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教会学校女子体育的发展及影响
2017-04-15蒋紫薇
蒋紫薇
一、晚清教会学校女子体育萌芽的历史背景
1.教会女学的创办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成为通商口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西方传教士大量地进入中国,希望用宗教来征服中国社会,但是却“苦于风土人情之不谙,语言文字之隔膜” “非惟无可用之传道之人,即寻常教友,亦不可得”,只好用免费办学、收纳童徒的方式来宣扬教义、招募信徒,因此在中国各地建立起一大批教会学校。
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一些忠贞的女性传教士也纷纷来华进行传教,以争取中国女性的皈依,为中国传教士培养“贤妻良母”。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阿尔德塞女士(Miss Aldersey)来到浙江宁波创建了一所女塾,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也是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的开端。继阿尔德塞之后,各国传教士纷纷效仿,创设教会女学,仅在 1844—1860 年间,五处通商口岸地就建立了十多所教会女子学校,开创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
虽然教会女学的创办带有殖民主义侵略的色彩,意图也并不在促进女性教育的进步,或是解放和造福中国的女性,而是“以学校为扶助之物,以助宣传福音之业。”但不可否认的是,教会女子学校赋予了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也为女性参与体育活动搭建了平台,为女子体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教会对体育的提倡
教会学校认为“只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理想服务”,故而普遍重视体育,重视对学生传播近代西方体育文化。
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的创办者布朗在 1840 年的办学报告书中说:“根据马礼逊教育会章程的规定,我做好了一切准备,这不仅是一个教会,而且是一个教育团体,目的是训练整个的人,包括德、智、体。其中读书八小时,其余三、四个小时在户外场地上运动和娱乐。” 将学生户外运动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的一半。同时,教会还将“使学生具有健全与发育完备之身体,俾其身常健适,并有清洁”的要求放在教会小学教育要求的首位。
教会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促进了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世人体育观念的转变,学生不再崇尚“文弱书生”的形象,而赞同“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的观点,锻炼身体逐渐被重视起来。
3. 女性的解放
清末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女性缠足这一习俗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视此陋习为中国最直观的愚昧象征之体现。因此他们在报刊中大量的刊发反对女性缠足的文章,《中国教会新报》从1868年创刊起就连续刊登文章痛批缠足是“以上帝恩赐之全体,父母界受之完肤,造成残废之人,遗害于天下。” 1898年,圣玛利亚书院已有明确规定:书院接纳已经缠足和尚未缠足的学生,当学生入学之后,就必须放足,一旦发现校内学生继续缠足,立予退学。
传教士一系列的反缠足活动和放足思想对国人的思想有一定启蒙,促使人们形成对女性健康身体形态的审美,对晚清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
二、晚清教会学校女子体育的实践与发展
1. 教会女子中小学的体育
作为晚清新式的初等教学机构,教会小学一般都视儿童身体发育为重中之重。因而教會小学体育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身体得以健全发育,帮助他们养成清洁、健康的生活习惯。
1864年,美国北长老会的著名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创建了名为文会馆的教会小学。在初创阶段,文会馆就开设了女子体育课程,是迄今所见史料中显示的最早的开设体操课来开展小学女子体育活动的学校。但绝大多数教会女学在此时期一般都没有正规的体育课,体育多以课外游戏活动的形式出现。
到1884 年耶稣教美以美会在镇江创办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被称为我国女子正式学校的“鼻祖”。该校办学跨度从小学到中学共 12 年,课程内容已经十分重视体育,每一年的功课表中皆有体操课,还有游艺。对于刚起步的教会女子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程体系。
1900 年美国教会曾派人实地调查在华教会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在被调查的5 所学校中有4所小学专门开设了全校性、男女同上的体操课。“体操”课即为当时的体育课。
到1911年清王朝覆灭前夕,官方注册备案数据统计显示在华教会小学全部开设有体操、游艺、田径等体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强健了女学生的身心。
2.教会女子大学的体育
教会女子大学非常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列为必修课程。一、二年级时每周设有四节体育课,三、四年级仍有二节体育课。体育课主要教授徒手操、田径、球类等。
