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黑土地上的艺术奇葩
2017-04-15李红伟
■ 李红伟
生长于黑土地上的艺术奇葩
■ 李红伟
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于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龙江剧以东北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剧目语言朴实风趣,表演粗犷俏美,“扎根黑土,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黑土艺术风格使它在琳琅满目的地方戏剧种中独具神韵。
二人转以及单出头和拉场戏作为东北地方曲艺已有近2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地方戏曲、曲艺的发展高度重视。自1956年起,黑龙江省的一些民间艺术团体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着手对二人转以及单出头、拉场戏进行改革,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剧种。
1958年10月,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要求东北三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为贯彻周总理指示精神,1960年,黑龙江省正式成立了龙江剧实验剧院。1961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文艺界有关人士,召开了关于加强龙江剧创作的座谈会,成立了龙江剧研究顾问委员会。此后,龙江剧实验剧院先后排演了《寒梅花》《李双双》《龙马精神》等剧目,到1966年,共推出32个实验剧目,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之后,剧院一度被拆散,部分龙江剧工作人员并入哈尔滨市文艺工作团。1972年3月,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剧院恢复建制,又排演了《农牧曲》《艳阳天》等多个剧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龙江剧舞台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刘三姐》《蝶恋花》等一大批精彩剧目相继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富裕县、德都县、富锦县先后成立龙江剧实验剧团,龙江剧表演团体由一个发展成为4个,从事龙江剧实验工作的人数近300人。1981年5月,黑龙江省文化局举办了全省龙江剧观摩研究会,组织成立了黑龙江省龙江剧研究会,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龙江剧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从事龙江剧实验的指导思想。从此,龙江剧舞台上出现了更多的新剧目。
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演出,龙江剧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唱腔体系。在此过程中,龙江剧吸收借鉴了京剧、吉剧、评剧等剧种的咬字、吐字和行腔技法,同时借鉴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龙江剧的打击乐也是在吸收其他剧种打击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龙江剧在表演上吸收了京剧中“扇膀”“云手”“顺风旗”“圆场”等以“圆”为主的基础身段,同时吸收了舞蹈、秧歌、武术的表现形式,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舒展、挺拔之感,使人物刻画更加准确、生动、形象鲜明。龙江剧对演员的动作技巧要求很高,特别是手绢功、扇子功必须过关,手绢功中的“顶绢”“立绢”“片花”“挽花”等技巧运用起来必须要得心应手,不能有丝毫差错。龙江剧的很多剧目都是“文戏武唱”或“武戏文唱”,这就对演员有了更高的艺术要求:“文戏”演员要能武,“武戏”演员要能文。
龙江剧舞台上涌现出很多优秀演员,其中最为著名的应当是白淑贤。作为全国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曾任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黑龙江省龙江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任,代表剧目有《皇亲国戚》《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等,1989年和1995年两次荣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为龙江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不断有精彩的剧目出现在舞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白淑贤任艺术总监,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创排了抗日题材的龙江剧《松江魂》,并于2015年2月首次公演。2016年10月,《松江魂》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西安人民剧院进行了演出,观众好评如潮。2016年1月,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活动中,由国家一级演员李雪飞主演的龙江剧《鲜儿》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隆重登场,演出大获成功,先后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政协办公厅)
责任编辑/张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