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厨分享:美食版的Airbnb怎么玩
2017-04-17任蕙兰
任蕙兰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们在吃上有几乎无穷无尽的选择,时时陷入选择困难症;但是工业化的食品供应体系,千篇一律的餐馆菜单,又让人常常觉得意兴阑珊。于是越来越多人返璞归真,眼光觑向了私房菜。“一招鲜”傍身的厨艺爱好者,和垂涎私房饭的吃货们,共同炒出了美食版Airbnb的红火。
90后暖男爱煲汤
林生是“我有饭”平台上的第一批host(饭局主人),和一般90后不太一样,这个广东大男孩特别爱做饭。
他的网名叫“赴汤蹈火”,顾名思义,煲汤是他的拿手活。他每个月要开4-8场饭局,一场招待6-8个客人,每人收88元菜金。他喜欢看着大家挤在他租住的徐汇区老房子里,其乐融融地喝汤,为了这一顿晚餐,他要贡献上一整天备菜。
作为平台上的知名host,林生的单子一发出去,总是很快就被抢光。“最快的一次是26秒抢完,一个熟客第一时间把一桌六个位子全包下,要带他的朋友们过来吃。”林生的单子已经排到6月初,4月的四场饭局被同一个客人全部“包圆”。
“有些熟客经常带朋友来吃,最多的一个来过十次,我差不多认识他整个朋友圈了。”林生说,从2014年末起开饭局,他一共开了80多场,回头客比例极高。
一个90后,一个男孩子,做饭真的会好吃么?第一眼看到这位声名在外的私厨,别人不禁会产生这个疑问。但听他讲起做菜的门道,才相信他的手艺不是盖的。
林生的拿手菜名字都有些搞怪,比如一道“宁做鸡不做鸭”,把鸡腿肉放进油锅煸炒后,加入三大勺糖提味,再放入进口的印尼椰浆,慢炖成一锅椰子鸡。“我們珠海人喜欢吃鸡,禽流感那时候,我们家还吃了一个月的鸡。我在外面茶餐厅吃到的椰子鸡都不入味,就想自己煮来试试看,做好这道菜的关键在于放糖。”
他做菜一般会视人数而定,来N个客人,就煮N+1道菜,最后上一锅汤和一锅腊味饭。腊味饭的功力就在一味酱油,先把葱姜蒜放在油里煸,加入洋葱、胡萝卜等等,再加干贝水提鲜,最后倒入酱油。他的腊味饭总是让食客赞不绝口。
汤是最讲究的,一大早炖上去,熬一天,晚饭时喝正好。不同时令喝不同的汤,眼下仲春时节,他会为客人准备一煲南北杏苹果炖里脊,或是椰青炖乳鸽。
林生家里在珠海经营餐馆,他从小对做菜很有兴趣,毕业后一个人到上海工作,在一家台湾调味品企业任职。他工作中经常会和大厨打交道,便向他们讨教一二。空有一身厨艺没处用怎么办?他决定做私房菜,顺便多认识一些朋友,打开社交面。
因食结缘,不少客人确实成了他的朋友。林生喜欢骑自行车,周末相约大家“骑游”上海。有些熟客来吃饭,就像去朋友家拜访,会给他带上一些伴手礼,比如装点家居的多肉植物。
他也会像朋友一样去体贴食客的心思,让他们吃得开心。有个熟客带了他奶奶来吃饭,老人家是广东人,74岁了,很想念地道的广东家常菜。林生为她煮了一道“苦尽甘来”,“我用五年陈的新会陈皮炖了一碗红豆沙,广东新会出的陈皮是最好的,这道点心开始吃上去有一点苦涩,但慢慢就吃出甜味来了,最适合上了年纪的人。”
他感到“做菜受到的认可比工作中多”,所以非常投入,每次回家会背很多广东的食材回来,花了很多心思钻研菜谱,因为做出让大家“哇”一下的菜,就感到很满足。林生甚至萌生辞职做私厨的念头。“我已经整理了一部分料理菜单,每一季有24道菜,汤还不算,至少要保证那些熟客每次来都能吃到新菜。”
美食遇到分享经济
随着Airbnb、Uber以及它们的众多效仿者把“分享经济”的概念炒热,这已经变成创业和投资圈的热词。当美食遇到分享经济,就催生了一众私厨平台。
分享经济是实现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精确匹配,进一步发挥服务或产品的剩余价值。在私厨这个领域,像林生这样的厨艺达人有做菜的热情和精力,吃货们有猎奇尝鲜的意愿,一拍即合,分享变得顺理成章。
