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对策研究
——基于河北省奶牛养殖场的调研

2017-04-17权聪娜焦伟伟赵慧峰

中国畜牧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奶牛场牛场单产

权聪娜,焦伟伟,吴 丹,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对策研究
——基于河北省奶牛养殖场的调研

权聪娜,焦伟伟,吴 丹,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我国奶牛养殖逐渐进入规模化时代,但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备受关注,因此确定奶牛适宜养殖规模成为迫切问题。河北省是我国奶牛养殖大省,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奶牛养殖场的调研,统计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单产、每头牛的年利润,运用C-D函数分析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技术进步和资本利用程度的规模效应,针对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存栏600头以下的小牧场,提高养殖技术是关键;1 000头左右的牧场应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3 000头以上较大规模的牧场注重保障粪污处理能力,万头牧场应有选择地建设。

奶牛;规模化养殖;效益;规模效应;对策

近几年,加快奶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主题。从2012年开始,我国奶牛存栏量趋于稳定,2014年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场比例已达到41%,标志着我国奶牛养殖进入规模化时代。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便于监管,有利于保障奶源的质量安全,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冲突等问题,尤其是万头牛场的发展,反对和质疑声音不断。因此亟需确定奶牛适宜的养殖规模,而奶牛养殖规模需要从牧场自身、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国际竞争等多个方面来考虑。河北省是我国奶牛养殖大省,规模化养殖推进较早,到2014年底3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存栏量占98.43%,5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存栏占比91.22%。规模化养殖在河北省已经占据主体地位,因此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例,来分析奶牛规模化养殖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对奶牛养殖的规模进行了研究。赵慧芬[1]对不同养殖规模的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奶牛在散养规模下收益最好,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成本利润率依次下降。鲁录[2]对甘肃临夏地区不同养殖规模奶牛收益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养殖成本较低,养殖场单产水平高于养殖户和养殖大户,养殖场较养殖户和养殖大户在鲜奶销售渠道上有竞争优势。李翠霞等[3]对黑龙江省不同奶牛养殖规模的饲养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散养模式下的成本支出总体低于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的人工成本最高,规模养殖收益高于散户。李俊[4]认为不同养殖规模每头牛年均效益从高而低依次为:10、16~20、50~100、5头以下。徐若英等[5]对云南昆明市、大理州荷斯坦牛养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单产和年均收益在200~499头规模达到最高;从养殖平均成本来看,200~499头规模最高;从平均利润来看,100~199头规模最高,其次是200~499头,最低是20~49头;从成本利润率来看,100~199头规模最高。陈念红等[6]运用DEA模型对不同奶牛养殖规模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规模效率来看,中等规模效率最高,散养最低。于洪霞等[7]对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规模及收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散养户和小区都处于稍微亏损状态时,小区的饲养成本略高于散养,小区的总收入和收益均高于散养模式。以上文献总体表明,规模越大,平均养殖成本越高,单产越高,售价越高,但收益并非随着规模增大而上升。现有研究对确定奶牛养殖规模发展对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大多只考虑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奶牛养殖规模问题,以期为我国奶牛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不同规模养殖场养殖效益统计分析

1.1 养殖规模和单产之间的关系

1.1.1 数据分组 本研究针对奶牛养殖场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回收,共发放问卷198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

调研奶牛场的规模分布见表1,存栏在1 000头以下的牧场数量占调研奶牛场总量的80%,以每200头为一组。河北省目前小于200头规模的牧场所占比重仅为1.5%,不具代表性,因此不再单独对20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场作分析;1 000~2 000头规模的牛场数量较少,而且牛场单产水平比较接近,因此把1 000~2 000头的14个牛场分为1组;通过分析河北省奶牛养殖业现状发现,2 000~3 000头规模的牧场数量占奶牛场总量的0.8%,数量较少,不具代表性,因此调研数据中没有2 000~3 000头样本的牧场。调研数据中2 000头以上的牛场共有7个,其中万头牧场2个,3 000~6 000头规模共5个,这5个牧场单产水平极为相似,因此将其分为1组,作为大规模养殖的代表;万头牛场单独作为1组,作为超大规模养殖的代表。

表1 调研奶牛场的规模分布情况

1.1.2 单产分析 通过数据检验,去掉个别极端异常数据,按规模分组的各组平均单产见表2。

表2 河北省不同规模牧场奶牛平均日单产

由表2可以看出,养殖规模小于1 000头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奶牛平均单产不断上升,1 000~2 000头规模的奶牛场平均单产水平达到最高(28.5 kg/d),超过2 000头之后单产水平开始下降。

