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党建+脱贫”组合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2017-04-15中共饶河县委组织部

奋斗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党政带头人第一书记

■ 中共饶河县委组织部

打好“党建+脱贫”组合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 中共饶河县委组织部

中共饶河县委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把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把脱贫责任压实在一线,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一、汇聚最强力量,选育核心扶贫力量。一是注重在脱贫一线“选”好干部。以乡镇换届为契机,统筹全县干部资源,注重将工作能力强、敢担当、善于脱贫攻坚的优秀干部和熟悉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等专业化干部补充到乡镇和县直相关扶贫部门领导班子,优先提拔使用在扶贫一线特别是有驻村任职和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树立了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选人用人的导向。二是围绕服务脱贫攻坚“育”好干部。启动脱贫攻坚优先培训计划,采取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外埠培训、交流挂职等方式,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做好扶贫一线干部人才培养。公开招聘电商、农林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优秀人才68名,选派40名年青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岗位交流轮岗,促进锻炼成长。三是强化脱贫一线监督“管”好干部。加大对脱贫领域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做到管爱结合。建立了县级党政领导班子联系制度,每年与乡镇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不少于两次,增加了乡镇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严格运用《领导干部谈话、函询和诫勉办法》,拓展“12380”干部监督举报受理范围,对脱贫工作不力、弄虚作假、任务完成不实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提醒、函询或诫勉谈话,对情节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及时调整。

二、筑牢最硬堡垒,示范引领脱贫。一是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建立了“第一书记”驻村管理考核、跟踪服务和激励保障等制度。每名“第一书记”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项目25个,开发“莲花”牌鸭蛋等10多种特色产品,四排赫哲族村被确定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小南河村被确定为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村。二是发挥村级带头人“头雁”作用。精准培养选拔村级过硬带头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全部由致富带头人担任,8名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在配齐配强带头人的基础上,采取常委包保、部门帮扶、政策支持等措施,帮助12个软弱涣散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富民项目,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三是发挥基层党员“辐射”作用。以“培育党员能人,带动群众增收”为目标,优先从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中发展党员,并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带头作用,采取带地入社、参股经营、户贷企用、创业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县委在此基础上将财政资金投入贫困村建成对俄果蔬基地、森瀚名特优鱼苗种繁育基地等产业项目资产,委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三、压实最重责任,避免失责返贫。一是建立上下联动责任体系。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挂帅,建立县处级干部带头包扶制度,每个乡镇、每个贫困村分别由县级领导包联,每人至少包保1名贫困户;各乡镇党政负责人全面抓,1名专职副乡镇长和2名扶贫专干具体抓;逐村派出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名干部帮扶,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扶贫指挥作战体系。帮扶责任人、脱贫措施等以帮扶联系卡和精准脱贫明白卡的形式上墙。二是健全“全覆盖”政策扶持体系。制定了《饶河县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包括产业、教育、医疗、交通、社会兜底保障等12个脱贫攻坚子方案,形成了全县“1+12”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明确了任务,压实了责任,各项兜底保障措施精准发力、效果显著。三是完善“最严格”考核奖惩体系。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县大目标、大督办体系,提高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权重。建立了对乡镇、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脱贫攻坚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责任清单,实行“一票否决”。对脱贫攻坚工作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奖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党政带头人第一书记
我的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