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三步法
2017-04-15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三步法
陈春莲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近年来时兴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围绕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就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学会识字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融入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三个步骤,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打基础,引出路。
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三步法
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娃娃抓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作为语文教师是责无旁贷的。[1]近年来时兴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围绕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就有很大的帮助。因多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将“群文阅读”合理地运用与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笔者主要采取“三步法”。
一、学会识字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多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他们身上潜在着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如果能因势利导,则对其一生都可能产生影响。然而,低年级学生想阅读,却又常常被一些不认识的“生字”所困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久而久之就可能消耗了他们阅读的热情。因此,要提高学生阅读的“质”与“量”,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认字的水平与能力,而要提高识字认字水平和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识字认字的方法与技巧。这一点,除了传统的必不可少的“学拼音,查字典”之外,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以提高。如: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或者是找一找同样偏旁部件的字来理解记忆生字、巩固生字。再如: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认识姓名用字,通过各种招牌、广告认字……学生除了认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之外,还要拓展字词的量。例如学习字谜: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学生猜出字谜:请、情、晴、清后,教师又以“青”为声旁编成一个顺口溜: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有人留倩影。通过拓展学生很快认识了“睛、蜻、精、倩”等字,学生的认字能力与自主识字意识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锻炼。他们能快速把生字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而掌握生字,增加识字量,为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促使其阅读更顺畅,提高了阅读速度。
二、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2]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阅读多篇文章,首先要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一)图文对照,圈圈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级的课文富有儿童情趣、插图精美,图文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辅相成。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把课文的插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声音和图像同时渲染,学生边看图边圈点,很快知道了不同的动物尾巴都各有用途,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本领。[3]同时对文章中出现的优美的词句、精彩的对话、中心句等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圈点点。教师还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词语接龙,你说我猜等形式,督促、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边读边想,以读促思
很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如在教学 《三个儿子》一文时,教师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考,懂得了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的眼里只有一个儿子?同时感受了第三个孩子有一颗孝敬父母的爱心。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兴趣。
(三)熟读成诵,读后仿写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因此熟读成诵尤为重要。熟读成诵,读后仿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方法。在教学时教师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或电脑课件指导诵读或根据教师的板书指导诵读,还可通过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诵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很快做到熟读成诵。在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适当进行仿写。如在教学《葡萄沟》一文第二自然段:葡萄种得多,“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结得多,“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俺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以及那儿的老乡热情好客。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特产——橘子,让他们根据这样的句式仿写,很快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们的仿写生动有趣,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动脑、动手,人人参与,大大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融入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学生提高了一定识字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在一些课文中融入群文阅读。教师把同类型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经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们还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
(一)主题相同,融入课堂
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主题相同的多篇文章进行教学。找一些和课本知识相关的文本指导学生阅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主要从儿歌入手,因为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最感兴趣的。如在教学儿歌《比尾巴》时,教师想找一些儿歌进行群文拓展。《比尾巴》是问答歌,它属于童谣中的一种。童谣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趣味,于是教师决定选择几种学生们感兴趣的、典型的儿歌让学生们来阅读。教师以《有趣的童谣》为题,找来了童谣《猫呢》《野牵牛》《吃牛奶,喝面包》《老鼠子,叽叽叽》等多首童谣让学生快速诵读,学生们很快认识了童谣的多种形式:颠倒歌、连锁调等。这些童谣不仅有趣,而且念起来琅琅上口。教师通过读儿歌,说儿歌,表演儿歌,创编儿歌等环节,让他们感受童谣的乐趣,学生们兴趣盎然。教师还用客家方言读《老鼠子,叽叽叽》,孩子们听了跃跃欲试,也想用自己的方言来读。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读中思维得到了锻炼,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体验了创编的快乐,进而喜欢上课外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二)举一反三,挤进课堂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高有低,想要把群文阅读挤入课堂,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挤”进课堂的群文一定要和课文内容有相似主题,然后教师在教学生解读文本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理解这些文字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文本,你“挤”进课堂的群文是什么,这些相似的片段理解就是你所要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如在教学《充气雨衣》一文时,因为小林使用雨衣不方便,淋湿了裤管,小林由此产生了思考:如何改良这件雨衣呢?不断思考观察实践后发明了充气雨衣的故事。文本主要是要让学生们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不方便只要你有心,都可以变成发明的起点。在教学这一文时教师找了《鲁班发明伞》《鲁班发明锯》《安藤发明方便面》三个小故事做为补充材料。学生在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全过程: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观察改进——解决问题。运用这一学法,学生对“挤”入的三篇文章也能快速找到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们不仅读懂了类似发明的小故事,还学会了阅读理解类似段落的方法。把三个小段落“挤”进这样比较长的课文中,一下子增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方法:举一反三读文本,学生经过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日久为功,提高阅理解能力,使他们爱上阅读。
或许有人会认为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渗透“群文阅读”是自找麻烦,但是,笔者认为即便是“自找麻烦”也应该是乐在其中。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继续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重在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师要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培养学生爱阅读、爱生活的情感,让文字真正走进生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将成就终身学习的生命历程,低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引出路。
[1]金丽.行走在大语文教育的路上[J].文学教育(中),2015(4).
[2]李文容.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J].新作文(小学),2014(3).
[3]姜在华.对话教学的魅力——浅谈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10).
G623.2
A
1673-9884(2017)02-0038-03
2016-12-03
陈春莲,女,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