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地方资源开展语文实践
——以《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为例
2017-04-15郑玲琳
郑玲琳
(龙岩市溪南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发掘地方资源开展语文实践
——以《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为例
郑玲琳
(龙岩市溪南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文章以学习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为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深切感受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立足课文,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积累语文素养;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在实践中开拓思维,探究创新,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
客家民居;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策略;语文素养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课文,是继《北京的春节》《藏戏》之后的又一篇展示多姿多彩的民居、民俗风情的说明性散文。文章分为两部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分别介绍了客家土楼和傣家竹楼的的民居特色和民风民俗,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1]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祖祖辈辈生活在土楼里的客家人,用聪明智慧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客家土楼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薄,很多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因此,充分利用土楼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获亲身实践的体验,激发学生寻根尊祖、爱国爱家的情怀,也为举一反三学习其他特色民居的文章作铺垫。
一、立足课文,在语文实践中积累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客家民居》介绍的恰好是笔者家乡的永定土楼,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开展以“各具特色的民居”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1.搜集土楼资料,了解土楼民居
中国民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古老独特,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学习《客家民居》,首先要认识了解土楼。课前,学生广泛阅读,查阅资料,认识各具特色的土楼民居。教学时,先请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示各具特色的土楼民居,让大家欣赏:学生们有的张贴收集的图片,有的播放录像视频,有的出示自己的简笔画,有的结合自己的旅游谈体会,有的写成调查小论文……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交流中,学生们对土楼民居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后,要求学生向家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座土楼民居。
2.摘抄土楼楹联,品读传统文化
客家人的祖先在治家、立身、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了客家文化特征。龙岩的客家土楼修建于清朝末期,正是大兴对联时期,富裕乡绅们花巨资修建土楼后,便请名人志士题写对联,因此对联甚为可观。比如,承启楼大门上的对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们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勤奋好学的美好愿望”[2]。
教学时,学生们亲自到永定土楼群摘抄楹联,结合课文中出现的“对联”“对联故事”等,认知土楼楹联的特点、对仗形式,品读对联内涵,了解土楼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远深厚,学习客家人团结友爱、勤俭持家的好品质。
3.搜集客家俗语,丰富语言积累
我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各族人们总结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语言。教学时要求学生收集客家格言,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拓展课外语言积累。比如,上网搜集,查阅报刊杂志,访问村中老人,询问家长等,然后将它们分门别类摘抄在“采蜜本”上,定期评比谁收集积累得又多又好,并且学会灵活恰当地运用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同时布置学生动手编写《客家土楼》手抄报,进一步学以致用,体会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
4.趣说土楼故事,提高口语能力
本单元教材安排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学习完本单元的课文,组织学生开展“趣说土楼”讲故事比赛。客家土楼的故事内容丰富,流传甚广,为了更好地传承客家土楼故事,弘扬土楼传统文化,先让学生收集客家趣闻故事,家乡的名山胜水古迹传说以及红色文化等。然后要求在小组内交流,做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听者认真倾听,理解内容,提出疑问,听后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参与,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班级决赛。最后开展班级讲故事比赛,争当“讲土楼故事能手”。活动结果公布表彰,简讯报道,并把搜集来的的客家故事,分门别类整理补充,编写成《客家土楼故事》专辑。
5.感受民风民俗,训练写作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口语交际主题是“民风民俗”习作训练。笔者把本次习作要求定为“学写导游词”,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学写导游词”能力,特意组织学生参与“土楼之旅”旅游团活动,看听专业导游带领游客参观讲解土楼。学生们兴趣盎然,感同身受,大大激发了写作热情。徜徉于山水间,穿梭于土楼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写起导游词顺手拈来,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比纸上谈兵好多了。
二、拓展延伸,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习《客家民居》之后,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应该拓宽语文学习领域,让学生开展更广泛的民风民俗学习,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也以此纪念祖先曾经走过的历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1.广泛搜集民居资料
课外,学生通过图书、网络、调查访问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民居资料。如:北京四合院、土家族吊脚楼、皖南民居、蒙古包……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民居资料,了解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从而增长见识,赞颂各族人们的聪明才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大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民居素材,教师让学生参考《客家民居》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进行其他民族“特色的民居”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活动。
(1)当导游。自行撰写导游词,创设情境,模拟旅游,扮演导游,向游客介绍我国的一处民居。
(2)讲故事。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关于民居建筑、生产、生活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
(3)写调查报告。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调查报告中去,展示自己是如何进行民居的调查研究。
(4)手抄报。办一期手抄报,图文结合,将民居集中展示。
(5)作品集。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收集的资料、故事、自己写的导游词、调查报告等优秀作品整理成书册。
[1]吴昊.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4-5.
[2]百度文库.第二单元教案[EB/OL].[2012-08-26].https://wenku.baidu.com/view/031111030740be1 e650e9a14.html.
G420
A
1673-9884(2017)06-0118-02
2017-05-23
郑玲琳,女,龙岩市溪南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