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
2017-04-15蒋德鸿
蒋德鸿 洪 流
(1.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300)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
蒋德鸿1洪 流2
(1.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300)
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受众主体,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领受状况直接反映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基于学生视角研究思政课教学过程,剖析思政课难以获得学生青睐的深层原因,加强对策研究的现实性与针对性,有利于从受众端解决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教育实效性问题,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
思政课;教学困境;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受众主体,他们对于思政课的领受状况直接反映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学生视角研究思政课教学困境有利于从受众端解决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的教育实效性问题,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
一、主观认知影响行为选择
高校思政课的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大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了解与认同。当前许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理解有误,在对待思政课方面存在主观认知偏差,进而影响其学习行为的选择[1]。
(一)大学生主观认知偏差的引发因素
1.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的价值判断失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市场经济逐利思想的传播和蔓延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价值追求与社会评价逐渐形成以经济指标为重心的功利化特征。社会的功利化趋势也变相促进道德与信仰的滑坡,精神层面的崇高性被物质诱惑所侵蚀,人们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也逐渐被物质利益所取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学生过分注重行为的实惠性,强调回报与收益。他们对“效益”低下的思政课缺乏热情,认为思政课对人生发展不起重要作用,既不能提升专业技能,也不能强化职业能力,对就业创业没有帮助,对升学留学也没有益处,学习成果以及对社会的作用难以直观体现,学习的唯一动机只为应付考试获得学分。摒弃了思政课的政治内涵与深层社会效益,仅以功利的眼光衡量思政课是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判断失当、认识不明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学生在思政课上重视与投入不足,在学习的自律性与积极性上严重低迷,并逐渐形成敷衍应付、得过且过的学习心态。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意识膨胀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互联网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渗透造成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并存混融的局面。社会观念与主流意识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对个人主体意识的自由化与自主性提出更高要求。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主客观因素的干涉都可能对其主体意识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多元文化背景下,依托信息传播的便捷高效,当代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平台轻易获取大量信息,了解国内国外各类资讯。但由于认知能力与生活阅历的欠缺,大学生在信息的筛选甄别方面存在缺陷,对各类讯息难以做到科学分析与理性判断,容易被不良负面信息误导蒙蔽,被虚假报道煽动情绪,形成错误偏见。这些偏见极易固化为主体意识的认知倾向,并形成顽固偏激的认知习惯。同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为大学生表达“异见”提供了掩护,他们擅以思想与言论自由的借口盲目批判国家政策与政府行为,否定改革发展伟大成就。这部分学生对思政课存在明显的逆反心理,认为国家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排斥,是对思想自由的禁锢,是对主体意识的“洗脑”,是强行灌输政治理念的专权行径。他们过分强调主体意识的“独立自主”,在政治思想上走入偏激,对思想政治教育抗拒排斥。
3.意识形态领域下理想信念异变
多元文化发展对社会主流意识造成严重冲击,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更多的矛盾与对立,主要表现为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利用其在网络资源及技术掌控的优势,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推行西化、分化战略,通过资金、项目、名誉等形式支持国内异见人士、维权人士甚至分裂势力,并利用学术领域宣传错误思潮,搅乱国内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自由化离散了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与诱惑,理想信念发生转变,政治立场产生动摇。他们具有典型的崇洋媚外特征,强烈推崇西方文化,轻视传统文化,在思想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甚至为了留学移民等目的极力洗脱马克思主义烙印,对思想政治教育抱有消极抵抗情绪。
(二)纠正主观认知偏差的引导对策
纠正主观认知偏差核心在于引导。正确引导学生消除抵触心理,接纳并包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一是牢固占领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立舆情管控机制,掌握校园舆论环境,加强舆情监控与巡查工作,遏制不良负面信息的传播,及时止谣辟谣,净化高校舆论环境;发挥宣传阵地舆论引导功能,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展示国家发展伟大成就,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高校舆论风向。二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先进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善于通过现代化媒体、网络、社交工具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构建网络教育阵地,占据意识形态高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思潮,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与时俱进中优化提升。三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览、展演活动,鼓励并扶持相关学生社团组织,扩大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使大学生在感染熏陶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重大历史纪念节点,通过论坛、讲坛、研讨会等形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经常性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铭记革命先烈奋斗牺牲艰苦历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忱与民族荣誉感,切实树立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课程吸引力决定领受效果
