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技术制药》教学实践

2017-04-15牟晓宇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基于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独立学院学情特点和教学实际,对《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总结,旨在推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实践;独立院校;生物技术专业

自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来,独立学院逐渐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与之相关的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越来越受重视。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与生物制药产业关系密切,近年来,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的行业需求也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增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本门课程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该课程具有实际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泛、实验性强等特点,针对以上特点,从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入手,结合具体学情,总结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明确课程定位

《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生物技术制药行业中采用的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这门课属于第四学年课程组,在学生大四上学期开设,衔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旨在将学生一至三学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物药物的实际生产当中,对学生来说,既是前三年知识体系的总结,又为学生进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就业做了铺垫。

二、制定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分类、发展趋势、应用及相关的生产设施;

(2)理解各种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生产影响因素;

(3)熟悉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基本原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生产岗位及辅助研发岗位的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以及敬岗爱业的职业素质;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各种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总结对比学习,以及能够独自获取知识(如通过网络途径查询学术论文),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有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探索

这门课主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最基础、应用最多同时也是最前沿、最重要的五种技术以及相应的生产实例。生物技术制药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最相关的方向之一,在授课过程中,多穿插对行业背景的介绍,不但能帮助学生及早对就业前景有所了解,也能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章介绍一个技术要点,同时具体讲解一到两个生产实例。技术原理和生产实例对于这门课来说同样重要,虽然这门课看起来偏重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际生产,但是原理性的知识是综合运用的前提,每个技术要点的学习都是对前三年知识的复习与加深印象。在实例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学生直观的、容易理解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生产研发的基本思路,能够具备在基本思路上进行设计的能力。

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如下:

1、第一章:緒论

这一章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生物技术制药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以及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的相关背景,使学生能够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生物药物的概念,熟悉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的最新应用,了解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的相关背景,并且提升学生学习之后章节的兴趣。

2、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

这一章是整门课程的核心和基础,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行业最经典、最基础的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主要介绍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过程、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方式,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

3、第三章:细胞工程制药

这一章主要介绍细胞工程制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细胞工程制药工艺,包括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点、生产用动物细胞的要求和获得、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检测控制系统、动物细胞制药的前景与展望。

4、第四章:抗体工程制药

这一章主要介绍抗体工程制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抗体工程制药工艺,包括单克隆抗体的基本过程、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改造及基因工程抗体的表达、抗体诊断试剂和抗体治疗药物。这一章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展开的,应用了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性技术和知识。

5、第五章:酶工程制药

这一章主要介绍酶工程制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酶工程制药工艺,包括酶工程简介、酶的来源和生产、酶和细胞的固定化、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

6、第六章:发酵工程制药

这一章主要介绍发酵工程制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及发酵工程制药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内涵、常见的药用微生物、优良菌种的选育、菌种保藏、抗生素以及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这一章是对前几章在生产工艺上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四、教学方法的总结

在《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中,根据该门课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做到难易结合,重点突出,这样有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建立。《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多而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把教科书上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图表的形式将生物技术制药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再用“流程图”的形式给同学介绍。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物技术制药的学习涉及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生物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学科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可采用问题提出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有关知识,寻求问题的答案,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的能力。

笔者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改进和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才能促进课程的改革与进步,进而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 卓, 郭 刚, 吴 超, 等. 以科研优势带动研究型教学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39(8):155-157.

[2] 唐金宝, 鞠辉军, 许崇梅, 等.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药学研究, 2014,32(2):119-124.

[3] 王凤山, 主编. 生物技术制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4] 杨德龙, 栗孟飞, 李 唯.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与实践[J]. 生物学杂志, 2015,32(2):106-109.

【作者简介】

牟晓宇(1988—),女,汉族,山东蓬莱人,硕士研究学历,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技术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教学实践
转型发展中独立院校护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解读
独立院校图书馆服务咨询体系的构建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