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着时代节拍,指导学生阳光就业

2017-04-15胡毅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走出去桥梁创新创业

胡毅

【摘要】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和方法,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指导学生准确定位,阳光就业。

【关键词】阳光就业;创新创业;走出去;请进来;桥梁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学生就业也面临着新常态,如何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找准自身定位,顺利就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指导学生就业,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顺应时代,使学生能够明明白白就业,快快乐乐就业,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生活节奏。这就需要在校期间,学校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开设就业指导课。学生从高中阶段升入大学,有着很多憧憬,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既向往又陌生,而对于所学专业与未来的职业,就很少有必要的联系和设想。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引导,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因而学有动力,有兴趣。在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还要指导他们了解就业渠道,能够尽早独立沟通用人单位,学校要了解学生个人就业意向,协助学生广泛调查社会需求,在学生走进校门的同时,就开始为走上社会做准备。从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就业指导课,各个系都根据专业特点,配合专业课程,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对应社会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服从调剂,对专业抵触的,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尽早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做好准备。

读懂社会大市场读懂学生。社会人才需求是毕业生的根本出路,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在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企业在大规模转型,企业内部岗位变化快,专业人才需求调整相应加快,许多专业快速由热门转冷,入学时的专业选择,到毕业时未必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学校招生就业和培养过程中也要根据社会需求,在专业设置和教学上做出相应调整。然而,专业设置调整是需要一定程序的,而教學方向的调整,在学校内部就可以做好协调,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太多,多沟通,及时做出部署,以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要求招生就业部门关注社会用人状况,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为教学调整提供参考。运用多种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就业择业方向性引导,避免盲目被动。针对特殊学生的个别想法,及时沟通,解决他们的切实问题。区分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做不同阶段的就业信息引导,有利于学生不断以明确的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创造创新创业氛围。在新常态下,国家鼓励全民创业,大众创新。首先要向学生宣传国家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其次要创造创新创业氛围,需要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引领学生的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创业活动,关注社会变革,发现社会需求,既可以在校园内尝试创业,更为走上社会,埋下创业的种子,在社会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此,走出去,请进来,是启发创新创业的好方法。走出去,包括走访大型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机关,甚至私营企业,以及个体户,观摩我们天天能见到的快递收送件人员的工作,各行各业,关注他们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探讨个人的择业就业观,未来生存规划,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相联系,做到用情感交流开动就业机器,以满腔热情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灵,使他们在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上,平稳过渡,领略风景,在他们的人生中沉淀学校和教师的情怀。走出去,在曹妃甸实践中,既观摩改革开放的盛况,又看到港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在世园会志愿者工作中,既帮助了来自全球的朋友了解唐山,又在辅导员组织下,讨论观察到的园区规划,组织运转,人情百态。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很好对照他人,为自己定位。走出去,立足本市人才市场参加应聘活动;走出去,到京津冀大市场,环顾渤海湾参加大型招聘会,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大建设格局,检验自己的能力;开拓东南沿海城市就业市场,放眼全球,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请进来,即聘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讲解他们的用人需求,选择人才的标准,聘用流程,培养和使用方式,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形成感性认识。请进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就业过程,在校时对于就业的想法,帮助在校学生调整自己的择业创业观念。坚定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学校的自信,个人的自信。近年来,我小毕业生在京津、上海、江苏等地的成功就业情况,鼓舞着新毕业生大胆尝试,走出唐山,走出河北,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尤其是看到学长作为企业代表回校招聘,既亲切羡慕,又摩拳擦掌,相信自己也会在未来干出一番大事业。

创造环境适时演练。创造环境就是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和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现场,观摩毕业生洽谈活动。定期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配合专业教学,结合实习,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注重就业创业意识的强化,使学习过程和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密切关注自身的成长,提高学习自觉性。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对后一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助益。职业规划大赛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就业的认识,规划自己就业创业后的职业生涯。创业创新大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退休以后的自己,在行业,在社会上的作为,贡献,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使命感。他们不仅关照自己的发展,更关注对父母的赡养,对家庭的责任,更关心社会的进步,甚至衣食住行的进步程度,出行拥堵的解决,衣食的便捷、安全、健康、环保,居住的温馨舒适,环境的治理美化,这些,都是他们要为社会要承担起来的担当。创造环境,用专门的课时,指导学生制作简洁、精要的求职简历,为自己的大学学习完美打包,既有好看的包装,又有实用的内涵,争取给用人单位一个深刻的印象。创造环境,组织模拟招聘现场,实景演练,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现场适应能力,为实际应聘,做好准备。创造环境,观摩毕业生洽谈,是在本校组织的校企见面洽谈会上,学校不定期邀请企业来校洽谈用人事宜,应届毕业生递交简历、面谈,非应届毕业生有序观摩、学习,提前适应招聘实境,了解社会需求,制定自己的最初就业规划。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人文素质,同时成就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鼓励进修。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过程,而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在校学生同时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选择,为此,学校要帮助学生区别自身情况,明确升学或就业的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提供多种升学渠道,包括在校全日制升学和多种在职进修和在校期间的进修,列举成功进修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实例,根据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方式,达到个人学历提升,尤其是专科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这方面的引导。学生的精力集中于学习上,不仅使他们自身受益,还使学校管理难度降低。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尽最大努力充实自己,度过无悔的大学校园生活。

国家制定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使我过由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大学教育承担着主要责任,学生就业指导部门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角色。指导学生多方面丰富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谐自身心态,怀着足够的信心走上社会,就业指导老师,应该为他们架起稳固桥梁,使他们以一个健康的姿态,跨上人生的彼岸,阳光地踏出走上社会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走出去桥梁创新创业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