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策略初探
2017-04-15梁骏
梁骏
摘要:对我国城市色彩环境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色彩规划的两个目的:提升美感及凸显城市个性。提出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多样统一原则及图底分离原则。
关键词:城市空间;色彩;适应性;城市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粗放模式下,城市建设不够精致,空间面貌雷同,缺乏个性的弊端。体现在城市色彩层面,则是色彩分布的凌乱、破碎感,一些色彩甚至令人紧张、厌烦,降低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反观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如东京、伦敦、巴黎,均通过完整、统一,富有人情味的色彩规划,使城市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又传递出鲜明而有魅力的个性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对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我国城市环境质量,营造宜居城市,实现城市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色彩现存的问题
(一)色彩秩序的缺失
喧闹、凌乱,或许是我国很多城市在色彩印象上给人的第一观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色彩分布缺乏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城市生活的各基本要素——建筑、广告等的用色各自张扬,彼此独立,很少顾及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现代多元文化为单体建筑的用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现代商业广告的宗旨就是标新立异,彼此区分。自然涌现的各种城市色固然使得城市生机勃勃,喧哗热闹,却造成信息的过剩和泛滥,提高了人们的应激水平,增添了生活的压力。马斯洛认为,美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凌乱的城市色彩结构无法带给人以美感。而生活在一个杂乱无章的色彩环境中,阿摩斯·拉普卜特所提及的建成环境对人类情感、价值、道德的塑造作用也无从谈起。
(二)色彩个性的缺失
我国城市化进程所显露出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城市个性的缺失。这同样体现在城市色彩对城市个性塑造的不作為。色彩的“杂”与“灰”是我国城市空间同质化的体现之一。色彩的杂乱、无秩序,使得一个整体的城市色彩意象无法达成。色彩的“灰”来自于现代建筑所用的混凝土、铝塑板、玻璃幕墙等材料,对这些材料轻率、过度地使用,使得我国城市由南到北,从海边到山地到平原均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单调景观。城市景观的同质化使得城市疏离于其所在的独特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这种区域特征正是城市个性与意义的重要来源,一个缺乏意义联想的城市,人们对其的归属感也将大大减弱。
二、城市色彩规划的“适应性”原则
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如同植物一般从其所处的环境中有机地生长出来。这种有机性体现了一种自然的法则,一方面是指建筑应该与其外在环境相协调,体现周边自然、人文环境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指建筑形态是其内在各种功能需求与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自然而合乎逻辑的。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实质体现的是一种“适应性”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城市色彩规划和管理。一个城市的色彩规划,既要符合城市的各种功能需求,又要适应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总是倾向于整体性地把握其特征,一个易被感知,给人留下印象的城市,应该是其各要素,如功能、形式(包括色彩)、意义(自然、文化价值及其人们的经验、联想、记忆等)均指向同一情感方向,具有心理上的同构关系。而这样的城市空间也必然符合美的原则。
(一)适应于自然环境
城市色彩应与自然环境色在情感与基调上保持协调。天空、山体、海湾、江河、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的色彩及其组合往往赋予一个地域以强烈的标志性印记,甚至一个地方气候的冷暖和阴晴,也传递出某种人化的性格特征,如热带滨海地区的浪漫奔放,寒带地区的深沉广搏。而雾都伦敦与终日沐浴在阳光中的罗马,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情感意象。城市色彩应有助于保持、强化这种地域特征,而非将其冲淡或破坏。如我国青岛的色彩意象是绿树,碧海,蓝天、红瓦,以城市人工色——红色与自然色进行对比,强化了原本就清晰锐利的色彩印象。广州以低调的暖灰色凸显了自然色的花团锦簇、艳丽多姿。对于一些地区较为极端的自然条件,也可利用城市的人工色彩对其进行中和调整,以减弱其对人居的不利影响。如严寒的北欧地区,建筑往往采用暖色调,在增添了一分温暖和温馨的同时,又可反衬出冰雪极寒的地域特征。反之,在炎热干旱地区,则应避免高明度、高纯度的“燥色”的使用,淡色、冷色在这里更易达致心中的安宁。再如,我国成都地处盆地,常年湿润多雨,为消除水渍、灰尘积留的不利影响,城市底色便排除了浅色,而采用更为耐脏的灰色。
(二)适应于人文环境
