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症憨妈和八位“爷爷奶奶”:昔日叛逆少女陪你憨
2017-04-15舒怀
舒怀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少女张莫凝雨自幼就有着无法选择的人生。她生在一个有8个爷爷奶奶的奇怪家庭,妈妈沈亚秋每天忙于照顾他们,经常忽视自己,她暗自与这个“憨妈妈”对抗。在一次特大泥石流事件中,妈妈在生死关头奋不顾身地将她救出,震惊的张莫凝雨开始理解妈妈,妈妈的“憨”是那样的真诚可贵。就在母女关系破冰之际,因忙于照顾家人,妈妈疲惫不堪,不幸罹患乳腺癌。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母爱,一夜长大的她该如何面对……以下系根据张莫凝雨的自述整理而成。
泥石流中读懂妈妈,破冰之旅拔掉青春逆鳞
2012年8月4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组织古都七日游,我和妈妈都报名参加。8日下午,众人游玩华山后,坐上了前往洛阳的大巴。傍晚,天空突降大雨。车载电视正播一则要闻:7日22时,因连日突降暴雨,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上千人失踪死亡。此时,大巴行至华山脚下一座小镇,遇到高速封路,只得改行小路,一路坑坑洼洼,惊险不断。
突然,行到一段下坡路,大巴急刹停下。众乘客打了个趔趄,我也不例外。慌乱的妈妈和我跪在最后一排座椅上,从后窗望出去,山上哗啦啦涌来了泥石流,一泻千里,几秒之内就冲到了大巴的尾部。只听司机一声高呼:“快下车,泥石流来了!”焦急的我们排队依次走出车门,妈妈的脚刚入水中,凉鞋就被迅疾冲走。她一把抱住瘦小的我,赤足扎进泥石流中向前挪动。此时,泥水已然没过她的胸口,她连呛数口泥水。幸亏,一根粗大的竹竿横在妈妈面前,我俩牢牢抓住,最终脱离了险境。
后来,我才知道,泥石流爆发时,刚好有辆垃圾车停在大巴附近,阻止了部分泥石流。当地农民发现了紧急情况,赶紧前来救援,与学校的三位体育老师一起手拉手将我们救出。危险过后,我累极了,扎进农舍被窝,很快睡去。半夜醒来,我发现自己被妈妈搂在怀里,泪如雨下。
我叫张莫凝雨,1999年生,江苏如东人。从记事起,我就从亲友的闲言碎语中得知自己出生在一个“奇葩”的家庭——
妈妈沈亚秋,1974年生于如东马塘镇一个普通家庭,毕业于江苏省文化学校。爸爸张恒俊,如东掘港交警中队队长。
我的爸妈是别人介绍认识的。当时,刚大学毕业的妈妈对身穿制服、腰杆笔挺、比自己大5岁的爸爸一见钟情。随后,两人展开了热烈交往。
妈妈得知,29岁的爸爸有着深情的过往。爸爸7岁时爷爷去世,由奶奶张玉拉扯着兄妹3人长大。后来,奶奶与工程师郁兆祥重组家庭。1992年,退伍的爸爸进入如东化肥厂工作,与马塘镇莫永鉴、马桂兰夫妇的女儿莫晓惠恋爱,两年后,莫晓惠因白血病去世。痛苦不已的爸爸在女友去世前表态照顾好她父母。面对爸爸的过往,妈妈不仅不介意,反而越发喜欢他。
在爸爸的感染下,妈妈时常陪伴莫家父母,莫家对她特别好。逢年过节,就塞她红包。1999年初,爷爷奶奶拿出压箱底的两千块给他们办了婚礼。
婚后,爸妈每年过节都要陪莫家父母。外公外婆通情达理:“老两口怪可怜,多陪陪。”然而,奶奶张玉责备说:“我的儿子儿媳被人家抢去。这算什么事啊!”妈妈笑着反驳:“妈,你们还有三个儿子,他们老两口可是什么都没有啊!多可怜!”妈妈的善举在如东传为一时佳话。