国外早有Eatwith、Cookening、Feastly、Eatwithme这样的美食社交平台,Eatwith在2014年获得了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Feastly平台上有四分之三的注册厨师为食客进行过烹饪服务,部分大厨已经在上面赚到了不少收入。现在,“美食版的 Airbnb”这支花从墙外探进了墙内。
去私人饭局吃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Edith为他们的用户贴了一些标签:热爱美食、乐于分享、喜欢社交、中高收入、注重生活品质、敢于尝试新事物……
食客愿意支付不亚于中高档餐厅的人均消费,不仅仅是为了美食,很多人还抱着打破社交圈的目的。就算未必真能结识朋友,一餐饭下来,听一些行业内幕、几则明星八卦也是好的,有些私密的话题,在公开报道和公开演讲中是听不到的。
开饭局的host则来自各个领域,有导演、设计师、歌手等“自带blingbling属性”的娱乐时尚工作者,也有大企业的高管或创业者,还有林生那样爱好厨艺的年轻人、全职太太等。
和食客一样,很多host也是抱着社交心态来做这件事。罗彤是一名BBC制片人,拿手菜是色拉、西餐轻食,食客“只要讲她十句好话,她就会把餐费退给你”。Andrew是一个知名法国奢侈品牌的CFO,他为了让家宴更“高上洋”,添置了齐全的西餐具、酒具。苏占是一家食品运输设备工厂的经营者,他专门租赁了一个公寓开饭局,装修成Art Deco风格,摆满他收藏的黑胶唱片,和志趣相投的食客可以聊很久。而时装设计师蔡舟的“私厨空间”就更有设计感,摆了穿着成衣的模特。
不少食客会看host的背景来挑饭局,而不是他的手艺。比如有留学背景的host开饭局,往往会吸引一些想留学的年轻人,大家愿意在饭局中听过来人的指点,交流经验。也有女生参加一个旅游公司老板的饭局,利用吃饭时间介绍了自己的从业背景,坦率地向他求职,最后顺利得到一份新工作。平台还曾效仿巴菲特午餐的模式,组了一系列投资人饭局,吸引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一些食客在“拼桌”中尝了鲜,慢慢开始“包桌”,在社交功能之外,饭局的场景应用就扩大了,比如为孩子准备生日宴,带着后援团向女友求婚,或是私密的商务宴请。一些企业也看中了饭局这个场景,植入各种内涵。
小清新的商业模式
近两年,聚焦“私房菜”的国内创业项目遍地开花,服务形式各有不同。
第一种是厨师上门烹调,主要食材由食客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厨师一并采购,厨师会带上各种需要用的调料。这种模式和众多上门美甲、按摩、洗车的O2O服务异曲同工,供给端大部分是专业厨师,主要的平台有爱大厨、好厨师等等。
另一种是厨师在自家做好菜,配送给食客,就相当于一个“自产自销的饿了么”。“回家吃饭”就是一例,平台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推送周边的家庭厨房,有多种地方菜系,用户据此选择喜欢的菜品并下单。
这种模式是方便食客“就近搭伙”,辐射距离很近,也有些平台除了做中晚餐生意,还售卖一些手工食品,辐射范围就广一些。
比如“觅食”,兼做午/ 晚餐和手工美食两大门类,用户可以按地理位置发现附近的美食,也可直接搜寻同城或全国的特色食品,主要以烘焙甜品、腌制干货等限量供应的小吃零食为主,有全国快递、配送和自提三种取货形式。目前“觅食”平台上有北京、上海和杭州等200多个城市的私厨。
“一起吃”则是专注做手工食品,更像是一个小型的淘宝平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厨,提供以甜点和地方特色为主的食品,支持APP和微信下单,多以快递的形式寄送。
虽然大部分平台布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也在兴起“私厨”热,“爱私厨”就是落脚于长沙,模式和上面几家基本一致,盈利点在于对稀缺食材的统管和集中采购。
私房菜是这波创业浪潮中的小清新,它可以走多远,能看出吃货们对美食有多执着。
摘编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