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unningsworth评估体系在口译教材评价中的应用

2017-04-15游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厦大口译学习者

【摘要】近十年来,中国的口译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口译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口译教学的重要载体——口译教材也不断涌现。但是,针对如何才能有效选取并运用这些教材的问题,教师们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因此,本文旨在借鉴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对《英语口译基础教程》和《口译教程》这两本基础阶段的口译教材进行评价与分析,希望能够从四个方面,即是否符合口译学习大纲、是否反映学生对目前和将来的学习用途、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是否有效扮演辅助角色来详细探讨这两本教材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Cunningsworth 教材评估 口译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56-02

Application of CunningsworthsCoursebook Evaluation Guidelines in Interpreting Coursebooks

YOU Ting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Chinas interpreting research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has boomed the interpreting course book market. However, how to select appropriate course books and apply them into teaching practice requires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and analyze two influential course books, namely A Foundation Course book of Interpret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Professor ZHONG Weihe 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and Challenging Interpreting: A Course book of Interpreting Skills by YANG Liuyan and SU Wei in Xiamen University from following four aspects in accordance with Cunningsworths course book evaluation system: whether they serve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whether theyreflect the studentscurrent and future learning purposes ; whether they satisfy students needs and whether they aid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skills effectively. This paper tries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provide some tactics in using these books.

【Key words】Cunningsworth Course book Evaluation Interpreting Course book

一、引言

口譯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直到上世纪50年代,口译研究才逐渐拉开帷幕。中国的口译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随着BTI和MTI的建立,研究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对于口译教学的重要载体——口译教材的研究并不充分: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和检测,笔者发现从1990年到2017年期间口译教材研究论文只有71篇,而且大多是基于作者自身的理解来评述国内口译教材的编写情况。因此,本文旨在从口译教学实践出发,借鉴Cunningsworth提出的教材评估理论体系,对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两本基础阶段口译教材,即仲伟合教授所编写的《英语口译基础教程》和厦大杨柳燕和苏伟老师共同编写的《口译教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以供参考。

二、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Alan Cunningsworth是国外较早关注英语教材评估的专家,他发展出一套教材评估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原则。如1984年他出版著作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又于1995年出版Choosing Your Coursebook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即:1)教材要复合学习者的需求,应当与语言学习大纲目标一致;2)应当反映出学习者对语言目前或将来的用途;3)应当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4)应当扮演学习辅助者的角色(赵勇&郑树棠,2006:40)。虽然该评估体系最初是针对英语语言学习提出来的,但是经过适当的迁移后对于口译教材评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下文将运用该评估体系对两本口译教程进行对比分析。

三、教材对比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两本教材分别是仲伟合教授编写、高教社出版的《英语口译基础教程》(2007年,以下简称仲版)和厦大口译团队杨柳燕老师和苏伟老师等共同编写、上海外教社出版的《口译教程》(2014年,以下简称夏大版)。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国内公认的知名学者,编写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处于口译学习基础阶段的学生,编写的内容都是基本的交替口译技巧,两者在国内的口译教学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对比分析或许能给口译教材研究带来启示。

1.是否与语言学习大纲目标一致

Cunningsworth提出,语言学习的教材首先要符合语言学习的大纲。那么,在口译领域,基础阶段的口译教材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满足翻译本科口译教学的基本要求,即是否能“帮助学生学会用一种语言听、分析和理解信息,借助笔记迅速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理解了的信息”(刘和平,2007:11)。下文就从听、分析与理解、笔记和表达四个关键词来对比分析这两本教材。

首先,就整体内容而言,仲版教程共有十四单元,包括记忆、笔记(上、下)、数字口译、演说技巧、跨文化交际、源语理解、主題思想识别、语篇分析、信息重组、应对策略、译前准备、职业准则、质量评估等,但这十四单元并没有专门安排如何学习听的环节。厦大版的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十个单元,即信息听辨、提炼主旨、记忆、陈述、笔记、数字、话语分析、语言重组、跨文化交际和应对策略,其中第一个单元就是从“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辨识两方面专门讲解应该如何听。

其次,口译的信息分析和理解在两本教材中都有体现,如仲版中的源语理解、主题思想识别、语篇分析等单元,厦大版的提炼主旨、话语分析等单元。不过,两本教材对于信息分析与理解有着不同的认识:仲版教材认为,“人类的言语理解通常发生在句子和语篇两大层面”,但“最理想的口译理解方式应该是句法和语义、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合理统一和交替运用”还提出了三种策略来应对口译理解中出现的问题;而厦大版的话语分析则更注重篇章的类别、语域和语境分析,同时还设计了配套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以下问题判断以下话语的特点:这段话更可能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有准备的还是即兴的?为什么?话语产出者可能是什么身份?在什么场合?”相比之下,仲版教材理论程度更高,而厦大版教材更注重基础阶段的教学实践。

另外,两本教材都涉及笔记和表达,如仲版的笔记(上、下)及演说技巧等单元,厦大版的笔记、陈述技能单元等。

总体而言,两本教材都是针对基础阶段的口译课程而设计,虽然编排顺序、秉持的理念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契合本科翻译教学精神,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2.是否反映出学习者对语言目前或者将来的用途

