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的干预作用

2017-04-15潘丹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感染率功能障碍脑出血

潘丹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的干预作用

潘丹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减小医院感染发病率。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一种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者发病重、住院时间长、体内手术多,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1]。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极易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中,笔者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2±4.7)岁;脑出血患者12例,脑梗塞患者3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4.5±4.8)岁;脑出血患者13例,脑梗塞患者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含宣教健康知识、控制患者探访人数、科学制定患者营养搭配、制定恢复锻炼计划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环境管理。执行标准依照医院环境清洁及消毒标准化操作规程,采用湿式卫生法,清洁病室环境卫生,并进行清洁消毒。病室清洁用具复用严格规范管理。(2)体位管理。排除有禁忌证患者,采用半卧体位,抬高床头成30度,对有吞咽功能障碍,且评级为Ⅲ级以上者,将偏瘫侧肩部垫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进食呛咳、误吸现象。采用半卧体位,能够促进脑部静脉血回流,提高肺部顺应性,避免胃液反流、误吸。(3)口腔护理。下呼吸道异位是口咽部定植细菌的主要部位,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措施就是加强口腔的清洁卫生。患者在入院后2h内,护理人员用0.2%的氯已定和中药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卫生,5次/d,尽可能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4)呼吸道护理。脑卒中患者一般具有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显性误吸和隐形误吸。临床应尽早诊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等级,对症治疗。一般采用放置胃管鼻饲,减少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对于气管切开、插管等操作侵入性较强,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对已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痰量、粘稠度等确定吸痰时机、标准,操作轻柔,注意技巧。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颁布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经头部CT或MRI诊断,具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在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脑卒中肺部感染为入院前无感染、无潜伏脑卒中风险,在入院后48h开始出现的感染。肺部感染是指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湿啰音、发热超过37.5度,检测血常规白细胞数异常,CT或胸片显示肺部炎性。患者不良事件是指压疮、昏迷、肌萎缩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

表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言语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根据病患类型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其中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约占脑卒中患者80%。脑卒中患者多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为普遍,据相关文献报道,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率较脑梗死患者更高。脑出血患者随病情发展,易出现肾上腺功能障碍、颅内压升高、吞咽障碍,甚至有可能出现肺损伤,这些都会引起肺部感染。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往往产生多种并发症,高龄、长时间卧床、糖尿病史、侵入性操作等都会引起肺部感染,并且脑卒中患者多具有意识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误吸现象多,往往诱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尤其对于脑出血患者,需要仔细分析研究患者病情,从多方面采取护理干预,尽可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许文英等[2]学者选择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笔者从环境管理、体位护理、口腔清洁、呼吸道管理等多方面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许文英等学者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对脑卒中患者预防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苏小英.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3):158-159.

[2]许文英,鞠远风.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3):122-123.

猜你喜欢

感染率功能障碍脑出血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