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求学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憾去
2017-04-15钟斌
钟 斌
(厦门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3)
燕园求学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憾去
钟 斌
(厦门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3)
岁在丁酉,夏末初秋,我和来自八闽大地的同仁们有幸走进燕园,参加了“福建省十三五教学名师北大研修班”的学习。时间飞逝,十一天的燕园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然而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未名湖、博雅塔仍历历在目,名师教诲和智慧启迪还在耳边萦绕。能够到北大深造学习是我多年的梦想。这次培训,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选,生活起居上的周密安排,还是课堂上各位专家名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福建教育学院和北大教育学院在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设计上的良苦用心。北大教育学院的领导和有关授课教师敬业的精神、儒雅的风采、严谨的治学令人感动。
一、学在燕园,走近名家
大师们精彩纷呈的讲座,既有通识培训,也有专业讲座。跨学科的视野,全方位的阐释,从哲学理论到教学管理,从学科前沿到人文素养,从中国历史到和谐社会,由玄而妙,有理有趣,聆听大师之传道,感悟教育之博大。
简单不失礼仪的开班仪式结束后,原北京大学原信息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现教育学院教授王余光为我们作了“《周易》的智慧”通识讲座。在王教授睿智幽默、深入浅出的引领下,我们领悟了“五经”之首《周易》的起源、学术流派、卦辞、爻辞等的精奥。王教授还兴致颇高地给学员们演绎了占筮古法,揣摩先哲的微言大义,思考古人的奥妙言辞;我曾经师从福建师大张善文教授学习《周易》,此次重温洁净精微之玄思,又有了新的收获。
下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教授张之锋博士严谨扎实的超长讲座,穿越了时空,把我们带到柏拉图和孔子身边,与东西方两圣之心相契。张博士学贯中西,整个讲座围绕柏拉图的生平际遇和思想精髓,纵横捭阖,介绍了“理念”“理念论世界观”“柏拉图美学思想”“理想国”等方面的思想,对比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给我们打开了教育哲学和教育史的研究窗口。
原国家教育部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作的《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报告幽默生动接地气,他以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况”“课程改革的动因”“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课程改革的判断与评价”等方面的看法,提出了“改革是持续发展的动力、改革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改革需要全体教育参与者共同实施”的改革思考,角度新颖、客观实在、妙语连珠,令人捧腹又发人深思。
北大考试院院长、原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教授谈《高考招生改革与优秀人才选拔》,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他作了“高考改革:历史的回顾”“综合素质评价”“美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新发展”三个部分的专题学术讲座,提出了“科目改革意义不大,最根本的还是大学招生录取的方式。题目改革试图解决的是考试内容,是考对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还是要考能力?表面上看,人们似乎都认同应当考能力,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考察能力必须通过对知识点的考察来进行”的看法。结合浙江高考改革引发的争议,秦教授分享了他对高考改革面临的三大挑战的思考:整体统一和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化命题人员等。如何理解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秦教授开出了“药方”:不要用行政的力量去强行推动,要让各个利益主体自发自觉地行动,不要太琐碎,你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情况。你规定得越琐碎,投机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的力量。大学是这场改革的总枢纽。在回应社会对如何正确理解“文理不分科”的忧虑时他指出:真正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数理思维基础之上。文理不分科应该提高而不是降低数学水平。一个数学基础薄弱的人是不具备进入顶尖大学资格的。对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和质疑,秦教授提出:中学只需要完整准确地记录学生的经历和生活,大学要利用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人才选拔,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质关键在着力引导一种理念。大学是综合评价的主体,要明确自身人才选拔的目标和定位。建立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培训相应的专业化招生人员。秦教授睿智和深刻、严谨而理性的分析,给即将参加新高考改革的福建教师吃了定心丸,教师们表示如同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蒋宇老师的《信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讲座以“可汗学院”“微信红包”“机器人”“互联网+”“大数据”等奇特有趣的例子诠释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改变生活、改变教育的展望;网络游戏教育化的实践尤其令人耳目一新。
展立新老师的《教育哲学,理性的视觉》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思想盛宴,有力地引导和启迪教师重新思考教育规律问题。他说,将西方教育哲学本土化,用以指导中国的教育实践,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为代表,成功案例非常之少;尝试着用西方教育哲学改造中国教育实践,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案例;纯粹的学术研究,几乎与教育实践毫不相干,现实中有学术泛滥的趋势。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其结果必然是强势学科排挤弱势课程,应试教育压制素质教育。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变革(中外竞争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新式大学的出现),基础教育变革的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蒋凯教授、卢立涛博士、卢晓东老师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带领教师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开拓了教师的知识视野。10天短暂的学习,让我们深切体验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更是近距离感受了各位教授们严谨求实和风采各异的治学品格。在这里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名校的文化底蕴,反思各家的前沿理论,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知识的力量,让我充分领略到大师们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所带给我的远不是一次简单的培训,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境界。
课程最后两天是安排在北大中文系采薇阁进行的。如果说北大是一片圣地,那么中文系就是这圣地中一束常开不败的鲜花,她上承中华数千年人文传统的血脉,下系中文学术的百年现代学科传统,经过众多大师先贤的努力打造,现如今已是国内外无数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虽然我近几年每年都有公务来中文系,但作为学子来上课还是第一次,算是圆了自己多年的心愿。各位语文老师在此交流了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教育部教材委员会的刘立国博士给我们作了关于教材改革的专题讲座。
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在《中学古诗词鉴赏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古诗词鉴赏三个原则:一是文史结合,知人论世;二是小学为本,言之有据;三是质疑问难,谨慎翻案。宋老师考据学功底深厚,受过严格的现代学术规范训练,他强调“由小学入经学,则经学可靠。由经学入史学,则史学可靠”。他的训诂学方法对于中学古诗文教学大有裨益。
他分享了几个关于古诗词解读的学术“公案”,饶有趣味,是很好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案例。故摘记如下:
1.《水调歌头》到底是“失意”还是“欢快”?
