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7成兆文

丝绸之路 2017年6期
关键词:甘肃传统文化

成兆文

【摘要】2017年1月14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年会在甘肃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的近百名学者和专家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者就如何在生活服务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进一步研究、弘扬甘肃的中国传统文化,挖掘甘肃传统文化的特有内涵,展示甘肃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传统文化;地方文化

2017年1月14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2016年年会在甘肃省委党校举行,来自甘肃省内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100多人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刊第六辑《国学论衡》在会上与读者见面。

传统文化应该在当下发挥什么职责?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范鹏教授在《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的主题演讲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文化自信来源于古老而常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伟大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思想史,也是营养剂、防腐剂,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旧邦新命的使命担当,革故鼎新的进取追求,它既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也是助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方面,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满分作文《心力论》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料。甘肃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湖教授联系当下实际,提出甘肃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拓展与会员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参与到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中去。他希望在具有重大意义的甘肃精准扶贫1号工程上,充分发挥甘肃传统文化研究会以及文化人的作用,把精神扶贫作为甘肃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加大对精神扶贫的研究和推广,他对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在精神扶贫发力上寄予厚望。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槐子教授以习近平文艺思想审视了当前非遗文化保护的工作,他认为人民性是基本特质,百花齐放是根本要求,在非遗保护中,坚持民族特色,贯彻以人为本是根本之道,这就意味着往前看比向后看更加重要,专家学者不能把自己也变成非遗产品。

许多专家对目前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现状表示担忧。甘肃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志宏指出,从各种文化迹象看,渭泾上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大地湾文化遗址及其周遭出土了大量的成体系的文物,表明乐器、占卜、针灸、太极图以及卍符号,至少在六七千年前就在天水及其周边基本形成了。他和秦安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雁彬都认为,目前,大地湾文化的研究都没有学科化、体系化,亟需整合资源,甘肃应该增加研究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读者》集团副董事长董有山编审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不知道自己是谁,我国当前处在文化缺位的境地,因而才有少数民众无道德,社会无规范,权力无约束,财富无节制的现象。只有激活传统文化,把根植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活力调动起来,才能承担起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责任。甘肃文史馆研究员、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顾问王得诚也对当下国人无文化状态深表忧虑,央视著名主持人说错别字已经是家常事,中国书协的几任领导人都在书法中写别字,还毫不反省,自高自大,大陆几个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接待台湾地区政党领袖的时候,乱读乱解,出尽洋相,让人大跌眼镜。从文字的错用反映出文化的缺失,如不加重视将会危及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

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晓兴教授不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远去,传统文化不在生活之外,而在当下生活之中,弘扬传统文化说明,传统文化曾经很好,或者消亡了需要恢复。他在《为什么要研究传统文化》的主题演讲中设问:为何好的东西能够消失?历史上不同的重大变动时期都有人提出恢复传统文化的主张和努力,但传统文化内部也有重大分野,其核心内容和精神的确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也有部分内容容易被后世利用,成为社会前进的阻力,这方面教训不少,值得警惕,从传统文化的源流入手,学会扬弃才能直面传统文化遇到的挑战。这个看法引起了兰州大学历史学院邱峰副教授的共鸣,他首先提醒大家注意区分国学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概念,追问是否存在一个单质化不可分解的传统文化?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文化就是对具体生活的抽象升华,故与时俱进是文化的必然形式。由此,反传统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内容,不能把它当作仅仅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就没有必要对所谓的斯文扫地现象杞人忧天。从历史的经验看,现在的显学有可能在未来变为绝学,所谓文化的危机多来自于对历史的误解或过度想象,许多落后的东西假借传统文化而存在,这启发后人需要做大量清理性的工作,对文化进行理性批评,诅咒和欣赏都是应该避免的。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关系中,许多专家发表了精彩纷呈、富有启发的观点。西北师范大学姜宗强教授通过《礼记》和《以赛亚书》的文本比较,指出古代中外社会的终极理想有诸多相似处,这也表明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宿具有相通性,博爱既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专有,也非西方文化之特质,而是整个人类共同的伟大情怀。河西学院历史学院谢继忠教授对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五十条》和《四民月令》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其中农业生产、敬顺阴阳为核心内容。天水大讲堂主讲李铭指出,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山海经》并非伪书,而是关涉到上古超过华夏版图的大地理,其中有的错讹周期性出现,说明早期内容很可能写在竹简上,在流传过程中出现遗失,这也是其成书古老的一个佐证。兰州理工大学李道刚教授以民族自决权的历史发展流变为例,认为延续过去理论必然导致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化,而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发展大势看,提倡民族自治是一个比较值得推广的做法,这也说明对待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传统问题,还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基本态度。甘肃电视台令平编导认为,文化的特性是民族特性的根本特质,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认清其基本特质,由于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所以抱残守缺没有必要,但当下人类无节制的掠夺式发展,把自己當作上帝,再过五百年看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兰州理工大学万远新副教授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可分为诠释与建构两部分内容,诠释是挖掘其基本内涵的过程,实际上属于传承,建构是根据现实发展而改变形式,是创新的问题,这二者处在双向互造当中。文化的主体性是根源,文化的主导性是流变,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会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许多专家在讨论中都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范鹏认为是“厚德载物、旧命新邦的核心价值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基本精神”。甘肃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王凤显认为,中国古代当然有自己的哲学,并且具有世界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上下一万五千年,分别对应着伏羲、神农、黄帝时代,当下研究应该努力把传统文化上升为国家学说。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刘举科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天人合一,法于人体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从道法自然到效法人体可以提出一整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如一个中枢,两极反射,三级结构,四个管理,五个流程,人的健康就是身心一体,三调形神、五行养生、六个适宜。令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可以总结为“合和容中”四个字,它们分别体现天人合一、和平与共、有容乃大、中正中行的基本精神。甘肃省委党校王宁霞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没的思想理论基础,二者有很多契合点。马克思主义传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进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崇“以德服人”、“协和万帮”之道,对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有自觉自信,同时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方式基本抱欣赏和肯定态度。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郭吉军教授以“花相似”这个诗意的名字为题进行解读,“花”作为“生命灵性的化身”,是存在的绽放,它本身说明世界不是孤绝的存在;“相”呈现、出具并引置,是牵提引动的关系,就是在被看中呈现出来;“似”曾经所是,处在是与非之间,“花-相-似”成为一个整体性的词汇让思与诗实现了融合,绽放在曾经所是的存在当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字强大的叙述能力,所谓汉语不适合哲学语言的说法是错误的。

与会者除过在理论上讨论之外,还从具体实践角度,就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学术主持人甘肃省委党校李君才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刘再聪教授对专家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大会认为,当前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恰逢其时,甘肃省文化学人应该抓住这个时代大潮以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利用好类似敦煌文博会这样的文化平台,主动回应“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文化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省级学会,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负有一定的社会学术职责,广纳英才,积极打造高质量的学术平台是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甘肃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甘肃卷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