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籍英译中的数词翻译初探

2017-04-15刘威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古文翻译数字

【摘要】随着中国走向世界,向国外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精品亦越成为潮流。然而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以及文言文本身的特点,给译者的翻译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中的数词进行归类、总结、比较古代汉语中常用表数方式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差别,旨在探讨典籍英译中常遇到的数字翻译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關键词】典籍英译;古文;数字;翻译

一、前言

谈到典籍英译,数词往往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和造成误译的地方。一方面,虽然古汉语中绝大部分的基数词以及很多序数词的用法都沿用至今,但同时古代汉语数词的表述方法又有许多特殊的地方,由于时间的演变而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汉语中除了数词之外还有独立分类的量词,而英语当中只有数词,此外,英语中还将数词进一步划分为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因此无论是古汉语到现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到英语的转换过程中,都容易造成误译。

二、数词的分类

赵廷琛(1979)认为,古代汉语中的数可以细分为基数、序数、分数、不定数和概数等五类数字。本文将从基数、序数、分数、虚数和概数五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典籍英译中数字有关的翻译问题。

1、基数词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可分为个位数(一至九)和十位数(十、百、千、万),可以说基数词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是汉语表数的基础,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基数词一次沿用到现在。一般来说,若个位数在十位数前面时,表示的数为两者相乘,如“二八”表示二乘以八;若十位数在前个位数在后,则表示两者相加,如“十二”表示十加二。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年十七”指的就是十七岁,译为“seventeen”;“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译为“six arts”。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汉语中基数的两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第一种是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会加一个“有”字,通“又”,而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如:“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中“三十有四”指的是“三十四”。第二种情况是古代汉语中两个数之间的零位不用零(清朝以前)。如:“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中的“一百五日”表示的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百零五日”。关于基数词英译的实例,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原文中的九年显然不能直接按基数词直译,而要针对目标读者作出相应的调整,“永和九年”中永和实际上指的是东晋晋穆帝司马聃的年(345至356),即公元353年,且“永和”属于文化负载词,在向外国读者介绍时也最好加上注释。笔者找到的四个译本中,罗经国译为:in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并加注The ninth year of Yonghe was 353 A.D.,谢百魁和孙大雨的翻译则是分别译为“in the ninth year of the Yonghe period”和“in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没有另外注释;林语堂则译为:“the ninth year of Yungho(353 A.D.)”。笔者试译为:In the ninth year of Yonghe(353 A.D.)…(Yonghe was the title of Emperor Mudi 's reign of the Dongjin Dynasty.)

2、序数词

序数词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表示顺序或者次序的数词,现代汉语中表示一般是在基数词前面加“第”或者“初”,如:第一、第二、初一、初三等等。古代汉语中常常直接使用基数词来表示序数,如:

例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王恩宝、王约西所编左转英译中的译文为:When the drums first beat,that excites the spirit. A second advance occasions a diminution of the spirit;and with a third it is exhausted. 原文中虽然用了基数词,但这里的“一、再、三”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二”有时用“再来”表示,因此翻译时也应使用序数词才准确。

此外,古汉语中表示序数词的方法还有“第”、“次”、“元”、“末”、“首”、“长”、“甲”、“乙”等,其中很多表示方法都保留至今。

3、分数

相比现代汉语的分数表达形式,古汉语形式更灵活多变。现代汉语中表分数的格式较固定,如:“三分之一”、“百分之四十”、“七成”等。而古汉语则有多种,如:

例三: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概我游到的地方,还不及好游之人的十分之一”。谢百魁将其译为:Thus the distance I had covered was not even one tenth of the depth penetrated by the explorers. 古汉语中这种表示形式很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基数词混淆,如“不能十一”不是表示“十一”,而是十分之一;“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中的“十六七”不是“十六七个”而是“十个当中有六七个”。

此外,古汉语中表示分数的方法还有多种,一般而言可分为五到七类甚至更多,在译成英文时,多是先将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的表示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分母+分+之+分子”结构,英文一般直接将其处理为“基数词+序数词”,如例三,或“基数词+介词+基数词”结构,如杨宪益、戴乃迭将“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为:Even if we do not lose our heads,seven out of ten will die at the frontier.另外还可将古汉语中的分数词处理为百分比(percent)或者用“part”表示,如“今天下三分”,谢百魁译为:Now th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mps. 总之,分数的英译方式不外乎上述几种,而古汉语中表示分数的方法灵活多样,因此熟悉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才能较好地避免错误。

4、虚数词

古汉语中常用到的虚数不是指实际的数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用法一般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夸大表示多的,所用的词主要有有“百、千、万”;第二种是表示数量少的,主要有“三、五、七、九”之类的数词,但不是绝对的,“三、五、七、九”也可用于表示“多”,如“三顾茅庐”。虚数在文中主要是为了突出数量的“多”与“少”的对比,和实际的数量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有时候跟真实数量根本没有关系。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千帆”和“万木”都是单纯表示数量多。

例四: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这句话意思是“太多的清愁催出了长发垂肩,五十年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许渊中译作:My grief as long as an old mans white hair. Fifty years have passed like a vernal dream overnight. 并未直译“三千丈”,而是处理成“as long as”的形式,而辜正坤则译为:My melancholy and white hair are three thousand feet long,Fifty years being past in a spring dream of prosperity and mirth. 将“三千丈”直译为“three thousand feet long”,應该是不准确的,因为这里三千尺是虚数,并不是实际数字。

5、概数

概数,又称约数,指与实际数目相差不大的数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表示概数的方法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如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借助“十、百、千、万”来表示大约的数,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的“大石侧立千尺”、“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千尺”、“百人”都是概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古汉语中常常在基数词前加“约”、“将”、“且”、“几”、“盖”等、或在基数词后用“所”、“余”、“许”等来表示概数,如:“如是十许字”、“引之长丈许”。

例五:麦田浅鬣(liè)寸许。

这句话的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杨宪益和戴乃迭、谢百魁、王宏三人的译本分别是:“about an inch in height”,“no higher than an inch”,“merely about 3.3 cm tall.”杨戴和王宏的译本都将“许”表示的大约、大概意义译出来了,而谢百魁的译法应该属于有误的,显然与原文不一致。

杨宪益、戴乃迭以及谢百魁都将“寸”直译为inch,虽然两者的差别并不太多,但对原文是不太忠实的。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因朝代更迭、时间演进而有差异。袁宏道所属的明代一寸大概是3.2~3.4厘米之间。因此单就准确度来说,王宏的译本是最贴近原文的。笔者建议可以将“寸”采取英译加注释的译法,一来可以体现出文化内涵,二来也比较准确,避免直接套用英文的inch或直接译成about 3.3 cm,影响美感。

三、结语

文言文里的表数方法与现代汉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特色。把握好文言文里数词的归类标准是数词翻译的前提,对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以及从事典籍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典籍英译的实践中,一定要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力求语内翻译准确无误。还要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作出一定的调整和转换,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由于篇幅和作者水平的限制,本文的分析并没有面面俱到,如数词在文中的语用功能等很多问题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典籍英译.[EB/OL]. [2015-07-29]. http://www.en84.com/dianji/index.php.

[2] 林戊荪, 译. 孙子兵法[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7:63.

[3] 罗经国. 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

[4] 萧国政, 李英哲.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史记选[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285.

[6] 赵廷琛. 《赵廷琛,等.古代汉语》[M]. 济南:山东省教育局, 1979:190-193.

【作者简介】

刘威(1991—),男,广东韶关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古文翻译数字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答数字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