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千源讲述20年演艺圈挣扎之路

2017-04-17张琳

北广人物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王千源大器晚成演艺圈

王千源讲述20年演艺圈挣扎之路

公安大剧《黎明决战》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在仙侠、玄幻、古装剧霸屏的当下,这部建立于真实历史原型之上,讲述公安战士们保卫家园,著名导演刘江把关,实力派演员挑大梁的良心之作,凭借其条理清晰的故事主线,紧凑有致、张弛有度的剧情,饱满的人物形象,精致的服装造型和真实的画面色彩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近日,王千源接受北京台的微信独家专访,与大家分享了剧中主人公复杂的心路历程,也回顾了自己二十年演艺圈“挣扎”之路,并坦露了未来的计划。

王千源在剧中的角色是公安局长程樯,一边要与国民党特务、土匪团伙、金宇轩三方势力争夺军火,一边又要解决经济衰落、粮食短缺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这让第一次挑战局长角色的王千源戏外直呼“这个领导不好当”,“剧本很吸引我,一是因为这个角色和我以往演的不太一样,以前演的都是一些地下英雄,这种公安局局长没演过;其二是程樯和宋红菱这种‘过去式’的感情线也非常吸引我,他们俩不是那种明面上甜蜜的那种感情,而是非常深沉、细腻又纠结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被问及拍摄电视剧和电影有哪些不同时,王千源透露:“电视剧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戏多,就很难一点点琢磨其中的细节,很多都是在现场即兴创作出来的,比如程樯和手下吴峥的对手戏中,现场就给改得幽默一些,因为这个人物虽然是个很严肃的形象,但再严肃的人也会有幽默放松的一面,尤其是和关系亲近的人在一起,我觉得这样处理也能让人物更立体更真实一些。”王千源非常珍视“演员”这个职业,“拍戏的时候每一天都是绝杀。演电影不是灵感来了还可以改,它只能定格那一个阶段的你,所以你才要为每个角色去拼。30天或者50天拍完,团队就解散了,再有更好的想法,再有灵感出来,你也只能遗憾了。”

自出道以来,王千源成功塑造过很多角色,从电影《钢的琴》乐观豁达的倔强父亲陈桂林,到电影《解救吾先生》中“最冷血的绑匪”华子,抑或是电影《赢家》中的残疾人、电影《空镜子》中的娘娘腔,身份大相径庭而又性格迥异的角色,在王千源细腻的表演中都变得鲜活起来。

身为一个东北大汉,对情感的表达却异常细腻,王千源将这归功于自己早年坎坷的演艺经历。学了四年专业表演毕业后,在同学们都去演正常人的时候,王千源却被分配到北京儿艺演起了“石头、风、太阳”,对于看起来是耽误他演艺事业的这样一段经历,王千源却表示:“回头看这段经历时,就觉得有一种优越感。通过演一些动物、石头,来考虑表演人的那种感受,或者是怎么把人的感受赋予在一个石头上、一棵树上,或者是太阳、月亮,对我演技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拍摄电影《解救吾先生》时,为了将绑匪被关押的状态完美演绎出来,他七天没洗头,为了将华子如丧家犬般的骨瘦如柴的样子更真实的表现出来,他提前三天断水,又去蒸桑拿。他也曾为了找到断臂残疾人的感觉,把自己的手绑到后背,用一只手和牙齿练习系鞋带……“我想不仅观众,任何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做没做功课,做工作是不是认真,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任何事情只要是认真,一定能换来美好的结果。”

出道二十余年,39岁时凭借电影《钢的琴》拿下人生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项,许多人都评价他大器晚成,但他自己却并不认同这一说法,“我其实并没有大器晚成,39岁能得国际上的奖项,也没有几个。有的人努力工作一辈子,演得比我好,得国际奖的也没几个,所以我觉得我挺幸运的。”谈及自己私底下的形象时,王千源表示:“我觉得生活里边我是多面的,可能在家里是一个慈父、暖男,在健身房或者外边就是一个硬汉,我觉得人不能用单纯一个词来贴标签,人是个多面体。不工作时,就是陪家人和健身。我们这个年龄长时间在外面拍戏,绝大多数都很想念自己的小孩,一有时间,我就带孩子一起出去旅游,我觉得小朋友会长得很快,成长的这段时间很宝贵,所以希望能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本刊记者张琳

猜你喜欢

王千源大器晚成演艺圈
王千源从小角色到最佳男演员
大器晚成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结界
百搭演员王千源
大器晚成
这几位明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