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为”促养成
——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7-04-15翁友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值日小事班级

翁友霞

(霞浦县实验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四为”促养成
——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翁友霞

(霞浦县实验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应以激发学生内心渴望为先导,以学生生活小事为契机,以落实人文管理制度为措施,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为抓手。

养成教育;激发渴望;生活小事;人文管理;主题活动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1]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重点。现如今由于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居多;家庭教育方式单一,说教多、实践落实到位少;教育理念落后,溺爱包办多、孩子自主自理机会少,种种因素导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极差。因此,在班级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加强养成教育,切实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一、“一为”,以激发学生内心渴望为先导

教育只有到达孩子的心灵,才能起到效果。《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中应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其中包含了守时、诚信、爱国、尊师等众多中华传统美德,如果学生感受不到这些美德的存在,那么在行为上就会缺乏自我约束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注意力首先是发展人的主动性,人受教育后会变成自己的主人,变成生活的进修者。”[2]因此,养成教育应以让学生理解、感悟、明白每个行为规范的内涵。只有树立行为规范中真善美的形象,激发内心追求真善美的渴望,在行为上才能自觉地遵守规范,逐渐养成好习惯。

如校徽要佩戴在左胸,表示学校在我心中;红领巾要佩戴整齐,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爱护红领巾是爱队的体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宽容待人,是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待人以宽,自己在困厄时也会得到别人帮助……通过班队活动,采用讨论辨析、对比、体验、评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每个行为规范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感受正确站姿、坐姿的形体之美,统一着装佩戴的整齐之美,作业字迹格式的整洁之美,独立自主学习的智慧之美,教室静谧学习氛围的祥和之美,操场追逐嬉戏的活泼之美,待人宽容礼让的仁爱之美等。

二、“二为”,以学生生活小事为时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3]一个人的品行是否端正,是通过在生活中具体的一言一行来体现的。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其身心特点也决定了对其教育的载体应是熟悉具体的小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本着“学生教育无小事,件件小事是大事”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

身为班主任,不仅注重班级常规的正面教育,在值日、两操、课堂纪律、礼仪、路队等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要十分关注学生不良行为背后存在的原因,细心解读学生的行为动机,指导其更好地做人做事。小学生年龄小,打小报告、争吵、打架的事情在所难免,结合现在孩子的性格特点,仔细分析其中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懂如何处理,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冷静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能理解他人行为的动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等。如忘记做作业,到班后请马上补作业(学习做错事先弥补后认错);早读课迟到,请从后门轻声到座位(不影响大家上课);同学间开玩笑,不开动手脚的玩笑,不说关于他人的绰号、缺点、伤心事(学会尊重他人);课间玩耍时,不小心受到冲撞、挤压、触碰,如果没有大碍,学会一笑置之,对自己说:“他不是有意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学会宽容)如果被同学弄伤,不把同学往坏处想,应当面问清原因再处理(遇事学会冷静,不冲动);如果不小心撞伤同学,请第一时间送去医务室,再向老师汇报(做错事先弥补后认错)等。

生活是个大课堂,每个学生经历的事情都是个性化的教材。结合生活小事,教学生正确地处理问题,从中渗透尊重、宽容、感恩、谦虚、诚信、责任等传统美德,学生身上的浮躁、冲动、自我渐渐少了,班风中多了份安定、祥和、和谐的气息。

三、“三为”,以落实人文管理制度为措施

(一)人文关爱,善待“小毛病”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做事不周密,常常丢三落四,而且“马虎”的学生要想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班级设备用箱,由学生们捐献出多余的校徽、红领巾、尺子、笔、削笔刀、皮擦、本子等,以备“小马虎”应急借用。要求借后再及时还回去,供下次使用之需。小小备用箱,教育了学生热心帮助别人,懂得感恩,懂得宽容的心理。学生们享受着备用箱带来的方便,也享受着付出与得到的快乐。

(二)及时表扬,淡化惩罚

依照班务日记的记录,及时表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行为。教育心理学家指出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正面强化教育。班级每两周发一次小喜报,及时表彰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期中、期末发大喜报表彰;每月评选一次“最美值日生”“最美小组”“最美路队”“最美值日团队”,每学期评选一次“最美班干”“最美学生”。针对个别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不以惩罚为教育手段,而是以多次的规范行为训练纠正他不正确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只是某种行为不正确,而不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坏孩子再接受教师的惩罚,从而增强规范行为的自信心。

(三)发挥集体作用,影响个别不良行为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具有教师要求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如在班级的值日工作中,常常有个别学生迟到、早退,不认真打扫的现象。因此,笔者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周一到周五5个值日团队,每天的值日团队分教室、包干区两组分别打扫,并将值日任务明确到人。哪组完成快就帮另一组打扫,值日生不能私自提前回家,必须在完成所有的值日工作后,由值日班长整理教室、包干区的值日团队有序出校,每次打扫时间限定10分钟左右。每个团队每月由成员评选出两名“最美值日生”,班级每月评选“最美值日团队”,强化分工合作精神。团队的荣誉、队员的评价、舆论无形地影响、约束个别不良的行为,让学生在值日中自我规范行为,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四为”,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为抓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不断有自己新的理解和困惑。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进一步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如主要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上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班队会;出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专题黑板报;看一部感恩教育影片;开一次感谢会,结合校运动会,让学生学会感谢,同时感受到给予是一种快乐;百善孝为先,开展感恩父母实践活动,集体讨论总结出孝顺父母应做到的十件事,与家长配合监督评选孝顺模范。还有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系列活动。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唯有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从小事做起,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G623.9

A

1673-9884(2017)08-0007-02

2017-07-16

翁友霞,女,霞浦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值日小事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
值日歌
小熊值日
不称心的新班级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