通过检验不同规模单产水平差异显著性发现,400头以下规模的平均单产水平与400头以上各规模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400~600头与600~800头规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800~1 000头与400~800头规模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1 000~2 000头的平均单产与1 000头以下规模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3 000头以上规模单产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养殖规模与养殖利润之间的关系

表3 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平均利润 元/头·年

1.2.1 养殖利润分析 运用调研数据计算各奶牛场平均每头牛年利润,剔除无效和极端数据之后可用的数据样本共76个,根据可用的数据及具体情况对奶牛场进行分组统计,结果见表3。在养殖规模达到1 000头以前,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每头牛年平均利润逐渐上升,超过2 000头以后随着规模的增加利润又开始减少,呈现明显的倒U型趋势。通过均值检验发现,400头以下与400头以上各规模的盈利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400头以上各规模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规模牧场实现盈利的比例

由表4可知,调研牛场中有43.4%盈利,其他均为亏损。调研发现,养殖规模小于400头的牛场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200~400头规模的牛场只有1个处于盈利状态,且处于微利状态;400~600头规模的27个牛场中有13个处于盈利状态,即48.1%实现盈利;600~1 000头规模的牛场50%达到盈利;1 000~2 000头规模的牛场共12个,其中6个盈利,即盈利率50%;2 000~9 999头规模的牛场共3个,有1个盈利,大部分盈利的牛场规模都在2 000头以下,尤其以1 000~2 000头的平均养殖利润最高。目前河北省万头牛场有7个,其中4个位于张家口塞北和察北管理区。本次调研了2个万头牛场,有效的养殖利润问卷只有1份,处于亏损状态。

1.2.2 养殖成本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随着规模的增加,单位养殖成本也在增加,大规模牧场不存在规模效益。产生规模效应的前提是大规模养殖比小规模养殖更能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由于固定成本的增加使得单位变动成本明显减少,而奶牛养殖成本中最主要的是饲料成本,一般饲料成本要占总养殖成本的75%左右,固定成本占10%左右,因此在变动成本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情况下难以产生明显规模效应。

1.3 生态效益分析 如今在我国,畜牧业已成为第三大污染业,粪渣等废弃排泄物的处理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目前河北省奶牛养殖场最主要的粪污处理方式是直接还田,即使个别养殖场有沼气池和干湿分离设备,也只能处理一部分粪污,且沼气池和干湿分离产生的沼液无法处理。唐山恒天然牧场每个月为处理牛场污水需要100多万的成本,投资巨大。通过调研发现,1 500头以下规模的牛场可以通过直接还田,免费给周围居民用地喷洒沼液等综合利用的方式处理牛粪;超过2 000头以上的规模场粪污处理比较困难,容易导致环境污染。

2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的规模效应分析

2.1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模型建立 C-D生产函数:Q=AKαLβ

式中,Q用牛场的总收入来表示,L为牛场的变动成本(包括饲料费用、工人工资和其他费用),K为牛场的固定资产的投资额。

其中,lnA代表600头以下的技术进步程度,dmu1、dmu2为虚拟变量,分别代表600~1 000头、1 000头以上与600头以下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模型1用来分析总体养殖状况,模型2用于分析不同规模牧场技术进步的情况。

模型3用于分析不同规模牧场资本利用程度的差异,使用600头以下的资本利用程度为α,600~1 000头资本利用程度为α+α1,1 000头以上资本利用程度为α+α2。

2.2 结果分析 从Model 1的分析结果(表5)来看,使用C-D函数用来估计牧场的基本养殖情况:

lnQ=5.336+0.011lnK+0.646lnL,资本(K)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信度较低,但是总的解释能力(R2=0.408291)可以接受。

Model 2分析了不同规模技术进步情况,从Model 2的分析结果来看,3种不同规模的函数:

lnQ=7.469+0.015lnK+0.492lnL(0~600头)

lnQ=7.827+0.015lnK+0.492lnL (600~1 000头)

lnQ=7.95+0.015lnK+0.492lnL (1 000头以上)

在Model 2中,从索洛剩余值(常数项)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的牧场技术进步程度不同。这里的技术进步指综合要素生产率(指同样数量规模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下,因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出额外增加)。Model 2 使用WALD TEST检验,F(1,56)=0.5996,证明dmu1、dmu2 2个虚拟变量相同,即600头以上的牛场技术进步程度没有实际差异。

Model 3分析了不同规模养殖场资本利用程度,从Model3的分析结果来看,3种不同规模的函数:

lnQ=7.911-0.003lnK+0.482lnL (0~600头)

lnQ=7.911+0.02lnK+0.482lnL (600~1000头)

lnQ=7.911+0.028lnK+0.482lnL (1 000头以上)

