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7-04-15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7年1期
关键词:陶行知浅谈创新能力

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 顾 超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 顾 超

素质教育强调创新教育,而英语教育同样也需要创新教育。本文立足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章结合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理论以及笔者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从四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创新教育;创造思维

创造教育理论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也就是说“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目标。当今教育改革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新教育,教育者要将培养具有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作为目标,同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贯彻创造教育,随时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能办到。”洛基斯也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心情愉悦、放松、舒畅,没有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时候,思维最为活跃,最有可能激发出创造思维。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新型的民主型、开放型课堂,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权威型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例如,在英语课堂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同时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这种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放心大胆地说英语,不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同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批评学生,多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例如,有的学生不会回答某个问题,教师切不可盲目地指责和批评,可以通过说“It doesn’t matter.”(没关系)“You can say it in Chinese.”(你可以用中文回答)等激励性的话语来鼓励学生发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才不会被扼制,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

2.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桥梁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把他们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都解放出来。因此,英语教师要努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口、耳、手和大脑同时动起来。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通过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为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地提问,不妨不时地与学生交换角色,鼓励学生用why、what、when、where、who、how等疑问词来围绕主题提问,然后选出大家认为比较好的问题进行讨论和问答,对于提问和回答出色的学生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例如,笔者在上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5 The ghost in the park一课时,就打破常规,不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了“小记者”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扮演小记者,分组讨论,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学生们提问非常积极,表现也令人惊喜,有些同学的问题不限于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如“What do you think of And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ere there?”“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

(2)通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不但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而且可以针对从未体验过的事物进行,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深入挖掘英语教材,同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授7B Unit 5 Amazing things一课时,笔者首先展现书本中的漫画,让学生猜测图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在学习完对话内容后,又鼓励学生将对话内容继续下去,学生们的答案天马行空,特别是平时受课堂约束的调皮学生回答十分的积极,这就是想象的魅力。这么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通过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并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现,创新需要学生积极调动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再创作。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实现创新,没有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知欲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奇思怪想不轻易否定,而应积极回应,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当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后得出答案。比如笔者经常为学生设计以下活动:分组进行对话表演,对课文进行复述,分组进行讨论和辩论,设计相关主题的海报,做主题演讲和报告等。这些活动都没有简单唯一的答案,要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克服困难,磨练了意志,逐步强化自信心。

3.开设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第二课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拓展文化知识,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场所。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尝试,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才能有所创造。教师可以创办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加入,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鼓励学生用英语写简单的影评,并且相互分享和学习;可以在圣诞节时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用英语表演节目,如唱英文歌曲、朗读英文诗歌、表演英文话剧等;可以组织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让学生事先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还可以创办英文校刊,刊登学生的优秀英文作品等。例如,在学习了7B Unit 3 Sunshine Town 之后,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就是介绍自己的家乡。学生们对此话题和活动都很感兴趣,学生们在准备演讲稿时都积极地查阅资料,有的同学还准备了海报,制作了PPT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家乡。通过这一次演讲比赛,学生们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创造性地完成了任务。

4.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而这正是创造教育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amazing和amazed这两个生词的区别时,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两者的含义,而是首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自己总结出两者的区别,并且试着给出更多类似的单词,如surprising和surprised, interesting 和interested等,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单词自由地造句。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演绎能力,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促进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坚持创新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保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将创造教育融入教学中,努力开创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安爱景. 2008.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再塑”[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5).

陈赛芬. 2010. 浅谈如何创造有生命力的英语课堂教学[J] .科技资讯(12).

邓远明. 2002. 浅谈英语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与训练[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周光远. 2009. 初中英语教学学生创造思维再塑浅谈[J]. 资治文摘(管理版)(9).

猜你喜欢

陶行知浅谈创新能力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为诗浅谈
陶行知教育名录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