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及训练要求

2017-04-17李静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对抗性教练员竞技

李静(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及训练要求

李静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各子项目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既有各自的专项性特点,也有多维的相似性。从竞技表现特征、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和训练要求等视角,对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竞技特点;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包括足球、篮球、手球、冰球、曲棍球、水球和橄榄球等项目,在运动表现形式、竞技能力结构特征、比赛结果评定行为、项目制胜因素和训练特点等方面具有多维的相似性。对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和训练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点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训练理论是在认识运动项目训练特点和竞技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研究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理论,必须把握该项群的竞技特点。

1.1 整体协同的竞技行为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参赛主体都是由多人构成的团队,整体协同是该项群竞技行为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不同位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协同。该项群的参赛者是由多名球员构成的团队,这些球员在场上都有明确的位置分工,执行不同的位置任务,因而具有不同的位置竞技能力。参赛团队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决定于系统诸要素的组织优化和有序化程度,要素综合优化和有序化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相加之和。因此,一支球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对手的特点,在遵循制胜规律的前提下,合理配置不同位置的球员,达到扬长补短的功效,使球队攻守兼备,构成强大的整体参赛能力。

1.2 激烈对抗的竞技过程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的比赛双方以争夺控球权为核心,通过对时空的利用与反利用、压制与反压制等手段达到将球射(投)进对方球门(篮筐)而又不让球进入本方球门(篮筐)的目的。由于双方队员身体频繁接触,对抗程度异常激烈,且这种对抗存在于比赛全过程。双方队员在比赛中的对抗表现在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意志品质、竞技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对抗。运动员没有良好的身体对抗能力,就不能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

足球、篮球、曲棍球、冰球等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技术的运用、战术行为的制订都要和球的运行路线相匹配,确保攻防快速、流畅。这就要求球的运行在方向、力度、角度、速度、高度、弧度等方面达到高度的精确。对抗形式包括球员自身竞技能力系统的对抗,球员间身体接触的激烈对抗,技战术的对抗,作风、心理的对抗等(表1)。

表1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对抗强度评价

1.3 全面发展的竞技能力结构

同场对抗性项目的比赛,对运动员体、技、战、心、知等各种竞技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各竞技子能力对综合竞技能力的竞技价值不同,表现出鲜明的项群特异性。

由于比赛最终结果依据在规定时间内双方将球投射或击打进入指定区域的频次决定胜负,所以,准确投射或击打球的技能对比赛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参赛者是一个集体,需要通过多个队员的协作配合在对抗中创造机会实施有效的投射或击打,所以,团队协作的战术能力也是主导竞技能力之一。

本项群各项目一场比赛的时间是固定的:篮球为4× 12 min,手球为2×30 min,冰球为3×20 min,曲棍球和水球为2×35 min,足球为2×45 min,有些赛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平局,还要加赛。运动员在1~2 h高强度比赛中始终发挥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必须要有充沛的体能作为保证;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决策并迅速采取有效的对策和行动,运动员必须理解、掌握和运用专项运动的科学知识,始终保持积极而适宜的心态。因此,在体能、智能与心能各方面也要全面发展。

运动员在场上的任何行动都是多种积极能力的综合体现。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总是与临场的比赛环境需要相一致,而战术配合的实现是以运动员合理、准确的技术运用为基础,同时技战术的发挥又受到体能、运动知识、意志品质及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身体与技战术的高度融合,节奏与速度的辩证统一,特长与全面兼顾,智力与体力并重的综合性特点。

1.4 高度准确的技战术表现

比赛中运动员都力求将球投射或击打进入指定区域,因而投射或击打球的准确性对比赛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该项群运动员完成技战术是在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这种对抗不仅有静态还有动态。比赛中,运动员、球、守门员的位置等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运动员运用技战术时要及时预见和判断球、同伴、对手在不同场区的动态变化,才能选择合理的技术动作,确保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1.5 教练员的全局把握与临场应变

教练员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被誉为场外“大脑”。高水平教练员可以决定一支球队的战术风格。教练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比赛开始后,教练员及时阅读球员的状态、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比赛的强度和难度、本方攻防存在的问题、对手的长处及短板等比赛要素,根据场上各种变化,利用竞赛规则有针对性地发出战术指令,调整人员、队形、阵型等。比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教练员赛前的排兵布阵提出了新的挑战,教练员临场睿智的应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发展。

2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训练要求

2.1 认识和把握本项群的制胜规律

准确把握竞技项目的制胜规律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对项目的制胜规律把握不准甚至出现偏差,将导致训练安排与比赛需要不能有效衔接,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对项目获胜规律的把握基于对项目本质特征、规律的正确认知及项目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上。南美足球、欧洲足球、北美冰球、美国篮球等优势项目能持续发展并引领世界潮流的根本原因在于,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项目的专项特征和发展规律,紧跟项目发展趋势,围绕“对抗、快速、多变、准确、平衡、整体”深入系统地研究,提炼、完善训练理论来指导训练实践。

