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在的100万十年后值多少钱

2017-04-15

新传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储蓄工资财富

现在的100万十年后值多少钱

“万元财富”经不起时间的折磨大幅度缩水,即便中国居民早在40年前就能够购买和CPI指数挂钩的国债,当年的1万元到现在也就仅仅4.4万元而已。而现在的100万,10年后也就现在的20.99万元。

据报道,人民币若贬值,股民、出国留学者、海淘族、出境游的人损失会比较重

40年前的1万元可能相当于现在255万

“万元户”,这个铃儿响叮当的头衔,在70年代末,简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词。那时候米价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1万元就像天文数字,好像怎么用都用不完。

对比50年前和如今的物价,50年前的10元和现今的10元能买什么?

60年代末最低生活费8元,如今的物价840元;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米80斤,2017年的10元可买2斤;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大闸蟹12斤,2017年的10元可买6条腿(按同等质量);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布匹1丈余,2017年的10元可买1尺;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青菜500斤,2017年的10元可买4斤;60年代末的10元可以交一学期半的学费,2017年的10元可买一只低档文具盒;60年代末的10元可买中档皮鞋一双,2017年的10元可买一双鞋垫;60年代末的最低工资是36元,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是5分,现在一场电影的学生票最低是20元,是400倍。以此物价类推:现在的14400元工资才能抵60年代末的工资36元。

那么现在多少财富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我们分别选取1981、1991、2001和2007年这四个时点来考察,看看货币可能的变迁途径。第一种:从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看,上述四个时点分别为:500元、1700元、6800元和13800元。因此“万元财富”要跟得上人均货币收入增长,40年前的1万元,大体和现在的27-28万元相当。

当然也有另外的货币收入变动口径,例如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看,上述四个时点则分别为780元、2300元、10800元和21200元,这样算下来结果差不多。从业人员的货币工资,在过去的40年间,每10年增长约3-4倍,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储蓄起来的1万元必然随之贬损。或者说,1981年的1万元,大约相当于当时职工13年的工资,或者家庭人均20年的收入,按照目前工资或收入水平来推算,当年1万元应该大体相当于现在的27万-28万元的水准。

第二种,从居民人均储蓄看,上述四个时点居民储蓄总额分别为:523亿、9200亿、7.4万亿和17.3万亿,考虑人口变化之后的人均储蓄为52元、800元、5900元和1.3万元。这样算来,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200倍,折算到现在差不多是255万元。

从上面两种很粗糙的计算看,“万元财富”经不起时间的折磨大幅度缩水,即便中国居民早在40年前就能够购买和CPI指数挂钩的国债,当年的1万元到现在也就仅仅4.4万元而已。假定当年的“万元户”采取五年定期储蓄不断滚动定存,即便考虑到保值贴补,当年存入银行的1万元今天充其量也难超过10万元。

例子可能是粗糙的,但结论显而易见:过去40年,钱本身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不值钱”了!

10万元存银行一年贬值570元

过去40年,中国货币化进程的一个维度是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1980年代初期,可能只有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才用得着钱,并且还得有票证配给,才能派得上用途。当时的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上是公费的。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上述领域大体都货币化了,上学贵、看病贵、商品房更贵。不仅如此,连许多不应该货币化的领域也充分货币化了。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本身就要求货币当局发行更多的货币,原来“高福利、低工资”的劳动报酬结构,也逐渐向以货币收入为主、以社会保障为辅的结构倾斜了。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另一个维度是货币发行规模的惊人膨胀。以每年净投放的现金看,1981年为50亿元,2007年则为3300亿元,增长了66倍,流通中现金则从3200亿增长到2.7万亿,这还没有考虑银行卡对现金的巨大渗透和替代效应。

经济金融运行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往往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博弈过程。就1980年代的万元户而言,如果沉湎于消费,在当时购入十分希罕的彩电、冰箱和磁带录像机,那么到今天这些资产的残值接近于零;如果他前瞻于保值,在当时购入黄金并持有至今,肯定是好大一笔钱。而如果他当时买入大米并假定大米可长期不变质,那么30年间,每公斤大米价格已从约0.5元上升到约3.5元。即便选择储蓄或者国债,在货币化的侵蚀下,30年来币值仍然会被消蚀2/3。

在快速货币化的进程中,持有现金或者低风险低收益的储蓄、国债等金融资产,和把大半财富拱手让出的差异并不大。用货币去购买可以大规模产业化提供的消费品,几乎等同于奢侈的挥霍。另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末,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为1.93%,较基准利率1.5%上浮28.7%。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CPI同比上涨2.5%。

这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去年底你有10万块钱,能够买一辆汽车,你把这10万元存到银行一年,一年后本息为101930元,然而这时候汽车的价格涨到了102500元,你的钱已经买不到一辆汽车了。

10万元存银行一年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了570元。那么,现在的100万,10年后相当于多少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1997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6.9%,基于这一数据,我们再次可以预测,现在的100万元,基于实际通胀率,10年后相当于现在地49.44万元,2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24.44万元;基于货币发行量,1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20.99万元,而2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4.4万元。

钱变成“纸”,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负利率时代而言,可能最为开心的是欠银行钱的人了,对于工薪族而言,欠银行钱最多的情况就是有了房子,并且背负着房贷。这个时候,能给予大家最大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提前还贷,因为负利率意味着你的贷款是处于实质性不断减少的状态,因此,对于有贷款一族而言,通过贷款可以有效的对冲部分负利率冲击。

还有一种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就是寻找避险资产,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相对稳定的避险资产是黄金和美元。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理财师表示,美元可以作为家庭资产分散配置的一个方式,但还应注意风险,因为美元未来只是有加息预期,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选择美元理财产品,要事先考虑好两点:一是银行美元理财产品多数期限较长,购买前要确保家庭中长期流动性不受影响;二是能够承担汇率波动风险。

对于较为保守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对于货币资产进行一定配置,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会有2.5%左右的收益,银行理财会有4%的收益,这些较为稳定的收益,即使不能增值,至少求个保值。

在保证日常开支,保证未来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准备金储备的前提下,通过消费改善生活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商道》、《新京报》等)

猜你喜欢

储蓄工资财富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