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017-04-15吴佳林李竹君
吴佳林,李竹君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系,广东 佛山 528041)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吴佳林,李竹君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系,广东 佛山 528041)
结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 从“双师”素质的内涵和师资队伍现状出发,探讨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为其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一、 “双师”素质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师资队伍,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驱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感强,并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师队伍,即“双师型”教师队伍[2]。结合我校(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3]:(1)具有两年及以上从事纺织行业的工作经历,同时具有与纺织相关的中级(或以上)工程师职称,并且能够指导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2)具备教师资格的本校专任教师,具有纺织工程讲师(或以上)职称,同时具有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技能考证考评员资格;(3)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或以上)纺织行业产学研项目,研究成果被纺织行业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师资情况
我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广东省示范性专业,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拥有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6年,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专业建设”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紧跟行业发展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上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培养的学生备受企业青睐。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人事处先后出台了《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协议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申请表》《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考核表》《兼职教师工作协议书》《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审批表》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双师型”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极大地提高了专任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积极性。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力求打造一支技术服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目前,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共有教师51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6名、校外兼职教师25名。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5名,占专任教师人数的57.7%;硕士、博士19名,占73.1%;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培养的“双师型”教师21人,占80.8%。
三、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
1. 依托广东纺织职教集团,共建实训基地
依托广东纺织职教集团,共建实训基地,对于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与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共有40多家,其中,佛山樵利化纤织造有限公司、佛山华丰纺织有限公司、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为紧密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企业。
例如,我校与佛山樵利化纤织造有限公司共建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纺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纺织设备保全实习、运转实训、顶岗实习等集中实训环节的教学;专业教师每年为该公司培训员工300人次;校企合作开发了省级精品课程“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校企合作编写了《纺织CAD/CAM 实操技术》教材,不仅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而且对专业课的校内实训具有指导作用。与佛山华丰纺织有限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探讨“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三期针对该公司员工的学历提升培训,每期为期两年,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该公司共建的溢达纺织学院采用股份制多元投入机制,通过生产、研究、服务、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办学经费,组建校企共同体,共建共享“校中厂” “厂中校”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研讨纺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考核与评价等,形成了共同管理、合作育人、合作服务的校企共同发展格局及校企双赢运行机制。
2.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在校内实施“五个一”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必须熟悉一种典型设备的调试与使用,挂(兼)职一家企业,至少获取一个专业技能证书,专注一门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参与企业一项技术改造或项目研发,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培养、自我提高。
建立专业教师到纺织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挂职锻炼制度。在寒暑假期间,学校选派5名青年骨干教师到纺织职教集团成员企业挂职和兼职,与相关纺织企业联合开展节能减排纺织技术及新型面料的研发等;参与企业工艺或设备技术改造,平均每年到企业工作累计2个月以上,或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担任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鼓励教师获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新引进教师要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技能证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
在佛山华丰纺织有限公司挂职锻炼过程中,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与“厂中校”的学生一起学习技能,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学校要求每位到企业实践的教师结合自身在企业挂职锻炼的情况,向全系教师做总结汇报,与全系教师一起分享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3. 建立互聘互派机制,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人员互聘互派是指我校聘任纺织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室建设等相关教学活动;我校派遣有丰富经验的专任教师到企业从事一线岗位工作,并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与申报、技术咨询与服务,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纺织新型面料研发等工作。
我校每年都选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师为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服务,主要担任纺织企业生产与加工技术顾问,参与纺织面料产品研发;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为企业生产人员开设纺织专业基础课程,受到了企业员工的好评。同时,企业技术骨干、纺织协会高级工程师不定期为我校纺织系学生作纺织新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4. 聘请兼职教师,优化 “双师型”师资结构
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校非常重视师资结构的平衡,打造“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聘请了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优秀校友作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业教学督导、兼职教师,参与指导专业改革与建设,优化专业师资结构,不断提升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吻合度。
从合作企业中遴选和聘用40名具有丰富纺织生产和产品开发经验的面料设计师和技术骨干,建立兼职教师库,作为备选兼职教师。其中每年有不少于20人担任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现40%的专业实践课时由兼职教师承担。建立兼职教师培训制度,每年对兼职教师开展不少于30课时的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教育理论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 结语
“双师型” 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
型人才的主要实施者,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校本着以纺织服装为重点,结合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群的实际情况,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搭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平台,探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为我校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 刘文胜,邓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5-36.
[2] 彭娟娟.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1):150-152.
[3] 艾瑛. 地方高等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5.
(责任编辑:吴文英)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5年教育研究课题(GDJY-2015-B-b073);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吴佳林(1982—),男,湖北黄冈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纺织新型材料。 E-mail:66396060@qq.com
G715
A
2095-3860(2017)01-0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