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7-04-15王彦超
王彦超
【摘要】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结构包括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理论课程、专业设计课程。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美学、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人体工程,价值工程,市场学,工艺学,广告学等等。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问题;对策
培养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既要掌握本专业的表现技能,又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既要熟悉各种材料和工艺,又要培养社会、经济、市场的意识;既要掌握现代设计科技手段,又要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理论课程的任务,担负了学生学习专业所应该有的素质和能力。粗略估计,我国现有的高校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约占一半以上,其比例相当可观。然而长期以来对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全面统筹和较为合理的认真规划,表现在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课程计划的单调等方面,尤其是对于设计理论课程。有的学校设计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庞大与求全、教学形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从本本到本本,信息传递与学习兴趣低下,使得学生难以养成基础理论的修养,甚至产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厌恶,因而长期注重狭义的技能培养,造成设计理论知识结构与专业实践的脱节;有的院校甚至只重技能培训,完全取消设计理论课教学,在市场下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设置成为一种附属的设置,学生动手绘图能力出色,但在知识结构,概念更新,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严重欠缺。最终导致学生在技能上争高低,而忽视了艺术思维的训练、设计与市场、及自身个性的保留和发展,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成为了流水线下的作品,成为了专业画图师或者熟练的绘图员,失去了作为设计人才所应具备的创造性、文化性和发展潜力。甚至是对于设计人才所需基本了解的艺术与设计观等都没有基本认识,使得作品成为没生命,无情感,缺功能,少艺术的废品,或者是一成不变的落伍的抄袭,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艺术设计理论课教育的失误。
概括说来,高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
第一,师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职业道德责任心缺失,专业水平较低,知识面狭窄,知识更新慢,教育观念老旧,教育方法落后,缺乏“为学生一生发展着想”的人文关怀。因为高校在艺术这个专业上,大多注意设计实践课,所以,在安排设计理论课时不太合理,课时少而内容多,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理论课的开设没有按照学科规律由浅入深,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缺乏系统性和前后联系。有些理论课的开设缺乏针对性,对现实的实践环节没有指导意义。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完成课程安排所谓的“硬性要求”,将理论课“见缝插针”地随意安插于实践课中,或者放在集中时间“一气呵成”,造成理论课严重失效,也容易对学生造成误解,使之觉得理论课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同时,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压力比较大,同样一节理论课程备课上课付出的劳动比实践课程大得多,很累很辛苦,而工作量计算方法则相差无几,造成课难排都不愿上理论课的现象。
第二,学生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大学入学文化课程成绩较低,由于教师教材偏见等原因,急功近利,看不到理论课程与未来设计生涯乃至健全人生的联系,对基础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在思想上,不重视艺术设计理论在艺术理论课上,很多学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机,这反映出现在的艺术理论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学生不重视理论的学习,觉得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加上理论概念一般比较抽象,逻辑性又比较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来自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只看重应聘者的设计能力,看能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不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扎不扎实。社会上重实践,也促使学生轻视理论,而在设计实践上花大功夫,让自己在走出校园之后,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高校的影响。高校越来越重视就业率,在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校也在无意识中偏向设计实践,从而忽视了对理论课程的监督,从老师到学生都对理论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而使艺术设计理论偏向边缘化,造成现如今人们不重视的结果。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太科学。
第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在很多大学的课堂上,以前是老师对着书本讲、对着黑板讲,现在是对着PPT讲,差别就在以前站着讲课,现在可以坐着。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以满堂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地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上课没有兴趣。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还是采取老套的方法,单纯靠讲,不进行相应的改变,无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来提高他们的兴趣。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学院领导应该重视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引进理论专业教师,做好教师的进修培训,外聘理论型专家。
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原理,积极扩大视野和知识面,掌握相关的历史、哲学、艺术理论、美术考古等相关知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满怀热情,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会每一个学生做人的道理和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成长。
第二,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学会创造性思维,才能把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课程对于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设计实例使学生明白是否掌握理论设计效果的不同,从而引起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
大部分艺术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入学成绩只代表过去,如何做人和思维方式能力的提高才代表未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手段加强人文知识修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本院校一样可以走出大师和名家。
第三,积极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是把做人的道理和思维的技巧融入教学材料的选择,教案课件的制作,案例的讲解,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建立以保持注意力和兴趣、师生积极互动为主的有效课堂模式。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始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先设想到学生的反应,例如在PPT的制作过程中,要预先考虑学生思维情绪的变化,选取有趣的案例和令人捧腹的图片,学生情绪往往为之一振。又如在讲授《中国工艺美术史》现存南阳汉画馆东汉“牛郎织女”画像石时,我就提到去年南阳、咸阳、莒县为争夺牛郎织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趣故事,和南阳白河岸边牛郎庄、织女村的传说,保持学生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