今天教参和大多读者采用“失意”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刘大杰说:“《水调歌头》,是中秋夜怀念他的弟弟苏辙而作。他自己在密州,苏辙贬齐州,都是政治上的失意人。万里离愁,中秋良夜,把酒对月,情绪万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清丽无比的语言,将宇宙的奥妙神奇,结合人世的实感,由浪漫的世界,回到了现实的人生。深入浅出,曲折回旋,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成就。”[1]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作者幻想琼楼玉宇的‘高处不胜寒’,从而转向现实,对人间生活寄予热爱”“作者写这些词时正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因而流露了沉重的苦闷和‘人间如梦’的消极思想,然而依然掩盖不住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要求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心情。”[2]
曾枣庄则反对此说,他在《苏轼评传》说:“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的忠君思想,下阕反映了兄弟的离合之情。”还指出,“就在苏轼知密州这一年王安石因旧党的围攻和新党内部的互相倾轧而第一次罢相;写这首词后不到两个月又第二次罢相”。[3]曾枣庄先生认为“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当然想回朝廷施展自己的抱负。但看到当时朝廷政争激烈,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采纳,他不愿回朝廷。这种矛盾心情,在他那篇著名的《水调歌头》词中表达得特别清楚。
郭锡良教授则依据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认为:稍加思考,我们难道不会感到:这与“政治上的失意人……‘对久别的弟弟的怀念’而‘对月书怀’的‘离愁别绪’是有矛盾的吗?他为什么会在这个中秋的夜里高兴得喝了一个通宵的酒?是什么事让他这么高兴呢?”评述者、选注者似乎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这首先就是没有落实字、词、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评述、训释者笼统地从政治上失意、佳节倍思亲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对知人论世原则的忽视。由此泛泛地凭字面来推测、想象就难免落入“六经注我”的泥坑。
2.“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作“春风自绿江南岸”?
根据吴小如《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4]和赵齐平《春风自绿江南岸——说王安石<泊船瓜洲>》[5]以及陶文鹏《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6]等现当代大家分析,今日流行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系版本错误,当作“春风自绿江南岸”。
理由之一: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由江宁府(南京)到汴京(开封)任职。在写作《泊船瓜洲》的时候,变法还没有实行,王安石刚刚离开江宁的家,要到京城去赴任,他停在瓜洲那个地方,等着从运河北上。刚刚离家,怎么会马上就思乡了呢?如果按通行的说法,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含义理解为思乡,这种解释说不通。
从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起,王安石一直住在江宁钟山,宋神宗一即位,很快就下诏召他入京任翰林学士。王安石知道宋神宗即将重用他,于熙宁元年(1068)春,从江宁府前往汴京任职,途中经过京口时,到京口的金山寺拜访寺里的宝觉禅师,并停留了一晚。其后离开京口,抵达瓜洲,在瓜洲等待沿运河北上时,写了《泊船瓜洲》。也就是说,《泊船瓜洲》不仅仅是为自己写的,它的预设读者其实正是宝觉禅师。
理由之二是版本依据:《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王荆文公诗》(南宋李壁注)都作“春风自绿江南岸”;南宋初汪藻《天台道中》:“东风自满江南岸,不管人间万事非。”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自注引此诗,也作“春风自绿江南岸”。
理由之三是诗歌的渊源:晚唐诗人唐彦谦《春草》诗“春风自年年,吹遍天涯绿”;杜甫《蜀相》诗的“映阶碧草自春色”;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岩花涧草自春秋”。
理由之四是“自绿”好于“又绿”:吴小如说:“又绿,不过形容时光易逝,显得意境稍浅而用笔亦不免平直,远不如‘自绿’的耐人寻味”。因为“春风自绿江南岸”写出了春风应该是有情的,而偏偏无情,“一到春天,和风自管吹绿了江南的岸草,却不管诗人思归不得的惆怅情怀”。[7]
3.“人闲桂花落”的“桂花”是花还是月亮?
