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
——基于多维视角的实验研究
2017-04-15陈忠卫肖仁桥丁娟
陈忠卫,肖仁桥,丁娟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
——基于多维视角的实验研究
陈忠卫,肖仁桥,丁娟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是学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向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三所高校的203名硕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基于两个实验场景的调查数据,从多维角度分析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研究生看来,社会多个层面对学术不端行为均持不能容忍的态度;(2)除了编辑容忍度和自我容忍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各变量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3)在四个学术主体中,公众容忍度最高,自我容忍度和编辑容忍度次之,被抄袭者容忍度最低。最后,笔者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社会容忍度;硕士研究生;多维视角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违背学术诚信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早在2002年2月就下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9年又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国务院学院委员会也于2010年2月发布了文件《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然而,由于社会上不同的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仍持有或高或低的容忍度,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成长之路。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倾向,在目前科研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学术主体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主体态度的影响。如果有一方对学术不端行为高度宽容,那么“社会放大效应”会影响其他主体正确的价值观,致使学术环境不断恶化。将在校硕士研究生置于自身、周围师生、期刊编辑以及被抄袭者等多种角色中,了解各相关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及其差异,能够帮助国家和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规范,及时对高度容忍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进行教育和惩治,帮助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入门阶段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一、文献回顾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败坏学术氛围的一大诱因,[1]学者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学界仍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是根据国家和学术界相关权威部门的规定,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归纳为7类:抄袭剽窃、伪造和篡改数据、署名不端、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引文不规范和其他不端行为。[2][3]第二,关于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环境因素方面,Erica、朱剑、何宏莲和陈文晶等人认为科研体制不合理、政策不健全、监督惩罚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3][4][5]Davis则认为文化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致命因素之;[6]个人因素方面,常亚平和蒋音播的研究表明,个人对学术研究的了解程度、科研工作压力等因素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显著影响;[7]汪伟良和董阳则指出,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和对学术资源的追求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在组织内部扩散。[8]第三,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马玉超和刘睿智从“自律”的角度出发,建议高校针对入学研究生开设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教育课程,提高研究生学术规范自觉性;[9]Rennie和Crosby也认为,将重点从学习评估转移到学习过程上来能够减少欺诈和剽窃行为的发生;[10]陈淑妮等从“他律”的角度提出,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对学术不端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并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11]
(二)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
学术规范的形成源于学者本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以及学术共同体对学术不端行为所实施的谴责和惩罚。[1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学术主体(高校、教师、期刊、编辑、学术研究者等)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其中大部分文献是从学术主体如何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角度出发,来开展定性研究。比如,郭鹏和向朝霞的研究表示高校在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时为避免学校声誉受损,会尽量控制不端事件的扩散范围。学术期刊为了获取版面费对来搞论文一再降低审核标准,甚至不考虑投稿者是否存在抄袭等行为。研究人员发现他人有学术不端行为时,往往会因为不清楚举报渠道而采取旁观的态度等;[2]胡志强等人也发现有70%的被试遇到学术不端行为时选择不举报。[13]除此之外,只有小部分学者采用设计量表的方式测量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例如,孙颖等通过设计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现情境来测量博士生的学术道德,发现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14]赵延东和邓大胜也直接向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发放学术道德测量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的态度。[15]最后,社会主体之间的态度是会互相影响的,陈银飞指出组织和社会环境决定着个人行为的伦理性,旁观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过高会助长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16]赵延东也提出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越高。[17]
