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格尔顿笔下的文学合法性初探
——以文学的虚构性为例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虚构性伊格尔顿文学理论

张 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伊格尔顿笔下的文学合法性初探
——以文学的虚构性为例

张 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西方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对被唯名论和实在论两种思想所限的文学本质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对文学合法性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伊格尔顿指出,文学的合法性与一些要素息息相关。其中,虚构性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要素,被伊格尔顿牢牢抓住,并进行了长远的思考,这种思考从三十年前他所写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一直延续到近期的著述《文学事件》中,值得详细推敲。对于文学的本质这样一个长期以来各家思想争论不休的问题,伊格尔顿从文学哲学的角度展开思考,意在把握住文学的根本规律。

文学;本质;虚构性;现实;合法性

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之中。但是,要对文学下一个最为准确的定义,对文学的本质问题给出最为明晰、深刻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著名的西方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被唯名论和实在论两种思想所限的文学本质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为之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对文学合法性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他的著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里,伊格尔顿特意就“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文学并不能简单定义为“虚构(fiction)意义上的‘想象性’(imaginative)写作”①,也并不如俄国形式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完全是语言陌生化的产物——“既然对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在鉴别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内在特点的基础上作出限定,便有可能既确立‘文学性’的观念,又给文学研究一定的科学地位。这两个特点是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②事实上,文学的本质和价值构成在他的眼中是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近期写成的《文学事件》一书中,伊格尔顿更是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文学合法性问题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本作品所跨越的三十年里,他对文学本质的态度发生了相当微妙的变化。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强调要用文学哲学的角度、思路来解决文学合法性的问题,并通过阐释和一定程度地批判两种思路——实在论和唯名论来引出他自身的观点。在他看来,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或者说文学的合法性之所在,与一些经验主义的要素息息相关。在这里伊格尔顿引入了维特根斯坦因的“家族相似”理论,即家族成员不一定一模一样,而是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处,来论证文学也是能寻觅到一些共同的规则的,很多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为它们的归类提供了可能。而这些要素主要包括的则是虚构性、道德伦理性、语言性、非实用性、规范性,这些经验主义的元素成为了很多人把一部作品视为文学的条件。伊格尔顿意识到它们或许并不能成为规范文学标准的铁的法则,但却能为探讨文学的合法性提供一些可以把握的线索。其中,虚构性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要素,被伊格尔顿牢牢抓住。他对文学虚构性的定义和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诚然,文学不能简单地与虚构划上等号,但文学虚构性的问题的确是美学、语言哲学和精神哲学的交叉问题,处理虚构与现实的关系更是文学所必须面对的。

一、虚构性的源起

一般而言,我们评判文学的虚构性,总是简单地以文学中所叙述的事件、人物是否确切存在于现实中为标准,涉及到具体作品就根据文本材料进行判断。但这种标准事实上是经不起推敲的。譬如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角色福尔摩斯,有人认为他纯属虚构,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人。所谓文学的虚构性,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伊格尔顿并没有被繁多冗杂的文本材料扰乱视线,仍然从重重迷雾中精确地抓住了虚构性的本质特征。