主流观点是花,桂花,亦称木犀,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类型,此处所写当是春日发花的一种。一说冬天开花的桂,春深花落。“闲”,寂静意。在寂无人声人迹处,花开花落无声无息。
但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作“人间桂花落”,注释∶“人间句∶‘桂花落人间’的倒文,意谓月光照亮了大地。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桂往往是月的代称,如月魄称桂魄。桂花,即月华。花、华字同。”葛杰、仓阳卿《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1980年版):桂花——月亮的光华。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中有桂树,所以桂往往被用来作为月的代称。“桂花落”,即月亮的光华洒落在大地上。
郭锡良(2002)《王维<鸟鸣涧>的桂花》综合《本草纲目》等几种本草名著的意见,得出结论∶桂有多种,有春季开花,有四季开花,但都只生长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岭南以北,长江、黄河流域,都只生长八、九月盛开的秋桂。不仅明清以前的古代如此,现在也还是如此。王维写的陕西蓝田鸟鸣涧,当时不可能有春天开花的桂树,因此《鸟鸣涧》中的“桂花”只可能是指代月光。
蔡义江(2002)《新解难圆其说——也谈<鸟鸣涧>中的“桂花”》列举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之一《山桂》、于武陵《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山中桂》等,证明唐代黄河流域的河南洛阳南,与陕西蓝田同一个地方的鄠邑、杜都有春天开花的桂树。认为月光说不妥。
刘学锴等则以为是桂花,是艺术化的“桂花”,解释说,桂花品种很多,其中有春花,也有四季花,此诗所写的大约是春花。“这种考证不免拘泥。其实,诗中之所以写桂花,而不写别的花,是因为桂花夜来特香,而且习惯上,人们总是把它与明月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传说中,月里还有一株桂树呢)。诗中写月夜,出现桂花,使人感到很和谐。《梦溪笔谈》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形求也……彦远评画,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李、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王维)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如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这段话对于理解王维此诗中写的桂花有启发。用现代文艺理论语言说,就是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的真实。”[8]
半天时间,几经交谈讨论,我们俨然亦师亦友,宋老师还给我们开了书单,我顿生“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其书读胜观花”之感。
下午,大名鼎鼎的吴晓东教授作了《视野与方法:小说的阅读和教学》的专题讲座。作为小说研究的权威,吴教授非常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他本人参与北京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教材中的小说单元即由他选编。他还对高考小说试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对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究帮助很大。他的讲座分成六个部分,我摘录如下,大家即可管窥一斑:
一、最有魅力的体载
二、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三、小说的情境美学
1.虚拟性的情境
2.生活情境
3.对话情境
四、小说的深度模式
五、小说是叙事
1.第一人称叙事的魅力
2.暧昧的叙事者——《祝福》中的“我”
六、小说解读的综合视景
吴老师指出: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走上的是一条困难的道路。阅读和讲述这些小说也同样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这也许恰恰说明20世纪的人类生存和境遇本身更困难,更复杂,更难以索解和把握。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也正是日渐复杂的现代小说才真正传达了20世纪的困境,传达了这个世纪人类经验的内在与外在图景。而反过来说,现代小说也正是表达复杂的20世纪现代文明的最形象、最自觉的方式,同时也是最曲折的方式。昆德拉也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
中学小说教什么?怎么教?吴老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二、拜谒大师,寻访故址
读十日书,行百里路。学习期间安排了一天休息,我们几个同学选择了精神朝圣,拜谒京城的名人故居,洗涤浮躁的灵魂。
第一站是梅兰芳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初秋的梅兰芳故居,朝阳照射下,显出一种特有的魅力,那是一座标准的北京四合院,清静、人不多,大师的戏装、字画、历史照片、家居摆设真是值得一看。欧阳予倩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时至今日梅兰芳大师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申报》曾云:梅兰芳之青衫亦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听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无虚席矣。
大师多才多艺,岂止舞台一时之翘楚。梅兰芳除了精于京剧表演,还擅长绘画、书法,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涉,是一位多面手。由此看来,艺术之间定然有相同之处。
大师人品,堪称楷模。梅兰芳先生一生的品格,一如他的名字:梅兰芳华自高洁。梅兰芳蓄须明志的典故家喻户晓。用他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尊严,做人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这个故事真应该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第二站是郭沫若故居。
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占地7000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其前身是清代和珅的王府花园,后因和珅被抄,花园遂废。同治年间,此处成为恭亲王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后代把此地专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为宅院。
郭老是个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文学的、学术的、艺术的天才,这一点无需赘述。然而,郭沫若是一个文人,毕竟是文人。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就了他的传奇,也是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毁了他的伟大。他的悲与喜,荣与辱,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史的标本和缩影。