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过程中,了解研究生对周围环境以及其他学术主体容忍度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顾越桦指出,道德认知对个人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18]认知增强会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19]孙颖等认为,提高研究生对科研造假行为和科研不当行为的道德判断能力,有助于其形成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正确机制;[20]胡志强和李鹏程提出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和认知是开展诚信教育的基础,诚信品格的形成与研究生涯早期阶段的培养和塑造密切相关。[13]因此,了解研究生在学术入门阶段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多,而对学术环境的研究较少;对学术主体态度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则较为少见;对单个学术主体的研究较多,而多维度的比较研究偏少。为此,本文以在校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站在研究生自身、周围师生、期刊编辑以及论文被抄袭者等多维角度,设计两个实验场景来测量上述四种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整体态度及其差异。第一步,描述性统计分析各个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总体容忍度;第二步,通过非参数分析,检验四种学术主体态度之间的差异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一些对策建议,为优化学术氛围、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国家和高校制定学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采取社会上广受关注的2起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实验场景,设计4个测量题项,以此来验证不同的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及其差异。场景一:一篇在《国际新闻界上》发表的博士论文被举报大段翻译Gelbart的论文,并直接采用Gelbart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最终被校方撤销博士学位。针对场景一设计了两个题项,其中A1为“预测你周围的师生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态度”,用以测量周围师生的态度,并将其命名为公众容忍度。A2为“预测《国际新闻界》曾经处理来稿的责任编辑得知学术不端者学位被撤销后的态度”,即编辑容忍度;场景二:一篇用于参加论文答辩的硕士论文被举报严重抄袭江苏某高校学生的论文,除了更换地点名称以外,论文内容和架构基本一致,最终被校方撤销硕士学位。针对场景二设计了两个测量项,其中A3为“你自身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态度”,即自我容忍度。A4为“预测场景中论文被抄袭者得知学术不端者学位被撤销后的态度”,即被抄袭者容忍度。因此,本次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四个:公众容忍度、自我容忍度、编辑容忍度和被抄袭者容忍度。
本次实验研究的问卷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条例的相关内容设计而成。并且选取的四个学术主体具有代表性,首先他们均是学术不端行为中的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者,其中责任编辑是学术成果发表之前的审核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术不端行为最终能不能展现于众,而论文被抄袭者是科研的主体,也是学术不端行为的利益受害者,因此测量研究生站在论文被抄袭者的立场上如何看待学术不端行为,成为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问卷采用likert5级计分,四个测量项的得分越高,表明各个学术主体的容忍度越低。
(二)实验样本
本文以来自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三所高校刚入学的203名财经类硕士研究生为实验样本,通过先后发放关于两个学术不端行为事例的调查问卷来获取实验数据。进入统计分析的问卷共有203份,其中三所大学的占比分别为33.0%、34.5%和32.5%;年龄主要在20岁至25岁之间,占66.4%,25岁以上占33.6%;此外,样本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0.7%和49.3%;本次调查对象涵盖的专业范围十分广泛,笔者根据各专业之间的共同点将专业分为工商管理、财务会计、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比例分别为59.2%、29.6%、8.5%和3%,专业变量的异质性使本次研究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在硕士类别方面,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的数量相差不大,均占总体的一半左右;有工作经验和无工作经验的比例分别49.8%和50.2%。
(三)实验的程序和过程控制
本次实验在所选的三所高校分别进行,由各高校的实验负责人控制和实施实验过程。首先,在发放问卷之前由负责人告知被试者,本次实验采取匿名方式,被试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填写问卷,不必考虑社会舆论压力等因素。说明相关情况之后,负责人向被试发放第一份问卷,告知被试问卷填写的时间限制,此份问卷测量的是公众态度和编辑态度。然后再向被试发放第二份问卷,并告知其限定时间,此份问卷考察了自我态度和被抄袭者态度。数据收集完成之后,本研究运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一)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
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对各个测量题项的分数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由此可知,A1(公众容忍度)的分析结果表明,45.8%(=33.0%+12.8%)的研究生认为周围师生不赞同关于学术不端的观点,认为不确定和赞同的比例分别为22.7%和31.6%(2.5%+29.1%)。其中不确定和赞同的比例如此之高,超出了我们预想中的比例,值得深入研究。
在统计A3(自我容忍度)时,本文发现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研究生自身不赞同的比例达到了65.5%,比A1(公众容忍度)高19.7%。研究生自身不确定和赞同的比例分别为14.3%和20.2%,比例明显比A1少。说明研究生自身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比其周围师生更严厉。研究生个人与周围师友对待学术不端的态度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研究生不断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质疑,怀疑自己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正确。
A2(编辑容忍度)和A4(被抄袭者容忍度)分别假设研究生站在期刊编辑和论文被抄袭者的立场上,得知学术不端行为受到惩罚时会持怎样的态度。其中关于A2(编辑容忍度)的结果显示,认为能够接受和咎由自取所占的比例为54.7%和14.8%,这两个数据的比例之和较高,说明大多数研究生站在责任编辑的立场上是不能够容忍学术不端行为的,其次不能确定的比例占21.2%,感觉有点冤和感觉很冤两个计分项分别占7.9%和1.5%。关于A4(被抄袭者容忍度)的测量结果,与A2具有高度相似性,只是学生站在被抄袭者的立场上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更不能被容忍一点。
表1 :各个计分项的频率和均值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四个测量题项的均值都位于中间值3之上,表明被测的四种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均持不能容忍的态度,这与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并采取了应对措施有关,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还有待于进一步降低,“零容忍”才是社会应达到的目标。同时,一些数据反映出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易辨识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表1中数据显示有31.6%学生认为周围师生同意观点“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有22.7%的学生对于周围师生如何看待上述不端观点持不确定的态度,这可能与样本的选取有关。本文研究对象是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入学阶段,对导师和同学缺少了解,与学术有关的经历很少,以至于接触的学术不端行为较少。最后,从均值得分情况可知,4种学术主体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由低到高排序为:被抄袭者容忍度、编辑容忍度、自我容忍度、公众容忍度。
