(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低于13%。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伴随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将短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观察贯穿于两组患者治疗全程,通过电话随访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每使用3次进行FPG自测1次,如果2次FPG自测值超过6.1 mmoL,在胰岛素基础剂量上追加2~4 IU。如果2次FPG自测值低于4.4 mmoL,不考虑进餐、没进餐、进食量不足等因素前提条件下,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若除上述因素外还存在其他明确原因导致患者血糖值偏低,此时在基础胰岛素剂量上依次降低2~5 IU至达到患者空腹血糖<6.7 mmol/L。当然也可以参照研究者的经验进行剂量调整。予以观察组晚间睡前皮下注射0.2 IU/(kg.d) 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1次/d,连续治疗30 d[1]。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接受皮下注射0.2 IU/(kg·d)来得时治疗,注射1次/d,连续注射30 d。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lc、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并行组间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将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电话随访对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FPG值最好维持在4.4~6.1 mmol/L。所有患者均行FPG、HbA1c、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检查,将患者血糖低于3.9 mmol/L視为低血糖[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分别为(11.8±1.4)mmol/L、(19.6±1.2)mmol/L、(6.8±0.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分别为(12.2±1.3)mmol/L、(18.8±1.6)mmol/L、(7.1±1.3)mmol/L,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分别为(5.4±0.3)mmol/L、(6.2±0.4)mmol/L、(4.3±0.5)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分别为(5.3±0.5)mmol/L、(6.4±0.2)mmol/L、(4.4±0.6)mmol/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糖达标时间与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6.7±1.8)d近似于对照组(16.5±1.7)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3例(4.5%),对照组低血糖4例(6.0%)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1c、FPG指標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1c、FPG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 讨论

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全身微血管、大血管、神经系统等组织,进而导致心、肾、眼等器官病变、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3]。普及宣传糖尿病知识,加强饮食管理,血糖监测,运动与药物治疗等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治疗糖尿病的常见措施,若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通常采取注射胰岛素治疗。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产)与来得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基础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似物。它是在人胰岛素B链羧基末端增加了两个精氨酸,同时也把A链羧基末端A21位置的天冬酰胺替换成甘氨酸而形成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即为重组甘精胰岛素[4]。皮下注射后,因酸性溶液被中和而形成的微小沉淀可持续缓慢释放重组甘精胰岛素,继之吸收入血也慢,从而产生长达24 h平稳无峰值的可预见的血药浓度。因此,每天定时皮下注射一次重组甘精胰岛素,即可满足人体对基础胰岛素的需要,可以很好控制空腹及餐前血糖。

该文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凌晨3:00血糖水平近似于对照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接近(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清肌酐、ALT、AST、HbA1c、FPG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产)与来得时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相近,安全性好,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低,并且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影响,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明哲.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来得时治疗糖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7):134.

[2] 任丽媛.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对比[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7):736-737.

[3] 宋玉香.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8):150-151.

[4] 李晓琳.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来得时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4):80.

(收稿日期:2016-09-20)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