文化的产生,往往由于在特定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人群,需要应对当地独有的风土条件,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包括习俗、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等。色彩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因为文化中的工艺、产品总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材料的色彩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色彩由于其高度的情感性,往往成为传统理念、价值、意义的象征。例如,红色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代表色,黄色则是中国古代皇家威严、尊贵的象征。佛教文化看重黄与白,伊斯兰世界则偏爱蓝、绿、黄、白。城市色彩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一种身份的记忆与认同。
(三)适应于城市功能
现代城市往往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体现着不同的城市职责,其色彩面貌也应适应于这种职责的不同。如居住区要求温馨、醇厚、舒缓、宁谧、亲切的气氛,行政办公区要求体现庄重、高效、人性化及关怀特质,文化教育区应是优雅而安静怡人的,商业区则应繁华、温暖、生气勃勃。高新产业区往往具有明亮、整洁、开敞、朝气蓬勃的特点,而在传统文化街区,则往往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沧桑感,或是浓浓的民间气息。不同功能分区的色彩设计应该传递出明确,与功能内容相符的特征信息,这就需要对色相、明度、纯度这些色彩的基本要素进行合理匹配、编排。例如,居住区和文教区都要求色彩要素整体的弱对比,可采用低明度、低彩度色传达出安静感,然而其主色和辅色的色相构成又应有所不同,以体现区域职能的不同。行政办公区可采用色彩的中度对比以创造庄重感,高新产业区则可采用明度的长调对比造成坚实有力、明朗清晰的氛围。总之,色彩越是能与功能吻合,越是可以令空间环境呈现出鲜明的知觉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三、城市色彩规划策略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指出,人们总是整体性地感知事物。这意味着城市色彩设计也是一种整合设计,色彩对自然、人文与城市功能的适应,具体体现为城市、街区、建筑三种尺度下城市空间的用色规划,它们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色彩的有机整体。这既是色彩愉悦感的来源,也是城市个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多样统一原则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统一意味着色彩应传递出一种总体印象或同一的情感基调。在城市色彩设计中,确立城市主色调是达成统一性的重要方法。主色调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色相,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着的色彩谱系和基调。城市主色调可从最具特色的城市自然资源要素、历史文脉,甚至城市功能中提炼出来,是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杭州市主色调为灰色,寓意水墨江南,既与灰砖、黛瓦、白墙的传统空间意象吻合,又呼应了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西湖美景。多样性是指建立在统一性基础上的色彩差异性,它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觉体验。城市各功能分区的色彩既要体现功能性的要求,又要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色彩协调关系。例如,在主色调统一的基础上,不同功能分区可以采取类似色相,在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中形成丰富的色彩表情。也可采取邻近色、对比色,甚至补色,在明度、纯度统一的基础上,通过位置、面积比例的安排形成调和。除主色之外,辅色及点缀色的运用,也能在街区及建筑尺度的城市空间中创造出多层次的色彩关系。
(二)图底关系原则
知覺心理学认为,知觉总是倾向于感知环境中最具特征性的那部分要素,这些要素向前凸显,成为“图”,其他要素则向后退隐,成为背景。清晰的图底关系,使环境特征更加明确,图底不分,则使视觉对环境性质无法判断,极易造成不安和困惑。在城市色彩规划中,一些阴影型城市由于自然光照条件较差,自然色彩呈现出灰暗的浊色调,这种情况下,建筑则可以采用高亮度、高彩度色甚至自然色的对比色。此时,自然色成为“底”——背景,人工色彩成为“图”——视觉焦点。相反,如果城市的自然要素如天空、水体、土壤等,其本身色彩就很鲜明或是形成强烈对比,则城市人工色应采取融入自然的做法,或是以低纯度、低明度的方式成为背景,以凸显自然。此外,城市色彩规划中,应严格限制高纯度色在建筑、广告设施上的大面积使用,因为这些“燥色”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经意就会成为知觉环境中的焦点,太多的焦点则混淆了“图”、“底”关系,破坏色彩的整体秩序,使人感到不适、烦躁。
四、结语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形状的辨识需要理性的介入,而色彩则具有情感的直接性。一个秩序井然、统一而丰富,适应于自然、人文环境,符合城市功能特征的色彩环境,既带来生活的更多愉悦,也增强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符合人的情感需求。城市色彩环境的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设计方法和策略,也必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不断得到完善,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丁素红,干雯茜.城市片区色彩设计方法探讨——以攀枝花城市色彩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14(11).
[2]王京红.城市色彩正确了,就不会“千城一面”[J].建筑技艺,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