(二)各学术主体的容忍度差异检验
前面部分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的学术主体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总体容忍度,以及利用均值得分对公众容忍度、自我容忍度、编辑容忍度和被抄袭者容忍度进行了高低排序。但是均值只能显示出不同的变量之间的得分差异,仅停留在数据层面上,并不能够得到定性的确切结论,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利用非参数分析法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非参数检验结果
在非参数检验结果表中,两个变量之间检验的渐进显著性(Sig)<0.05即能说明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正秩大于负秩说明前一个变量比后一个变量得分高。因此从表2我们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第一,除了编辑容忍度和自我容忍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各个变量之间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第二,从变量之间正秩和负秩的差距中我们可以知道,编辑容忍度、自我容忍度、被抄袭者容忍度均低于公众容忍度,说明在研究生看来,周围师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较高;被抄袭者容忍度低于自我容忍度和编辑容忍度,说明目前学术主体的维权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高。由此可知,在四个学术主体中,被抄袭者容忍度最低,因其学术成果受到了侵害;自我容忍度和编辑容忍度没有显著差异,容忍度次之;公众容忍度最高,研究生认为周围师生中学术不端现象较普遍。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对3所高校、20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学术不端行为”容忍度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利于优化学术氛围、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公众容忍度高于自我容忍度
前文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发现公众容忍度高于自我容忍度,说明研究生自身比周围师生对待学术不端行为更严厉,这一结论与陈淑妮等人在研究中得出的结果相似,即“研究生对自我评定较好,对他人评定较差”。由于刚入学的研究生目前没有发表过文章,较少参与学术活动,因此他们的学术道德状况良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较低。但是在接下来的学术生涯中研究生是否会选择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很大程度上受他自身认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容忍度的影响。如果周围环境高度容忍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会认为违背学术诚信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帮助其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取个人利益,那么研究生内心的诚信天平就会向违背学术道德一方倾斜。对此,本文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高校应重视对入学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生学术规范和诚信意识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故意学术不端行为(如为了申请课题、获取奖学金故意抄袭论文)的发生,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强化又能够防止非故意学术不端行为(如引用文献不规范等)的发生。相反,如果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无视的态度,或者高校为了提高排名和获取科研资源对学术不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眼,那么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会将研究生带入违背学术诚信的泥沼。
(二)编辑容忍度高于被抄袭者容忍度
本文对四个变量进行差异检验时发现,编辑容忍度高于被抄袭者容忍度,说明论文被抄袭者比责任编辑更不能容忍学术不端行为。首先,目前我国期刊编辑与学术不端行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当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时,更多的是撤销学术研究者的学位或职位,国家没有建立起期刊编辑之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机制。因此,在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为了获取版面费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情况下,责任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有所忽视。其次,论文被抄袭者的论文成果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得出的,轻易地被别人窃取研究成果会打击其进一步研究的积极性。被抄袭者容忍度在四个不同主体中是最高的,说明目前学术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但是胡志强等人在研究中仍发现有70%的被试者遇到学术不端行为时因不清楚举报渠道而选择不举报。对此,我们提出建议:第一,学术期刊是学术论文成果得以呈现的载体,必须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负相关责任。期刊编辑在投稿论文的审核阶段要严格把关,同时完善期刊读者反馈服务,建立读者与期刊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期刊之后及时对论文观点和内容提出质疑;加强期刊之间、期刊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共享学术不端行为黑名单;国家应该明确规定责任编辑的义务与责任,一旦学术不端行为被举报,相关的审核编辑必须受到处罚,如降级、罚款、引咎辞职等。第二,论文被抄袭者及读者应该自觉树立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识,在发现有此类行为发生后,应向学校或期刊举报,不能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管和举报部门,将举报号码或者网址公之于众。同时国家也应该采取措施对论文被抄袭者提供保护,比如建立学术成果产权申请机制。
(三)研究生站在不同角度,对社会的看法不同
研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公众容忍度、编辑容忍度、自我容忍度和被抄袭者容忍度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研究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的看法不同。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社会主体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利益相关程度不一致,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容忍度确实存在客观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人性具有多面性,研究生在测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主观因素影响。比如个体在评价自身与他人时,会潜意识里面提高对自身的评价,降低对他人的评价;此外,研究生即将面临着长时间的学术生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研究生可能会希望周围环境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当自己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时能够被从轻处理,因此公众容忍度最低可能受主观因素影响。对此,国家应该要加强研究生的道德教育,弱化和消除研究生在学术过程中投机取巧和法不责众的心理。