首先,伊格尔顿指出,文学的虚构性与社会现实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现实是文学虚构性得以构建的基石,虚构就是在二维结构中呈现三维。在《文学事件》一书中,伊格尔顿这样阐释文学虚构性的产生:“The objects of our desire,regret,shame,daydreaming and so on for us by our forms of social existence.”③我们的情欲和幻想都是借助社会存在的形式来设置的,这也就是说社会存在的形式为我们建立了虚构的基础。这种认为社会群体都在固有的理想之中的观念,是伊格尔顿重视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的体现,他认为“文学还表现了对乌托邦永不满足的追求,这作为一种集体幻想,反映了所有人类历史中的潜在动力”④。针对这一点,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之放到精神分析层面来理解。所谓的社会群体固有的理想、愿望,就是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以及荣格对“原型”的阐释,在这之后,诺斯洛普·弗莱又将它们和文学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或者说“原型”理论,指出“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时代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不断重复的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与人类特定的存在模式或典型情景息息相关。他分析和描述了诸如出生、死亡、再生、力量、英雄等原型,并强调这样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其实普遍地存在于原始人的生活经验之中,保存在他们的神话传说、巫术、仪式之中,由此,神话成为一切文学艺术的起源。基于这样的思考,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列举出了五种具体模式,或者说是虚构作品的五个阶段。第一种模式是“神话”,主人公作为神祗的能力远超凡人;第二种模式是“传奇”,主人公是人类中的佼佼者;第三种模式是“高模仿”⑤,主人公是相对优秀的人类首领;第四种模式是“低模仿”⑥,主人公是具有人性的普通人;第五种模式是“讽刺”,主人公劣于普通人。显而易见,从第一种到第五种,主人公的个人力量在不断减弱,而这些模式在文学之中的实践,也就依次对应表现为神话、传奇和民间故事、史诗和悲剧、喜剧和现实小说、讽刺文学。根据伊格尔顿的思路,在这样的文学体系当中,虚构的存在是以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不同的文学形式的区别与其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早期的神话表达了原始人的幻想,后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这些幻想发生了变化,神话趋于消亡。但是,由于集体潜意识的原型深层依然存在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于是神话在改变它的某些要素后继续以文学的形式存在,神也相应变成了文学的各类人物。神话始终让自身符合当时相应的社会道德和事物情理规范,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并表现为相应的文学形式。尽管伊格尔顿认为这类精神分析和神话原型范畴的理论剔除了价值观念,甚至说诺斯洛普·弗莱是“将他的学识放在了一些古怪的用途上”⑦,但这类理论对社会历史背景的重视,却与他的观念不谋而合。弗莱指出“龙”在东方是和善的瑞兽,但在西方则是邪恶的角色;“岛屿可能是普洛斯比罗公爵所在的地方,也可能是女魔瑟西出没之地”⑧,而伊格尔顿则说“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乃是我们时代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一部分”。⑨这都意味着文学的虚构性是与其社会存在和社会群体意识相关的。

二、虚构性的所谓“本质”

文学虚构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但它们之间的巨大鸿沟也不可忽视。在伊格尔顿看来,虚构的本质是需要以文学哲学的思路来探讨的。他采用了

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虚构性的本质。这种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提出的,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在说话的同时就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即“以言行事”。根据这一理论,文学中的那些行为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表达。它们是对真实生活的言语行为进行模仿,而不仅仅是一种讲故事的言语行为。这种非正规的模仿方式,违背了我们日常言语行为的条件。我们不会去刻意询问一个作者他的文学作品是否真实,作者也不需要对这一点做出保证。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构文本具有两面性,它们对真实世界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幻觉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文学与现实的鸿沟被替换成了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这两种用途不同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在这样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文学作品是缺乏“以言行事”效力的一方。在伊格尔顿看来,这实际上就如同俄国形式主义一样,将文学看作本质上具有否定意义的描述,正是由于文学语言在句法、风格或修辞上与日常语言并无绝对区别,就认为文学是寄生于日常言语行为上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学语言本身的展开,就是在进行建构。在文学中并没有如同言语行为理论那样严密的界限,言语和行为往往是一体的。譬如塞万提斯所著的《堂吉诃德》中,读骑士文学入迷的堂吉诃德,雇了一个农民侍从便要去做游侠,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对待一切,以一种臆想的状态行事,把现实世界和骑士小说中的世界混淆在一起,进行了多次荒诞不羁的“冒险”之后才最终清醒过来。这部文学作品中虚构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主人公本身所处的世界,另一个是他臆想中的骑士世界,前者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后者则是对主人公所处世界的折射,言语和行为在虚构的过程中是一体的。再比如神话故事中虚构出的无数神祗和魔怪,天赋异禀的人类和能够口吐人言的动物、植物,也是如此。文学虚构在语言的建构达成,这就意味着文学语言实际上具有着“以言行事”的能力。文学语言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进行创造,造成影响。