Cunningsworth认为,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当挑选“那些有助于帮助学习者能自主有效使用该语言的教材”(赵勇,2006:40)。也就是说,真正适当的教材不仅仅应该能够满足教师在课堂内教学需求,同时还应该能够帮助学习者在课堂外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将这一原则应用到口译教学中来就是,口译教材首先要对口译技能进行详细分解,对练习进行针对性设计,让学生即便脱离课堂也能自主操练;其次还要能提供相对真实的语料和环境,让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语境下学习,有助于将来走出课堂后更自如地应对真实环境。

(1)是否有详细的技能分解

从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厦大版可能相对更适合基础阶段的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首先,从每一单元的内容来看,虽然两者都是将技巧与话题相结合,每个单元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如仲版每个单元都分为六个部分,即口译技巧、口译阅读、词语扩展、对话口译、段落口译和课文口译;而厦大版则分为技能讲解与训练、口译练习、日积月累和译员须知,但总体而言,杨版的分类更细致,技能讲解更详细,如技能讲解与训练又分为技能概述和两个策略要点,口译练习细分为质量要求、译前准备、对话口译和篇章口译。因此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讲,厦大版的相对更具可操作性。其次,厦大版的技能讲解配套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译前准备的指导更具方向性,这样的设计更利于学生在课下拓展学习。下文将以第三单元“口译记忆”与仲版的第一单元“口译记忆”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技能概述这部分,厦大版篇幅较长,有四页半,仲版有三页;从内容上看,厦大版对技能的分解更详尽:它先是对口译记忆技能进行概述,然后具体将记忆分为逻辑记忆和形象记忆,接着是再利用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两种记忆形式的练习方法,最后再附上十个小练习(五中五英),难度适中,与该小节所涉及到的记忆类型紧密相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而仲版的技能讲解无论从语言风格还是内容安排都更具学术性,如它从记忆的特征谈到记忆的类型与功能再到口译记忆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三步曲然后到形象、提纲和推理三策略,最后还附有参考文献,表明这些观点的来源。这部分充分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但是,技巧讲解部分没有给出具体案例,技能分解讲解不多,基础阶段的学生可能不太能够充分理解。

其次是练习设计部分,两版教材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但厦大版的练习准备阶段步骤更清晰,更适合自学。如厦大版教材首先给出了一张质量监测表格,内容包括八个质量指标、说明和问题记录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在课后练习时能够进行自我修正和改进;其次它还给出了八个中英文网址,帮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培养学生的译前准备意识。仲版教材中练习准备材料主要是口译阅读,本单元选择的是两篇旅游类概述性文章,中英文各一篇,专业性较强,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

相对而言,厦大版教材步骤更清楚,讲解更详细,更能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

(2)是否有真实语料与环境

两版教材的录音都并非口译现场的原音重现,但两者都在尽量营造真实环境。比如仲版教材会在每篇对话口译后面注明演讲出处,如“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2005年5月23日在中澳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节选”,厦大版在每篇练习之前都有“情景描述”,如“在某次旅游论坛上,主办方向海内外来宾介绍了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和优势,展望了旅游业的美好前景,并预祝论坛举办成功”(27),说明了演讲的场合、演讲者的身份、演讲的大致思路,为口译练习营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

3.是否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

Cunningsworth认为,教材应当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求,在设计教材时要考虑1earnability,语言项目要从熟悉过渡到陌生,从容易过度到困难。总体而言,两版教材都是遵循了口译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步骤,即在内容上都讲解了信息听辨、源语理解、笔记和表达等技巧,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也都是遵守先易后难,先对话口译再篇章口译的规律。两本书的练习主题都遵循了先泛后专、循序渐进的规律,如厦大版的主题从第一单元的旅游概括到后面的区域经济、食品安全等,逐步加大难度。这说明两本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严格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

4.是否扮演辅助作用

“教材应当扮演一个辅助学习的清晰角色。如同教师一样,教材充当的是目标语和学习者之间的媒介”(赵勇,2006:40)。从口译学习的角度来看,合格的口译教材需要充当目标技能和学习者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顺利掌握目标技能,并充分了解口译技能的工作机制。从两版教材来看,二者都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译技巧,因此都对口译技巧进行分解,力求将这些技巧介绍给学习者。

四、结论

总体而言,两本教材都能够基本满足本科阶段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要求,充分介绍了信息分析、源语理解、笔记及表达等基本技能,口译主题及练习设计都采用相对真实的语料,且考虑了学习者的learnability,遵循由易到难、由泛到专、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希望能够成为目标技能与学习者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掌握口译技能。不过从反映学生目前及将来的学习用途来看,厦大版的教材因为对技能分解更详细、语言更通俗、练习更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所以,就教材选择的角度而言,厦大版也更适合几乎没有口译训练的本科阶段基础口译课程,而仲版的教材更适合本科阶段交替传译课程或者已经有一定听辨能力、对口译有一些基本了解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未曾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生等。当然,不管选择哪版教材,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补充材料,充分体现口译教学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培训的定位与专业建设[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11.

[2]赵勇,郑树堂.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J].外语教学,2006(3):40.

[3]仲伟合.英语口译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杨柳燕,苏伟.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游婷(1989.1)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文学硕士,助教,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厦大口译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厦门大学:一场流动的圣洁
执此长情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