1879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建立的圣约翰书院曾在1890年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男女生一起参加的学校体育运动会。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建岭南大学,每个月都会开展女子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活动。1891年美国圣公会创建文华书院,该校开展的女子体育活动既有西方流行的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又有中国传统的踢毽子、放风筝、拔河等体育游戏。
天主教耶稣会于1903年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震旦大学,在章程中规定“文学院普修必修课程课目如下:国文十二学分,英文十二学分,外国语十六学分……体育六学分,战时救护训练二学分。”要求体育为必修课,且规定学分6学分,比历史、教育、艺术和家政都重要。
教会女子大学不仅注重知识教育,还将体育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所少见甚至是排斥的,对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更具开新风的意义。
三、 晚清教会学校对女子体育的影响
1.为国人自办女子学校体育课的开展提供范例
教会学校开创我国女子体育教育之先河,许多教会学校都有受过系统体育训练的专业教师和配套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且对女子体育教学及方法颇有研究。所以,当时国人自办、官办的学校开始尝试开展女子体育活动时,都将教会学校作为范例,参考其先进做法和经验,模仿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开办模式。
例如,1898年5月,上海出现了第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女子学校——经正女塾,亦称“中国女子学堂”。在设立之初,它从课程设置到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以上海中西女塾为样板的。其从筹办起就确立了“以发展女子身心健康”为主旨的办学思想,并在办学方法中指出“学堂功课繁密,需设体操之课,以杜单弱。”并特别强调“东西学校无不有体操者,此培体却病之要义,未可忽也。”可见教会学校对国办女子学校体育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1902年上海邑绅吴馨创办“务本女塾”,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校名“务本”意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该校亦将体操列为正课教学,而且仿照教会学校办起了体育竞赛和运动会。
2.促进女性体育思想的转变
女子教会学校所兴办的体育课教给一届届学生自由健康的理念,逐步促进了女性体育意识的转变。1904年,中国最早一批新知识女性开始为女子体育的重要性呐喊:“女子者,文明之祖也,国民之母也。故女子之体魄一弱,关乎全国人种之问题……吾以为,急救目前女子之方法,断自体育始。”人们开始认识到“吾国妇女,旧习跬步,不出闺门”的危害,期望女孩子都能通过体育锻炼强健身体,“一洗女界柔弱之羞” 。
1903年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沈心工任职于南洋公学,一生创作了许多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填的体操歌(见下)在当时很受女学生的欢迎,流传甚广,我们可以从中对当时女子体育的新风尚窥见一二。
体操(女子用)
娇娇这个好名词,决计我们不要。我既要我学问好,我又要我身体好。操操二十世纪中,我辈也英豪。
娇娇这个好名词,决计我们不要。弗怕白人那样高,弗忧黄人那样小。操操二十世纪中,我辈也英豪。
娇娇这个好名词,决计我们不要。我头顶天天起高,我脚立地地不摇。操操二十世纪中,我辈也英豪。
这首歌曲调来源于莫扎特专为儿童启蒙而创作的《林中的小鸟儿在歌唱》,沈心工借此曲调填词用以启蒙女子体育。女孩子们不再追求“娇弱”的身体状态以满足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病态审美,而是追求“学问好”“身体好”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形象,同时有着女性顶天立地,当为20世纪英豪的自强意识。先进知识女性对于自由、平等、独立的追求和自立自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随着乐歌在新式女子学堂和社会上一遍遍的传唱成为新的风尚。
而以下两首1904—1905年间刊载在女性报刊上的歌曲则反映了这个时期女子学校运动会的盛况和女学生自己对体育运动作用的理解。
运动场
齐队出课堂,大家齐到运動场,开步快行飞身一跃秋千上,姊走浪木妹盘杠,我把双环荡,练得身体强,活泼精神谁能尚。
运动歌
来来来来,快来活泼运动场。喇叭音高唱,姊妹分两行,哑铃舞罢放风枪,打罢秋千球网张。得得履声响,姊妹竞争球击扬。体魄以壮,精神以强,问谁家姊妹游乐能比我女学堂?
这两首歌歌词不长却融入七种当时流行的女子体育项目,“走浪木”“盘杠”“荡双环”和“哑铃”均属器械体操,“放风枪”为兵式体操,还有传统项目“荡秋千”和亦中亦西的“击球游戏”。“舞”“飞”“走”“盘”“荡”等字仿佛让人亲眼见到女学生灵活轻快而变化多端的身姿。女学生对于运动会的自白:“练得身体强”“体魄以壮”“活泼精神”“精神以强”,让我们感受到体育运动对于她们来说不只是强健体魄的有效途径,更是自信活泼、鼓舞精神的良方。
参考文献:
[1]陈 欣.清末教会女校的创兴及其影响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2]陈 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