三、文学虚构的合法性

伊格尔顿对文学的虚构性的讨论,主要是为了提供文学成为文学的合法性论据。他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学与社会、政治形态的关系,因此,探究文学虚构性的标准,是和社会现实有着重要关联的。文学的虚构性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元素,它虽然能够映射现实,却无法真正与现实接触,就如同现实的镜子一样。虚构性是文学的一个特征,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变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虚构性能够定义文学,文学的本质并不是能被几个要素固定住的。

事实上,就文学的定义和本质而言,伊格尔顿主张的是有关文学本质的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即是说事物中没有东西起着决定性因素,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伊格尔顿坚持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文学都不存在本质,声称没有必要去操心文学理论的要义究竟为何,那些被称为文学的著述也没有一种单一或共同的属性。尽管他现在还在辩护这个观点,但他更是意识到在唯名论和实在论之外还可以有别的思路存在。唯名论强调的特殊性和实在论强调的普遍性,以及他们对于文学本质的固执态度,使得伊格尔顿开始思考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文学的本质问题并不局限于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文学本质更像是在社会历史的流动变化中存在着,无法描述。对于伊格尔顿而言,这样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尴尬的局面,相反,这是一种更有改革意义的思考。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伊格尔顿充分体现了他身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的特征,从正反两面去切入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文学的本质不再是一个必须精准概括的问题,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运转规律。文学事件是结构与事件、事实与行动的统一体,作为整体的文学传统则与外在的社会历史既对立又交织,这不仅仅表现在某一给定的客观现实和文学作品的相互反映,而是长期以来作为事件的文学作品以特定的形式策略在世界中的出场。对于文学的本质这样一个长期以来各家思想争论不休的问题,伊格尔顿从文学哲学的角度展开思考,意在为文学的合法性提供一个立足之处,把握住文学的根本规律。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伊格尔顿对于文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是基于文学哲学思想进行的一种深刻阐释。所谓的文学哲学思想,指的就是从更深层次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最核心的问题,即文学机制运行的根本规律。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更愿意称自己的研究为文学哲学,而不是文学理论。伊格尔顿在对文学合法性的研究中采用的是整体主义的思维方法,并且倡导着一种多元性文化的立场,他的理念所强调的,是以社会存在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来观察文学,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文学规律。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其实是无法被某些要素直接定义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没有本质,更不是说文学范畴不具有合法性。文学中所存在的一些要素可以被看作文学的表征,譬如虚构性,就是探寻文学本质的一条重要线索。文学语言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进行创造,文学的虚构性与社会存在和社会群体意识息息相关。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的本质不再是一个必须精准概括的问题,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运转规律。文学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可把握的时间流动中存在着,与社会存在的形式息息相关,文学的合法性由此成立。

【注释】

①特里·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②A.杰弗逊 D.罗比等.李广成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

③Terry Eagleton.The event of literature[M].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110

④特里·伊格尔顿.刘超 陈叶译.异端人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3

⑤诺斯洛普·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6

⑥诺斯洛普·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6

⑦特里·伊格尔顿.刘超 陈叶译.异端人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4

⑧诺斯洛普·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24

⑨特里·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70

[1]Terry Eagleton.The event of literature[M].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

[2]特里·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A.杰弗逊 D.罗比等.李广成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诺斯洛普·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特里·伊格尔顿.商正译.欣展校.理论之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特里·伊格尔顿.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特里·伊格尔顿.商正译.欣展校.理论之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特里·伊格尔顿.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特里·伊格尔顿.刘超 陈叶译.异端人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10]斯蒂文·托托西.马瑞琦译.文学研究的合法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琰,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与传媒专业,研究方向:文化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虚构性伊格尔顿文学理论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erry Eagleton’s Ideological Criticism
试论《殷芸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史记》的虚构性与传奇性
伊格尔顿的审美和解之梦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批评理论的责任与批评家的任务
——《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里·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谁是“颠倒了的本质主义者”?——新世纪特里·伊格尔顿本质主义立场发微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