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2017-04-15宋键淼
宋键淼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宋键淼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所熟悉的认识方法和研究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包括法学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领域。马克思主义观指导下的当代中国法学,不仅必须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态度以及理论立场,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是必要的。本文对法学研究中为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及如何进行阶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阶级分析方法;法学研究;运用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是否还具有存在价值?笔者认为,在阶级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的中国现阶段社会背景下,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仍有其价值和意义,但应注意其适用的规则和方法。
一、在法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运用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中国法学领域的应用,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且对我们促进法制现代化的建设、建设法治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首先,对法律现象的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正确含义
阶级斗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哲学基础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本质和根源做了如下正确阐释: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而产生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法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总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律的内容。法律制度“只有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种物质生活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其次,树立科学法律观必需对法律想象进行阶级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生活、在社会结构中地位具有明显阶级属性的人,所以法律及权利对于处于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和影响。例如,在宪政时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资格的制度表现,然而当分配标准变为了财富数量的多少,权利的实现要以巨大的财富支撑时,这种公民的普适性权利就蜕变成少数人的特权,而这种法律政治活动中推举出的领袖人物也就只是少数特权群体的代言人而已。因此,有意识的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法律现象,可以使我们的理解更加具体、丰富和深入,这是对于建立科学的法律观时不可或缺的。
再次,阶级分析方法是为改革服务的中国法学必不可少的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转型,从传统民族迈向现代国家的结构性调整,它意味着重新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种层次利益,重新组合原有社会分配格局。而各种层次的利益在法律中即为各种形式的法律权利,重新整合各层次利益即是重构法律权利和义务结构。法律用法律秩序来解决利益的冲突,支持合法、正当的利益诉求,将该诉求上升为法律权利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规定法律责任来约束不正当、不合法的利益,并设置以刑罚为主的法律制裁体系,强制履行第二性义务。因此,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现象可以用法律形式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的具体现实状况作出回应,协调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转化为权利的冲突和斗争,并在法律秩序的框架下予以解决和衡量。
二、在法学研究中适用阶级分析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
阶级分析方法是我国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它揭示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的发展和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定性的分析。中外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的独特作用。但它也容易受到“阶级、成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出于这个原因,研究应该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条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本质分析,充分认识到阶级分析方法中“方法论”的价值,既不盲目的推崇,也不妄加非议,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矫枉过正,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开拓创新,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研究方法,避免重复错误的教条主义。
2.转换考察视角
在过去,由于对阶级斗争的片面强调,阶级分析方法往往是“阶级”作为分析对象来进行阐述和分析,而很少关注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因此,我国现阶段应该总结经验,转换考察视角,由单一的阶级分析转向与我国阶级结构相适应的多层化阶级分析,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解释不同阶层的基本状况、社会地位和与其他阶层的关系,探讨不同阶层的意志和利益聚合和阶级对阶级的意志。
尽管目前我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但阶级之间的和谐共存已经构成阶级关系的显著特征,阶级分析方法必须要顺应时变、作出适当的调整。将视角从侧重于对立分析转为统一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探讨不同阶级之间的不同阶层的意志和利益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关系新格局谋求求同存异,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例如,根据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状况,要深入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途径,深入分析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可以稳妥的认定各阶级和阶层都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协调和合作。
3.应当保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开放性
面向“开放”的中国法学,阶级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认知工具,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品格和时代的氛围。保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开放性,尤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交流,尤其要注意从这些学科中汲取学术养分来完善自身。众所周知,阶级分析方法是以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的对阶级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分析,但“什么是阶级?”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阶级”这个概念。阶级分析方法的开放性不能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分离。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市场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内部分化和重组,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阶级界限和阶层边界越来越模糊,阶级阶层变动频繁。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等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经济地位所导致阶级、阶层归属的变化,更在思想、心理活动、道德伦理、社会地位,权利主张和政治等方面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经济改革中的资源分配和利润分配的转换使不同阶级、阶层的社会个体利益获得发生变化。因此阶级分析方法要积极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巨变,以饱满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情怀关注“阶级”成员的个体现实生活和生存的现状,从而为这个“权利时代”的权利理论发展和法制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结语
法学研究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去观察、分析各种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的科学方法。其核心是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状况,即阶级结构的多层化,阶级成份的动态化和阶级关系的协调化。由此决定#该方法的适用既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又要转换考察分析的视角,以便充分彰显其方法论的现实价值,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繁荣。
[1]喻中.阶级分析:一种法学方法的死亡与再生[J].南京社会科学,2010(3).
[2]姚建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引领法学研究[J].法学论坛,2007(2)
[3]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程金良.对马克思阶级分析法的两重性理解[J].探讨与争鸣,2006(11).
[5]刘保国.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的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
宋键淼(1994-),女,汉族,四川人,在读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