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编辑永恒的主题

2017-04-15陈子欣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

陈子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编辑所具备的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功用,也必须不断更新形式改造内容,必须有新起点、新角度、新语言、新内容、新形式,才能再创出版事业的新辉煌。

【关键词】创新;文化传承;时代特色;形式内容

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此话似乎有点儿夸张,但却是编辑面临的一个有点儿沉重的话题。何谓创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促进和引导知识文化流动的重要中介之一,编辑的创新应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创新与选题策划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出版各环节都需要编辑的创新性劳动,需要编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新观念,摒弃惯有的思维定势,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超越既有的利益格局和习惯做法,超越自我。此时,编辑首先要做的就是选题策划创新。其特性就是创新求异,即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未来书业发展走向和市场需求的创见性思索,它强调的是从已知走向未知,其成果是别开生面的独到见地,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无限上升性,简而言之,就是选题策划要有领新性。同时,作为文化传媒的代言人,文化传播的价值追求又要求编辑最大限度地满足文化传媒的效益需求。

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出版单位之一。成立之际,正是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中华书局的编辑人员敏锐地意识到:革命一定会成功,成功后,学校也会继续办下去的,但是那些印有“龙旗向日飘,皇帝万万岁”的课本显然就不合时宜了,必须组织人力编写新课本。结果正如预料的那样,辛亥革命很快取得了胜利,而新课本也及时地投放市场。中华书局一炮打响!这其中显示了中华书局编辑们卓越的选题策划创新能力!

二、创新与文化积累

编辑虽然有传播思想、传承文化之功用,但编辑的这种传播和传承工作必须与时代同步,着力反映和传播代表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新信息,着力反映和传播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出来的新型优秀文化成果,为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追加新的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视野的扩大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这种传播工作也不断更新形式改造内容,必须有新起点、新角度、新语言、新内容、新形式。

考察中国文化,可以看到中国有大量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文化典籍的存在。这些书籍是中国文化不灭的载体,它不因王朝更迭和战乱而全然中断,是维系和促进中国文明连续性与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是经历了历史筛选、各类文化的碰撞过滤之后才得以流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历史的淘洗,那些没有生命力或生命力短暂的作品早已随着历史的延伸而付诸东流。随着书籍出版的增多,周转的频率也更快,昙花一现者如同夜空的流星一划而过。究其原因,编辑的创新性选题策划没有到位有一定的占比。所以,选题的创新性是出版的生命力所在,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积累的角度看,创新性都是文化积累的渊薮。

三、创新与脚踏实地

环视中国的出版业,创新性太差,图书市场低水平重复出版与平庸书随处可见,“跟风赶潮”的书太多太滥。这种非理性出版现象,实质上是对选题策划创新的一种潜在制约,它影响和制约了编辑的策划思路,影响了创新性选题的面世。

注重创新性图书的策划,就是要追求图书的品位,塑造图书的品格,创造性地构建颇具特色的图书。但创新性选题策划不是随心所欲的天马行空,必须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够驾驭。好比有的选题从选题立意、读者对象、图书市场来说都没有什么错,书名听起来也挺不错,颇有创意,但要具体操作起来却相当困难。据《中國图书商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各大出版社、图书工作室图书选题策划的成功率还不到20%,也就是说每5个策划案可能只有1个能够最终成功走向市场。因此,我们在策划选题时一定要脚踏实地,那些不能实现的选题,或无法操作的选题,或不合出版主旨的选题,我们要坚决地放下。如2011年我的一个选题《官系网:古代官场人脉操纵术》。策划这本《官系网》的出发点,是为了厘清中国古代官场政治文化的生态和人脉圈,是出于客观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国内知识界研究的一个空白。作者也基本遵照了我们的要求,尽量站着客观中立的立场,系统梳理描绘勾画出了中国古代官场的人际官系网和各种人脉构建维护的方式。虽然本书印数和销路不成问题,而作者也既曾有官场的历练,后又回归高校教书,著作版权更是销往了国外,但对于本书的客观、理性分析毕竟还是免不了会有后见之明,甚或一偏之见,其主旨还是属于非主流,不符合人民社的总体出版思想,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忍痛撤下了。

四、创新与时代特色

创新性出版物不是为赶时髦、追浪头,而是挖掘潜在资源,突出创新优势,体现时代特色。如江苏美术社获国家图书奖的《老房子》就属于这种类型。老房子是客观存在,但它不是现实的书稿。江苏美术社通过对老房子进行文化的、艺术的、美学的、建筑的多个角度的提炼,拍摄编辑成了现实的书,也就把潜在的资源转化成了实在的具有文化积累和艺术欣赏的书。这种策划思路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在书界造成一定影响,引发了世纪之交的一种一方面满怀憧憬地展望新的世纪,另一方面又频频回首、不忍遽别的近代情结和怀旧情结的交织纠缠。之后,便有了以“老”字命名的回眸百年中国历程的书籍源源问世。再如,江西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红色故事汇》。《红色故事汇》是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是用电视艺术弘扬先进文化的一份影像礼赞。节目一播出,在赣鄱大地迅速掀起了一股重温红色经典的热潮。江西人民出版社紧扣时代热点,紧紧跟进,用平实的文字,穿插珍贵照片、精美图片,以独特的视角,讲述着一个个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在展示红色历史宏大气势、再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的同时,又让读者看到历史的细微之处;它记载了远去的峥嵘岁月,也记载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五、创新与形式

对于编辑来说,选题创新性的有无,是衡量编辑策划能力的坐标。创新性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只有选题创新,书籍才能焕然一新。选题创新不仅是不断开拓新的选题领域,还可以选取新的角度,革新书籍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崭新的理念和视角,体现个性化和独创性。例如,连续两年的春节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节目,让很多青少年开始迷恋起了魔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适时推出“第一本科学魔术漫画书”——韩国漫画家元炳朝先生最新创作的漫画书《魔术我最棒》。书里收集了100多个魔术,用漫画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普及了魔术中使用到的力学原理、视觉原理等科学小常识,迎合了青少年读者的口味,受到小读者的热捧。“魔术书”是老产品,但是经过“漫画”形式的重新包装,这也是一种创新。

对于编辑来说,创新就是选题策划的灵魂。而这些成功案例值得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学习与借鉴。事实证明,哪个编辑具有创新能力,哪个编辑能够策划出创新性的优秀选题,哪个编辑就会拥有骄人的业绩。时代呼唤编辑主动出击地策划选题,只有策划出有创意的、好的选题,双效俱佳的选题,能一版再版的选题,能不断推陈出新的选题,才能开创自己辉煌的出版事业。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创新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