从分析结果来看,不同规模资本利用程度不同,其中600头以下规模牛场资本产出弹性为-0.003,说明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产出会下降,即现有资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使用WALD TEST检验,F(1,56)=0.0055,说明lnK*dmu1、lnK*dmu2这2个虚拟变量不同,从函数式中可以看出0.028>0.021,即1 000头以上规模牛场的资本利用效率高于600~1 000头规模的牛场。

3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奶牛场自身要追求高收益,但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每一种规模的牧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应该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河北省奶牛养殖已经进入规模化时代,不同养殖规模面临的情况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总体建议应扶持小规模,保持中规模,限制大规模。

300~600头规模的家庭牧场由于规模较小,单产水平低,奶价也低,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生存空间正被逐渐挤压。但家庭牧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能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且在奶价不稳定时抗风险能力较强,粪污处理比较容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家庭牧场的数量未来依然是奶牛养殖的重要主体。因此对于这部分牛场应该提高养殖技术,引导其向标准化牧场发展。

表5 C-D函数分析结果

600~1 000头牧场从养殖效益来看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这部分牧场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效益较低的牧场可以通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配备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而实现盈利。

1 000~2 000头的牧场是盈利水平最好、平均单产水平最高的牧场,这部分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调研显示,管理水平是决定这种规模牧场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奶牛场中养殖效益较差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水平低下,尽管硬件转型升级,但仍在使用原来的粗放式管理。

2 000~3 000头的牧场由于规模增加,对硬件水平和粪污处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部分奶牛场的境地比较尴尬,从调研情况来看无论是单产水平还养殖效益都没有竞争优势。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这部分奶牛场可能逐渐将向两端靠拢,或者缩小规模,或者通过获取投资向更大规模扩张寻求规模优势。

3 000头以上的大规模牛场,一般采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管理模式,通过单产和养殖利润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分牛场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在牛场粪污处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建议加强对3 000头以上牧场的项目审批,尤其要注重保障粪污处理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

关于万头牧场,目前主要由乳品加工企业兴建,主要原因一是追求品牌效应,解决目前乳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问题,有利于保障乳制品质量,使得乳品加工企业可以进攻高端乳制品市场;二是现有资本没有更好的投资途径,万头牧场可以获得较多国家补贴。但是目前万头牧场发展面临较多的问题:一是土地问题,目前土地政策限制了大规模土地的审批,拿地比较困难;二是人才问题,万头牧场高级管理人才匮乏;三是生产成本较高,万头牧场并不具备规模效益,相反由于规模较大带来了成本的上升;四是粪污处理问题,从目前来看万头牧场粪污处理成本太高,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总体上看,万头牧场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且从长远来看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奶价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较差,万头牧场不是奶牛养殖的根本方向。因此首先尊重市场规律,在达到建设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建设万头牧场,但对于万头牧场的审批要慎重,从总体上控制万头牧场的数量和分布区域,保障粪污处理能力,鼓励万头牧场发展循环经济。

[1] 赵慧芬. 主要畜禽不同养殖规模的效益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15):3601-3604.

[2] 鲁录. 甘肃临夏地区不同养殖规模奶牛效益分析[J]. 中国牛业科学, 2013, (4):70-73.

[3] 李翠霞, 谭留兵. 奶牛养殖规模效益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14):1-6.

[4] 李俊. 西北农区不同养殖规模奶农户的生产效益调查[J].中国奶牛, 2012, (14):54-55.

[5] 徐若英, 蒋永宁, 路遥, 等. 云南省奶牛养殖规模及其效益分析[J]. 中国奶牛, 2012, (24):11-15.

[7] 于洪霞, 乔光华, 薛强. 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规模及效益调查报告[J]. 中国乳业, 2011, (12):22-2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if f erent Large-scale Dairy Farming: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airy Farms in Hebei Province

QUAN Cong-na, JIAO Wei-wei , WU Dan, ZHAO Hui-fe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School of business, 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Dairy farming in China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era of large-scale breed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large-scale dairy farming and social issu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o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dairy farmi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Hebei Province dairy farm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D func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 scale dairy farm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apital scale dairy cattle bree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the scale. The key measure of the small pasture the amount less than 600 is to improving farming techniques; the amount of around 1000 pastur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f i n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larger scale the amount more than 3000 pays attention to waste treatment capa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en thousand ranch should be constructed selectively.

Dairy; Scale breeding; Benef i t; Scale ef f ect; Countermeasure

F326.3

A

10.19556/j.0258-7033.2017-04-149

2016-11-30;

2017-01-21

河北教育厅:河北省乳业产业发展研究(BJ2014084);新时期河北省奶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ZD2014420);河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 (QN201305);河北省奶牛产业经济岗位研究成果

权聪娜(1979-),女,河北新乐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E-mail:q7996@126.com

猜你喜欢

奶牛场牛场单产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