夏志清评郭沫若:“民国以来所有公认为头号作家之间,郭沫若作品传世的希望最微。到后来,大家只会记得,他不过是在他那个时代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物,领导过许多文学与政治的活动而已。”如此评价一个天才的大家,令人不禁唏嘘。不过,他“生存在不能不蔑视的生活环境中,然而他始终被围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环境里面。而且年纪愈老,这个伟大的诗人,就愈是疲于斗争,愈是向平庸的魏玛大臣让步”。[9]这个评价,也许最能安慰郭沫若的在天之灵,因为他生前常以歌德自况。
陈寅恪有言: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我暂勉强借来为誉满天下谤满天下郭老的一个小辩解吧。
离开郭老纪念馆时,突然想起王国维曾言: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则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与物质二者孰重?物质上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利益永久的也。前人政治上所经营者,后人得一旦而毁之,至古今之大著述,苟其著述一日在,则其遗泽且及于千百世不泯。
第三站是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原是清康熙朝重臣、大学士明珠宅邸的一部分,后为乾隆朝重臣和珅的别墅,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星的府邸,后为清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戴沣王府的花园,后称摄政王府花园。这里保留了王府花园的大部份原有建筑和风貌。1963年宋庆龄70寿辰前迁入此宅,直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故居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1982年辟为宋庆龄纪念馆对外开放。
此处重现她当时生活工作场景,我颇感兴味索然。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也是纳兰性德的故居。前面的无趣之感一扫而光。在纳兰的故居前的作品展览图片上,题刻着《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们几个同行者轻轻吟诵。此间几经历史变迁,明珠家遗迹所存甚少,亭台楼阁,游人嬉闹,顽童喧嚣,一代风流,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真是“今古河山无定据”!
最后一站是鲁迅故居。
座落在北京阜成门宫门口西边的一个极普通的小四合院,是鲁迅在北京生活十四年中,最后两年的住所——在北京住过的四处之一。每到春天和夏天,小院内丁香、黄刺梅、榆叶梅、碧桃,纷纷开放。白的、紫的、黄的、红的,竞相争艳,芬芳扑鼻。幽美的庭院,给人以恬静,给人以清心。“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鲁迅《野草·好的故事》)在这小小的院落里,不仅留下了这位伟大文学家的足迹,更记载了他不朽的业绩。
著名学者钱理群所说:“鲁迅作为一个精神本体,在当下中国,是一种很好的批判性资源。”陈漱坦言鲁迅是“忘不了的人”,强调鲁迅的“生命属于永恒”,认为鲁迅“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神圣位置,如同荷马之于希腊人,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人……”[10]
新世纪以来,我们看到周海婴父子几次撰文,把鲁迅人性化,力求把鲁迅从斗争中拔出来,还原其人性的、仁爱的方面,这种近乎纠偏的做法或许是必要的吧?
今天,在北京,在绍兴,在上海,先生的纪念馆几乎都是观者如潮。文人学者之辈,引车卖浆者流,了解的,不了解的,皆慕名而来。但是,真正可敬可亲的鲁迅,不在神坛上,不在教科书上,不在纪念馆里。他只不朽在那些冷酷、火热、批判、爱憎的文字里,长存于“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经典中。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先生在天之灵,是否还记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的作品怎么教?中学生如何读鲁迅原著?在当下的教育语境里,这依然是大课题!
三、更新理念,不忘初心
两周的学习使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和紧迫。知识的更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地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教育教学工作,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感谢北大,感谢福建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学院的领导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10天的培训,教授们以精湛的理论,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鲜活的实例,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发展,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他们的论述中表现出一种理念: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我更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我期待自己能够努力成为真正的“名师”。如果我真的用心去做了,我的学生也会更快乐,更成功!相信我也一定会在工作中多得到一份快乐,一份幸福!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45—246.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25.
[3]曾枣庄.苏轼评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00-101.
[4]吴小如.读书丛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40-243.
[5]赵齐平.宋诗臆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5-139.
[6]陶文鹏.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J].文史知识,2012(7).
[7]吴小如.读书丛札[A].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42.
[8]刘学锴.唐代绝句赏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92—93.
[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陈漱渝.搏击暗夜:鲁迅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附:观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有感
钟斌
万里当年辞宫阙,高山仰止独怆神。
对碑还忆南渡事,读史倍思北归人。
杲杲上庠薪火递,煌煌唐院桃李芬。
国运不幸学术幸,丹青难描名士魂。
(责任编辑:赖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