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流行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

2017-04-15夏炎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流行音乐融合发展

【摘要】流行音乐作品也已是浩如烟海,创作者不计其数,流行音乐现在的模式也基本上不会再有发展的空间了,一些优秀的创作者开始寻求变通,当一首中国风的歌曲令人耳目一新的时候,我们发现当流行音乐与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结合一起时,碰撞出了十分惊艳靓丽的火花。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间音乐;融合发展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一无所有》、《让世界充满爱》等一系列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将艺术触角伸向人生、社會、历史,敞开心扉,提示人性,内涵丰富。这个时期的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比较抒情,充满阳光,有一种春天的感觉。像甜歌天后邓丽君的歌曲,就非常优美抒情,像这种类型的很多;再就是另一种主要以呼喊为主的摇滚音乐,摇滚音乐主要是用喉咙干喊,对个人嗓子的要求就比较高,摇滚音乐比较激烈狂躁,就如同夏天的感觉,火辣热情。这个年代的音乐开放了人们的情怀,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无论是甜蜜清爽的邓丽君风格,还是狂喊躁动的摇滚风格都是人们茶余饭后最大的享受乐趣,那个时候媒体还不是很发达,人们也还在主要为填饱肚子而努力劳作,一天下来身心疲惫,这时候来一首邓丽君亦或是四大天王的歌可以瞬间就让他们放松下来,这时候的少数歌星是人们唯一的信仰,流行音乐能为人们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九十年代以后,经历了中国的大变革,见证很多方面的发展过程,就像音乐这方面,听过很多歌曲,记得很多歌曲。这个时候的音乐相应的都不需要查多少资料,因为亲身经历过。这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发展就已经是黑夜前的黎明,即将迎来喷井式的发展,这个时候的流行音乐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0年代流行音乐的表现题材虽仍以情歌为主,但很多作品开始在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更大的拓展。比如艾敬的《我的1997》、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和何勇的《钟鼓楼》等城市民谣真实贴切地表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张楚的《姐姐》、腾格尔的《父亲》把关注的视角投向了社会的底层。《弯弯的月亮》在赞颂家乡的美丽的同时,也表达了“今天的故乡还唱着昨天的歌谣”的惆怅。《涛声依旧》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意韵。黑豹的《别去糟蹋》表达了反对暴力、呼唤和平的人道主义思想。

题材内容上的开拓也推动了音乐体裁及表现手法的发展与创新。像《纤夫的爱》这种等以传统的民间音乐作为其创作素材的流行音乐承袭了80年代的新民歌的传统,并在歌曲的流行化处理上进行了新的开拓。90年代中期兴起的以传统戏曲唱法演唱流行歌曲的所谓“戏歌”的热潮,比80年代中期流行的那种将戏曲民歌加上电声乐队伴奏和迪斯科节奏处理的“大联唱”又进了一步。有很多歌曲到现在我都还特别爱听甚至经常哼几句,比如说说《我的中国心》、《中国娃》、《千年等一回》、《精忠报国》、《中国人》、《粉红的回忆》、《九月九的歌》、《同桌的你》,不但好听,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更主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现在听起来依然还是那么动听。

进入二十一世纪,流行音乐作品繁多,歌手和创作者也是繁星浩渺,随便去网上搜索各种类型的歌曲都有,有校园歌曲、摇滚歌曲、DJ舞曲、伤感歌曲、情感歌曲等等。但是“流行”的却不多,点击排行榜上上十名之后基本上就没听过了或是很少听了,除了现在人们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下的流行歌曲大多都很俗,“经典”的非常少。例如当下的很多歌曲无论是哪些题材的,大多都缺乏内涵与品味,这样的歌曲不可能长久流行,它的短暂火爆只是因为旋律动听,但是内容却是很通俗低级,品味不高,自然就不能达不到音乐的应有功能,只能成为短暂的过客。流行音乐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因为媒体的发达人们的需要以及很多流行歌曲自身的低速不能长时间存在。缺乏特色,缺乏内涵,缺乏品味,这是当下的流行歌曲短命的重要原因,是流行音乐发展遇到的瓶颈。随着流行音乐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越来越明显之时,一些优秀的创作者便开始寻求如何突破,并让流行音乐又重新迎来发展的春天。这既是文艺创作者的使命,也是文艺创作者的自身突破与发展,更有消费者的需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民族,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留下了十分丰富而繁多的优秀民族文化经典,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粮食。一些优秀的创作者发现到了这一丰富的宝藏,于是,当发展遇到瓶颈期的流行音乐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去这么丰厚的宝库里有太多可以拿来的东西了。而且,作为一个受上千年中华文明影响的民族,我们喜欢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乐于接受自己的东西。当一曲清新悠扬的中国风打破低俗无聊的爱情歌曲的沉闷时,使得我们耳目一新;当一曲亮丽清脆的竹笛声替换了嘈杂重音的敲击乐器时,仿佛如浴春风般的安静祥和;当一句独有浑厚的京剧唱法突然出来时,感觉还是这类混搭最好听。

有不少流行的“混搭”音乐,例如我们熟知的《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曲,可以说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因为2008年奥运会作为我国主办的第一次奥运会,所以整个与奥运会有关的东西都是经历了深雕细琢,作为这样一届奥运会的主题音乐,它除了超级动听的旋律,更是介绍我们中国文化、奥运精神的窗口。而这首歌曲其中有一部分给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句就是那句浑厚的京剧唱法“北京欢迎你呀”,这差不多算是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早期的结合了,且非常成功。这一句京剧唱腔既为重复的旋律带来了亮点和特点,使得不至于略显单调,又为京剧提高了知名度,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我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非常杰出的代表,与这样一首“高度”的歌曲的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

又如周杰伦的《双截棍》,将我国传统乐器贯穿始终,在第一次间奏部分采用传统乐器:二胡,并且一直到音乐部分,在这一部分二胡奏出强烈的高音并不断反复,以此将音乐推向高潮,二胡的快速拉弦并发出强烈的高音,非常好的表现出中国功夫的钢劲有力。在之后的伴奏中二胡的节奏逐渐变得缓慢一些,但是配合着说唱,这个和中国的传统戏曲常用手法——紧打慢唱如出一辙。因此这里不仅有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的出现,还有传统戏曲手法的运用,再如陶喆的《苏三说》,其中国风的感觉分外浓厚。这首歌曲就是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等,来表现出一种柔美、轻盈、复古的感觉,整首歌曲温婉动听,给人一种清静的享受,仿佛回到古代的爱情故事之中。

当下不少的优秀动听的流行音乐都有着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存在,这已然成为不少人所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并且也是很好的一种结合方式。再例如《千里之外》、《心中的日月》、《江南》等等不少歌曲,里面都有着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存在,而这些歌曲也是非常经典好听的歌曲。可以说,流行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对于时下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影响特别大,一些优秀的创作者,发现到了民族民间音乐这一丰富巨大的宝库,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的一种文化形式,在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带给人心灵的回归,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结。同时,流行音乐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这是一种革新,是一种进步。是我国民族文化继承发展的重要形式,流行音乐从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找到灵感,民族音乐通过流行音乐而发扬光大,一次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必将为我国的音乐文化再次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尤静波.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 湖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2] 孙 蕤. 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3] 陶 辛. 流行音乐手册[M]. 上海: 海音乐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夏炎(1982—),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讲师。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流行音乐融合发展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消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