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路径探析
2017-04-15凌学岗
凌学岗
(福建商学院 校办公室,福建 福州, 350012)
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路径探析
凌学岗
(福建商学院 校办公室,福建 福州, 350012)
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新创业促发展是我国持续推进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培育人才、智力高地的高等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其在这一战略中的作用,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福建省内代表性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具体举措与成效、思路优化和启示的剖析,提出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计划体系、优化“一核四化”的联动模式、实施“三创并进”的训练方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对兄弟院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为推进各高等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部2012年实施了“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全面部署[1]。此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为国家战略,代表着“人人创新”“草根创业”精神的“创客”文化成为创新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标识。作为人才培育高地、省内高校排名领先的F院校,率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成效,成为我省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典范。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存在问题及原因
福建省F高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就斐然、省属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省内排名位居前列。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早在2004年便开展“本科生课外科技计划”,引导和鼓励本科生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工作,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部全面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后,学校将“本科生课外科技计划”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此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学校从顶层设计、过程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逐渐形成了“鼓励创新、培养能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理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相对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具有滞后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其实施发展尤其是前期推动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以F校为例,分析如下。
(一)学校组织制度不够健全
首先,从职责划分上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涉及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三个平行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能领域内分别对各二级院系发号施令。这种多维度、交叉式的管理模式容易产生思维混淆和管理混乱,不利于提高工作效能。其次,从制度保障上看,多部门的管理模式缺乏统一性,无论在制度的延续还是标准的统一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利于发挥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种不健全的组织与制度体系,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视程度不够高,支持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多头”管理的机制体制并不相适应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二)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不强
从实际情况看,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偏弱,自我管理、控制和创新的能力不足。许多学生在制定目标、组织决策、管控过程、综合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教师指导工作难度较大,导致在计划推进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减轻负担,干脆走“捷径”,采取“包办”形式。他们替学生将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罗列好,让学生按照其思路对照实施。学生在研究过程只是操作者而非组织者、研究者的角色,其独立研究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究其缘由,其一,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类、科研训练类课程开设不足,内容不成体系,且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双师型”教师不足,相当一部分课程授课教师为政工人员。其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深入,一方面情景化、仿真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双语课堂、慕课等没有普及并运用,依然以课程教学和考试为中心,学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与科研训练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输出,缺乏有效的启迪与指导,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和局限。
(三)教师专业指导成效不明显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初期,指导教师职称普遍偏低,年龄趋于年轻,多数教师“从学校走进学校”,缺乏企业历练的经历。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内容较为单一,突出成果不多。例如,2012-2013年,F校共支持立项427项,大部分项目仅以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形式进行结题。即便如此,学生也只发表研究论文38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一些国家级、省级项目成果甚至不如校级项目成果。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各二级学院重视程度不一,一些学院在配备指导教师时往往倾向于年轻教师,囿于科研水平、工作经验和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的能力有限。二是学校要求教师既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对学生的指导也大都限于布置一些查阅资料、收集数据简单任务等,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也没有及时督促,导致项目进度延误而影响结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根本上看,学校各种制度的激励和保障还不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教师的吸引力还不够,不足以让教师专心开展指导工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探索实践与成效
针对项目实施前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探索与实践
1.坚持制度保障,完善奖励激励措施。学校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制度建设,一方面加强了教务处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经费资助、过程管理先后出台多项制度。其中,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出台了《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要求实施素质拓展学分,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主要内容的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在组织管理方面,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严格规范项目管理过程;在经费管理方面,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优化经费划拨方式提高项目管理绩效;在激励措施方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建立了训练计划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机制,并对指导完成国家级、省级项目的教师按照项目成果情况给予相应教学业绩奖励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计划的积极性。
2.坚持项目驱动,抓好三大平台建设。学校坚持以项目为引领,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建设,建立了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创新开放实验室和多维度竞赛“三大平台”,不断强化学生独立研究主体作用。一是建好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坚持校企联合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项目研究与社会资源优势融合。共建有1个国家级、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鼓励学生依托基地,探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展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活动,推动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二是创新开放实验室平台。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提供设备场地支持。为了引导学生利用校内科研资源,提升项目科技含量,学校不断完善实验室制度,实现校内实验室、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校内科研平台向学生全面开放。三是打造多维度竞赛平台。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创业模拟,切实把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每年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电子设计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方式,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3.坚持专业引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指导教师专业引领作用。一是坚持为每个项目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遴选一批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学术水平高的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科研人员作为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应具备或曾指导学生在校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且同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在研项目不能超过两个。二是要求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及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在鼓励校内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同时,聘请校外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形成校内校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不断完善导师管理制度,严格导师指导过程。要求紧跟学科前沿、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愿意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逐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项目精神,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坚持出口导向,严格项目过程管理。针对项目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出口导向,要求严把质量关。一方面,明确要求结题标准:以论文结题,国家级、省级项目至少要有一篇与项目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且以学生(项目负责人或成员)为第一作者在正式公开发行的CN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校级项目至少要有一篇3000字以上的研究报告。通过确立项目标准,特别是提高国家级、省级项目的结题验收标准,有效提升了项目质量。另一方面,强化过程管理,学校每年定期开展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一经批准立项,项目负责人在两周内与学校签订《项目协议书》,承诺严格按照申报书进度安排项目研究工作。在项目中期阶段,各相关部门负责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检查,及时了解项目取得进展、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以及项目计划的调整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在结题验收阶段,学校实施院校两级评审和验收制度。各学院首先根据项目组提交的结题报告书和研究成果进行结题初审,之后学校组织专家组对项目结题进行验收,确保达到预定目标。