(四)研究生对学术主体的认知水平有待于加强
对于公众容忍度的测量,持不能确定态度的研究生不在少数,比例为22.7%,对其他三个主体容忍度的认知,研究生选择不能确定的比例也都在10%以上。说明有部分研究生对周围环境以及其他学术主体如何容忍学术不端行为并不了解,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对学术不端行为及时进行披露,并把处理结果公之于众,让研究生明确哪些是学术不端行为,哪些行为会受到严厉惩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明辨是非,还能够使研究生认识到整个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是不能容忍的,违反学术诚信会付出高额成本,从而使警示效应帮助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此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刚入学的研究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以及撰写学术论文,鼓励研究生多与导师、同学进行交流,促进研究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研究生生活、增加学术经历,以便更好地认识科研、了解社会。
五、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本文从刚入学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视角研究不同的学术主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度,通过各个自变量之间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结论,但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本文的样本选择具有局限性,样本绝大多数为刚入学的财经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反映其他年级、其他专业以及博士研究生的认知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并且研究生没有从事过责任编辑这一岗位,也很少遭遇过论文被别人抄袭的经历,因此认知情况能否正确反映这两者的观点具有不确定性,在未来的研究中,课题组可以走访调查社会上一些学术参与主体的态度。第二,由于问卷中设计的两个实验场景本身具有细微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会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有待于未来的研究来验证。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果的成因分析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缺少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法,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1]Chen,L.&E.L.Chen.Legal Responsibility for Academic MisconductinUniversities[J].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2015,11(8):76-80.
[2]郭鹏,向朝霞.论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期刊的责任[J].理论与现代化,2015,(5):120-124.
[3]朱剑.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15.
[4]Erica,R.P.,et al.Scientific Miscondu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Coordinators:ANationalSurvey[J].MedEthics,2007,33(6):365-369.
[5]何宏莲,陈文晶.“自律”与“他律”互动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72-75.
[6]Davis,M.S.The Role of Culture in Research Misconduct[J]. 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2003,10(3):189-201.
[7]常亚平,蒋音播.高校学者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个人因素的数据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6(6):1238-1244.
[8]汪伟良,董阳.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网络分析——以J大学“撤稿事件”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32(5):669-676.
[9]马玉超,刘睿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四维度影响机理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4):494-500.
[10]Rennie,S.C.&J.R.Crosby.Are“Tomorrow’s Doctors”Honest?QuestionnaireStudyExploringMedicalStudents’Attitude and Reported Behavior on Academic Misconduct[J]. BMJ(Clinical Research Edition),2001,322:274-275.
[11]陈淑妮,裴瑞芳,陈贵壹.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认知的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32-38.
[12]罗志敏.是“学术失范”还是“学术伦理失范”—大学学术治理的困惑与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6-10.
[13]胡志强,李鹏程.研究生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和态度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87-91.
[14]孙颖,安俐静,怀丽.博士生学术道德意识建构及学术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5,31(1):63-67.
[15]赵延东,邓大胜.科技工作者如何看学术不端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J].科研管理,2012,33(8):90-97.
[16]陈银飞.道德推脱、旁观者沉默与学术不端[J].科学学研究, 2013,31(12):1796-1803.
[17]赵延东.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J].科学与社会,2008,(5):45-51.
[18]顾越桦.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6):59-63.
[19]Veljko,D.,et al.Cognitive Enhancement and Academic Misconduct:A Study Exploring their Frequency and Relationship [J].Ethics&Behavior,2014,24(5):408-420.
[20]孙颖,田蕊,怀丽.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心理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30-35.
安徽省2014年度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术生态危机对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省属本科院校为例(2014ZDJY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