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型”视角下青年教师职能创新路径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职能青年教师

戴 晶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高校转型”视角下青年教师职能创新路径研究

戴 晶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转型”工作中,如何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就业服务、专业建设和行业分析等基本职能,进一步夯实行业基础与教学基础,推动教师职能转型。

“高校转型”;教学职能;技能化

一、青年教师职能转型的意义

近年来的就业形式面临专业需求回落、毕业生数量增加、人才培养结构空间变窄、经济拐点逼近这“四大难题”,经济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推进青年教师职能转型是民办院校应对新形势、履行新任务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职能转型是职责梳理、工作深化、理念回归的过程。通过转型,建立起教育职责明确、教学流程清晰、教学效果高效的教师工作新模式,着力提升民办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技能,为“高校转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青年教师职能转型的思路

民办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与市场化取向改革要求保持一致,推进青年教师职能转型,是进一步尊重市场的体现,是与市场化取向改革同方向的具体体现。青年教师职能转型就是指将其职能定位重新回归到就业服务、人才培育、专业建设和行业分析等基本职能,改变过去“紧盯课程、完成教学”固有模式,发挥教师夯实专业基础的积极作用。大体思路是:围绕教师职能转型这一中心任务,以打牢专业基础和夯实行业基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工作能力、完善科研水平等工作基础,提升就业服务、人才培育和行业分析等市场基础。

1.打牢专业基础。一是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教师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二是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科研保障机制,使教师转型工作有据可依、有制可行,夯实教学、科研、管理、激励等全方位保障,使转型更为顺畅;三是为教师建立起智能化、移动式的工作平台和信息系统,促进教师工作开展。

2.夯实行业基础。一是培育好技能。针对有行业潜力的技能,加大培育力度,打造出一批真正适应行业需求、真正满足专业建设的教师。二是服务好学生。服务学生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通过服务学生,使学生更好地面向专业特色和企业服务。三是调研好就业市场。要全面掌握就业市场的需求、行业环境和企业需要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基础作用和技能引领作用。

三、青年教师职能转型的路径

1.以“高校转型”为导向,明确青年教师职能定位。一是精准定位,明确教师“是什么”。教师职能转型,要将教师重新定位,科学界定岗位身份。教师作为人才培养最前沿的经营者和执行者,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要务,以课堂讲台为主要工作场所,以微课、慕课为主要工作形式。面对行业,代表学生,反映学生意愿,维护学生权益;面对学生,代表行业,培育人才,维护专业建设。二是转变职能,明确教师“做什么”。推进教师职能转型,落实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回归就业服务、人才培育、专业建设等基本职能,并进一步强化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分析、行业指导职责。通过层层教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抬头率、创新率、专业知晓率和就业自信度。三是优化工作流程,明确教师“怎么做”。按照民办院校岗位定位和职能界定,组织编写《青年教师工作手册》,重新优化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规范,加强学生访谈,通过对教学工作的不断强化,进一步夯实专业建设的市场基础,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专业的认知、技能拓展、服务企业和开拓市场上来。

2.以职业化建设为目标,实现青年教师素能提升。一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建立学习知识库,做到教学情况、科研情况、专业特色、行业动态的相关内容熟记于心,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能力;依托“网络大讲堂”、专题培训等学习平台,分级别、分阶段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科研意识、行业意识,提升教师工作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引入“积分制”培训方法,建立学习档案,开展学习跟进,实时强化学习进程,提升教师队伍的学习水平。二是引导青年教师勇于创新。以科研项目管理为抓手,在教学系统营造“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立足岗位、结合实际,从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形式等方面,积极开展“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微创新,以少积多、积沙成塔,以小创新推动大创新,甚至是集成创新,进一步培养教师队伍扎实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依托教师职能转型,推进教学模式升级。一是强化把握行业需求能力。教师要全面准确收集到所带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拓展”等相关数据;针对存在学习波动、知识欠缺的学生要重点跟进,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提升等相关信息,提升对学生专业培养的掌控能力。二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强化专业特色,根据市场动态和企业需求选取潜力专业作为重点特色专业,教师要根据市场定位、企业需求、同专业业务技能等情况,科学教学。三是增强专业建设能力。教师应全面掌握本专业现状,立足实际继续用好“一专业一特色”专业建设手段,甚至可以在有条件的专业尝试“1+2”、“1+N”等建设模式。运用“专业知识库”、“案例策略库”、“技能拓展库”等工具,突出专业特色知晓和人才推介,推动专业特点在市场上的有效传播,促进专业健康成长。

总之,青年教师职能转型应立足实际,绝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教师相关职能的取消,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教师职能部门职责,建立行业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的服务循环体系,确保教师将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转移到市场分析、人才培养、就业服务和专业建设上来。

[1]王侨.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祁艳朝,高晚欣.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6).

[3]汪刚.大数据视野下高校新近青年教师教学问题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11).

戴晶(1984.2-),四川,西安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职能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职能与功能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