(二)取得成效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水平实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从项目数量上看,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较为迅速,从2004年至2011年,学校共立项本科生课外科技计划项目907项,其中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95项、校级项目812项;2012年至2016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12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5项、省级项目300项、校级项目748项,项目的体系逐步建立,项目数量实现大幅提升。从项目成果上看,仅2014年省级项目共发表研究论文45篇,其中34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比2013年全校项目数翻了近两番,其中9篇研究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2篇发表于EI收录期刊,申请4项软件著作版权,获批9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6项发明专利,注册公司20个,实体门店13个。其中1项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荣获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较以往质量更高,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研究主体成果更多,逐渐从原先单一科研向科研、专利、注册公司等多方向发展。从参与人数上看,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近两年参与学生数均超过2000人,覆盖全校所有二级学院,学校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郁。从项目辐射作用上看,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竞赛的辐射作用明显,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较以往更加优异,近两年在程序设计、软件设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等六项大型赛事上,每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50项以上。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思路优化和启示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应当快速适应时代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充分结合地方特点、办学特色和自身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国内诸多高校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也涉及理念、制度、资金等多个方面,单一的推动措施或改革举措都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体系、模式、制度、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着力,协调发展,持续推进。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计划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起一套适应高校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从组织框架、项目体系等方面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符合规律的项目体系。
一是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合作企业“三位一体、利益共享”的组织体系。学校是宏观层面的管理与推动者,二级学院是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者,合作企业是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的参与者。各方利益既有共通点,也有矛盾点,但最终要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融共通。从实际情况看,发挥学校在这一过程中核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学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起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和学院之间要建立起激励反哺的互动机制。此外,从案例中看,从多职能部门平行管理到教学部门主导负责是一个进步,但这种管理依然职能过多、专业不足,应进一步剥离其核心业务和职能,建立融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校企合作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学校唯一代表开展专门化、专业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主体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学校管理的理念思维、教师指导的观念意愿、学生实施的能力水平等各个主体、各个环节都相互影响。学校要切实通过完善制度、制定措施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得实惠、促发展。只有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方能取得发展。
三是建立学校、省里、国家“三位一体、梯度发展”的项目体系。打通项目发展通道,建立“梯度发展”项目体系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发展规律。从实践成效看,有利于激发竞争的热情,提升成果的质量,推进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但这种“梯度发展”的模型应为“金字塔”式,每一层级要划定相应的标准,并且在这种梯度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学校要在过程管理、经费保障、成果要求等方面进行公正的管理和良性的控制[2]。
(二)优化“一核四化”的联动模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实施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程中,学校要明确一个核心目标,即“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3],围绕“标准化、专业化、项目化、制度化”协同推进的模式着力开展工作。
一是项目成果质量标准化。一方面,要严把出口,严控质量。对于各级各类项目,一经入选即要明确其成果结题的标准、范围、时限等,使研究的方向和标准得以明确。另一方面,质量提升需要过程保障,要强化过程管控,每年定期开展项目遴选、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并出台政策,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是指导教师专业化。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完善好项目导师制度,通过落实落细项目导师库、聘请企业导师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可打通传统的“学院制”小格局,推动建立“学校制”甚至“联盟制”大格局,实现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三是平台建设项目化。大力发展和打造项目依托的平台建设,转变“以平台促项目”的思路,强化项目引擎助推平台建设的理念。要在切实建好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注重打造多学科多维度竞赛平台的同时,注重引导部分优秀项目深化研究,推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投入生产[2]。
四是保障措施制度化。学校各类措施的出台,要体现保障性、激励性导向。计划的推进过程中,要妥善考虑各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诉求,从课程管理、经费划拨、学分核算、职称晋级、业绩奖励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制度之间要相互协调,形成系统。要通过制度激发各方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坚持“三创并进”的训练方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高校除了要建立完备的计划体系、完善的制度保障外,还要持续加强创新引导、创意训练和创业指导,切实引导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并且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一体[4]。
一是创新引导。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理念的宣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开设创新论坛、企业家讲坛等多种方式,弘扬宣传大国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创业文化等,用文化感染人、培育人。要将创新创意创业教育有机、系统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注入课堂教学环节,内容递进提升,四年不断线,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是创意训练。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扶持校园各类具有创新创意的大学生社团、教工协会等,引导支持其组织开展各类日常活动和创新创意竞赛,同时鼓励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实现特色化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扶持,建设一批特色的创新创业园、文创中心和文创企业等,通过加强实体建设,加快凝练和打造具有创新创意创业的校园文化。
三是创业指导。高校要在资源整合与优化上下功夫,要立足学生创业实际,加强创新与实践。例如,遴选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创业意愿强的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培训班、创新创业联盟,通过选派一批具有创业经验或者企业经历的校内外师资队伍,建立创新创业公众号、创新创业微信群等方式,提供创新创业资讯,开展创业实战培训[5]。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17-07-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
-nt_9740.htm.
[2]史柳萍.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2):77-79.
[3]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2012-02-22)[2017-07-20].http://guoqing.china.com.cn/zwxx/2012-03/12/content_24875716.htm.
[4]闫长斌,杨建中.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11-116.
[5]林涛,韩凤琴.高等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7,14(7):142-144.
(责任编辑:练秀明)
TheMethodofUniversityStudents’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TrainingProgramDrivenbyProject
LING Xue-gang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 Fuzhou 350012,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 to build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throug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t present, giving full play to higher education is a hot issue concerned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measures and effectiveness on the representative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build a “three in one” planning system, an interaction of “one nucleus four modernizations” paradigm, and “three innovations for progress”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n gives recommenda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 hoping to giv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newly built applie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lan
G647
A
2096-3300(2017)05-0064-06
2017-09-20
凌学岗(1981-),男,江西九江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