课程环境包含了与教学过程相关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接受程度与领受效果。思政课难以获得学生青睐,关键还在于课程环境较为枯燥,缺乏吸引力[2]。
(一)课程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教材内容的可接受程度较低
思政课教材整体表现出一定的抽象繁冗特征,生动性、可读性较弱,不贴近生活实际。一是思政课教材偏重理论性,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容易形成理论壁垒,加上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够扎实,难以灵活运用课程理论进行教学,将思政课晦涩的教材语言有效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问题,反而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罗列与记忆,令学生陷入艰深晦涩的理论泥淖,进一步强化了理论困境。二是思政课教材通常以密集文字编排,小尺寸高密度的排版模式过于刻板僵硬,容易令人产生阅读疲劳,削弱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疲倦,对思政课产生厌烦情绪。三是思政课课程理论远离生活实际,抽象的理论表述离散了学生的现实共鸣。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他们接触和学习理论知识的经验背景往往局限于他们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学习体验。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一旦过于抽象,教学理论与学生的经验背景格格不入,学生就难以将理论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并用于指导实践,缺乏实践性的理论阐述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思政课学习丧失兴趣。
2.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目前思政课多数采用老旧的“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地传递教材内容,以强制记忆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课业,缺乏互动与创新。一些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足,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止于表面,不能准确把握理论的思想精髓,更有部分兼职教师本身就对教材理论理解不明,甚至认识错误。这都令他们难以脱离教材体系的限制,不能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照本宣科,对许多问题阐释不清,在教学互动方面消极回避,时常自顾自授课无视学生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难以融入,游离于课堂之外;一些教师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善于利用新型教学手段与工具改进教学方式[3],在教学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仅依靠以知识罗列与空洞说教为主的传统方式灌输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沉闷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形象缺乏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需要保持严谨庄重的授课姿态,较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内涵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难以用诙谐风趣的方式阐释教学内容,艰深晦涩的教学语言凸显了思政课教师深沉内敛的学究气质,这都共同塑造了思政课教师较为严肃刻板的个人形象。这种印象令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大打折扣,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师生联系往往局限于课堂,难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4]。课堂氛围僵硬,师生关系陌生,这都不利于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接受与支持。
(二)优化课程环境的有效措施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提升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是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的重中之重。课程环境的优化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良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思政课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和实际需求,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把教材阐述的理论意义与学生追求的现实价值与生活意义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问题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实共鸣。二是转变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改变消极低效的“填鸭式”教学,着重加强教学互动内容,通过课堂讨论、热点分析、时政评论等活动丰富教学过程,吸收并运用新型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活力,做到既有利于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又能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交流探讨的空间。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机制。严格教师准入门槛,对思政课教师政治信仰、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查,筛选符合新形势下教学要求的合格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与专业性。建立更加健全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学校应给予思政课教师改良教学工作以更大的发挥空间、经费及技术支持,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教学优化工作,鼓励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策略,改良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融洽课堂氛围。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及课后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能够及时根据学生思维的变化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善于将枯燥乏味的理论阐述转化为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要努力将扎实的专业水平与高尚的思想品质融合为吸引并感染学生的人格魅力,从根本上扭转思政课教师严肃刻板的个人形象,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管理引导学习行为