2.2 从实战出发科学地组织训练

运动训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终极目标是成功参加比赛并取得理想成绩。“练为战”是训练与参赛关系的精炼表达,从实战出发是专项训练与比赛一致性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

2.2.1 体能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竞技特征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体能,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和长时期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由于本项群都是集体项目,运动员在场上有明确的位置分工,技战术及体能要求具有明显的位置特征,因此,在安排体能训练时要处理好全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本项群运动员的主要竞技活动都依靠“有氧+无氧”的混合供能形式供能,在一般耐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速度耐力,尤其是中高强度的速度耐力,因此,应安排好一般素质和专项技战术体能训练时间、内容的比例关系。

该项群比赛中运动员的大部分技战术都是在动态中完成,由于身体对抗激烈,运动员经常在非稳态情况下完成技战术行为。有研究显示,我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欧美运动员差距不明显,甚至超过东亚的日、韩两国,但运动员在场上踢球的力量、速度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躯干核心区域的力量较差。因此,应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尤其是核心区域力量的训练。

2.2.2 技能训练要求

技术能力尤其是实战技术能力是本项群竞技能力的主导要素。根据本项群的竞技特点,在安排技术训练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处理规范技术与实战技术的关系。基本技术即基本功,是在无对抗或弱对抗的环境下练成的,然而实战比赛中,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强对抗情况下。这就要求运动员平时训练时根据比赛需求,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组织安排技术训练,模拟各种技术运用情景加强训练,培养运动员敢于对抗、善于对抗的意识和能力。

(2)正确认识“技术全面”和“位置技术”的关系。随着“全攻全守”“立体进攻”“立体防守”理念和实践的盛行,比赛中“位置模糊化”已成为常态,这对运动员技术全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位置模糊化”并不能取代“位置特征”。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有明确的位置分工,具有明显的位置能力特征。位置技术特征反映的是不同位置队员的技术需求和结构方式,如中锋技术、前腰技术、边锋技术、中卫技术、边卫技术、边前卫技术、守门员技术等。因此,训练中要狠抓位置专有技术,如中锋的步法、守门员的扑救等;对特定技术,如足球边锋队员的突破、传中、射门技术,中锋的背身做球、护球、护球转身、抢点射门等,篮球后卫队员的控球技术、支配球技术等。

(3)强化“组合技术”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大都以组合技术的形式进行。因此,训练中除了练习单个技术动作外,更要加强组合技术的训练。训练是运动员技术各种时空要素自身强化和有序协同的充实过程,注重系统连贯和有序发展;比赛是技术多种时空要素在训练基础上发挥的过程,强调时机、爆发、非衡、无序的突破和瞬间能力的整合(张英波,2004)。技术运用随机性,要求教练员根据项群的特征,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比赛的情景去安排训练内容,同时还要求运动员随机应变、在复杂的环境下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刘丹,等,2006)。

2.2.3 战术能力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都是在一个完整的攻防体系中进行比赛的,因此,训练中要整体考虑和安排各种比赛要素,例如不同的比赛对手、场地、天气、比赛态势、时间等。处理好个人战术、小组战术与集体战术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能效叠加,加强队员战术知识的学习,战术经验的积累,战术行为的准确性;完善和创新小组战术配合形式,在强化固定战术配合的基础上,创新各种小组攻防战术,如定位球战术、二过二、二过一等。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队(不同梯队)的阵型,形成特色鲜明的战术风格,如日本足球队(男、女)国少、国青、国奥、国家队都采用“433”阵型。美国篮球进攻战术训练以一个回合的攻击时间为24 s,教练员通过设计由24 s逐步到1 s不同时间的战术训练,对进攻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要求队员在同一时间完成不同的战术配合。

2.2.4 心知能训练要求

同场对抗性项目比赛的主要特征是全方位的对抗,这种对抗外在表现为身体、技战术对抗,而实际上是场上运动员和场下教练员运动心理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对抗。因此,发展运动心知能力是提高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突破口之一。

(1)转变观念,强化心知能训练。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心理能力和运动知识能力。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对运动心知能的培养,将运动心知能的训练列入日常训练计划中,只有通过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运动员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专项运动心理能力和运动知识能力。教练员处理好全程性多年训练与阶段性训练的关系,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合理的训练内容、可行的训练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心理能力和运动知识能力训练,从整体思维出发,与体能、技术、战术训练紧密结合,遵循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考虑全队的需要,又考虑运动员的位置特点进行训练。加强运动员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学习,通过长期训练的积累和多次比赛经验的总结,不断丰富战术知识、战术意识和抗压能力,培养坚韧、自制的意志品质。抓住运动心理能力和运动知识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安排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在传统训练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进行训练。

(2)提高教练员决胜赛场的临场指挥能力。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的竞争,既是场上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较量,又是场下教练员运筹帷幄能力的比拼和决胜赛场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提高教练员的训练业务能力与临场指挥能力,首先加强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教练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学习国外高水平教练员的先进执教经验,尽快缩小与国外高水平教练员的差距。

[1]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3]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2

[4]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对抗性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关于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探讨
花与竞技少女
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的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