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学管理松弛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外部约束与内在自律,进而引发思政课广泛性惰学乱象。
(一)引发惰学行为的主要诱因
1.大班教学提升监管难度
思政课多采用大班教学,“人多”是大班教学的主要特征,也是教学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思政课大班通常由多个专业学生构成,成员结构比较复杂,不同专业间的交流互动存在一定滞碍,专业间的天然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班级的整体性,使学生对思政课班级的归属感降低,在教学互动上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由于人多,课堂纪律的维持存在更大压力,教师往往无法兼顾到教室的各个角落,为学生“浑水摸鱼”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有限的约束手段难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导致教师对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存在疏于管理、难以管理的现象。缺乏监管的自由放任容易令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懈怠心理,长此以往,放纵将被视为默许,进一步摧毁学生自律的心理约束,造成思政课大教室中经常出现后几排人群拥挤,前几排冷冷清清,上课做作业、看课外书甚至打瞌睡的场面。
2.考核宽松放纵惰学心态
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普遍宽松。一是考核方式单一,思政课通常以开卷考形式组织考试,考题往往以概念性问题为主,多数答案可摘抄教材原文,缺少引申和创新,难度较低。二是考场纪律松弛,监考老师对开卷考试违纪行为督查不严,也难以兼顾大教室的每个角落。同时,拥挤的考场座位也为舞弊行为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应试过程简易。一些思政课教师基于学校对通过率等方面的要求,考前帮助学生“划范围、圈重点”,评卷上宽松从简、轻拿轻放。学生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考核无法产生真正的激励与验收作用。课程考核的宽松弱化了考试对于学生的外部约束,难以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与投入,甚至将思政课视为“走过场”的一种形式,在心态上轻浮随意,在学习上懒惰松懈。
(二)消除惰学乱象的解决办法
良好的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监管、督促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抓手。消除思政课惰学乱象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精细管理。改变粗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以固有班级或学科专业为单位,将每个班级人数控制在50名左右,增强思政课班级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充分挖掘小班教学精细化管理优势,客观上降低课堂监管难度,改善教学秩序,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努力实现教学互动全覆盖。二是从严治教。严格教学管理要求与考核验收标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纪律性与考核的严肃性。通过强化外部监管督促学生增加对思政课的重视与投入,遏制违纪行为,消除惰学心态,优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成效。
四、群体效应放大交互影响
(一)群体效应负面影响的发生机制
大学生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个体间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也非常显著。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个体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在思政课这种缺乏外部监管与约束的违纪低成本环境下,不良的行为习惯极易完成从个体到群体的扩散,形成大范围、群体性行为失范问题。因此,一旦有个别学生在思政课上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违规违纪行为且未能得到及时遏止,那么这种行为惯性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周围的一些同学身上,并形成新的传播源不断向周边扩散,造成恶性发展。
当不良行为主体扩散到一定范围,学生违规违纪成为普遍现象,基于“法不责众”的心态,存在违纪行为的学生群体会在负面心理建设中获得足够的 “底气”对抗规则,违纪行为将更加肆无忌惮。学生在长期学习生涯中形成的自律约束在不良行为惯性下逐渐消泯,群体效应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过程。在外部约束与内部自律同时失灵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学秩序将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破坏。
(二)克服群体效应负面影响的对策探索
群体效应的影响作用是大学生集体生活不可避免的问题,克服群体效应负面影响的根本办法就是将负面干扰转化为正面引导。在严控教学管理与改善课程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引导,发挥学生干部表率示范作用,在学生内部对负面群体起到分化割裂的作用,以点带面扩大正面影响;充分发挥辅导员管理带动作用,不断深入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关心并帮助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深化师生关系,增强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进而在教育引导工作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马福运,潘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2]赵明刚.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讨[J].教育评论,2015(04).
[3]刘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问题及其应对[J].教育评论,2016(03).
[4]张琴.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1).
[5]杨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领受困境与对策[J].中国德育,2014(10).
[6]宋艳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06).
[7]王野.论文化全球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J].理论界,2014(10).
[8]黄伟萍,肖利才.高校思政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
G411
A
1673-9884(2017)10-0080-04
2017-08-27
蒋德鸿,男,福建教育学院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