1999年底,妈妈生下我。莫爷爷莫奶奶忙前忙后伺候。到给我取名字时,妈妈直接在张凝雨中加了个“莫”字。众人都不理解。妈妈解释,她是为了让断了血脉的莫家二老有个念想。后来,她考虑到爸爸的伯父伯母未能生育,时常带我去看他们,也让我喊他们爷爷奶奶。于是,我一生下来,就有了八位爷爷奶奶:妈妈的亲生父母、奶奶张玉、爷爷郁兆祥、爸爸前女友父亲莫永鉴、爸爸前女友母亲马桂兰、爸爸的伯父石启然、爸爸的伯母王登鸿。
自三岁起,我就被寄养在马塘镇莫爷爷家。那时,妈妈工作忙,极力抽时间来看我。后来,等我5岁时,她终于把我接回去团聚。2003年,她工作所在的童店乡与掘港镇合并,她工作也随之调到掘港镇文化站。那时,妈妈每月收入490块,爸爸700块。两人拿出所有积蓄买房子,还要分期还房贷。
我上小学时,因爸爸在偏远的乡镇做刑警,妈妈像个男人一样,每天骑着摩托车送我上学放学。我认真读书,但常有人说到我的奇特家庭。渐渐地,我从大人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等到有一天,妈妈主动告诉我时,我索性说:“我已经都知道啦!”
2006年初,爸爸的工作从刑警转为了交警。我开始读小学二年级,家里条件稍微改善。然而,在一次体检中,莫奶奶被检测出患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爸爸妈妈带着她前往上海瑞金医院检查,再次确诊。2010年莫奶奶病情恶化为白血病。在生病的六年中,莫奶奶每年都要去如东县人民医院做两次化疗,一年中有大半年住在医院,出院后,妈妈就将莫奶奶接回家中照料。除去医保报销外,莫奶奶每年要花费四万医药费。妈妈却很乐观:“慢慢来,我们家先还房贷,再还医药费。”六年的治疗,仅医药费就花了十八万,爸爸妈妈也拿了好几万。
30平米母爱的沐浴,我在8个“爷爷奶奶”身旁长大
2011年7月,小学升初中,我面临择校问题。我想留在如东县城读实验中学,跟儿时玩伴们同校。爸爸也支持我。但妈妈力排众议要求我到马塘中学读书,租学校里30平米、只能容纳两张床的小公寓里。其中,一张小床给我,另一张大一点的床留给爸妈,还有一个小厨房与一个小卫生间。
我十分不解。马塘中学虽然是江苏省四星级中学,但实力不敌实验中学,而且,我的小伙伴们可都在县城里啊!可妈妈丝毫不含糊。原来,2011年2月,莫奶奶去世了,妈妈担心莫爷爷,而且马塘是妈妈的娘家,她对那里很有感情。
进入马塘中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我很不适应。整个学期,我都闷闷不乐。距离不远的莫爷爷主动陪读,他为我做一日三餐,照顾我衣食起居,没一样不满足我。我用童心快速抚平了莫爷爷的伤痕,而莫爺爷的体贴照顾,也让我渐渐适应了新环境。但我对妈妈还是有意见,毕竟是她将我留在马塘的。
就在我与妈妈对抗时,我们家再次迎来了猛烈的冲击波,让所有的人猝不及防。
2012年初,张玉奶奶在下楼时摔倒在地,随后又脑梗中风,还接着患上了老年痴呆。妈妈主动提出照顾她。为了更方便照顾奶奶,妈妈申请了家庭病房,每天要输液三四瓶。为了更好地照顾张奶奶,她还请了保姆。可保姆怕负责任,不敢打针。妈妈只好自学护理,给张奶奶打针挂水。
有两次,因为刚做完手术,张奶奶大便出不来,因护工费用不菲,妈妈就亲自用手来抠,爸爸看得目瞪口呆。张奶奶住院时,医院护士与医生都以为妈妈是亲生女儿。当得知她是儿媳时,纷纷称赞。
这时,我已将妈妈的一切默默地看在眼里,很心疼。我心中,妈妈的爱是一个圆,她分给爷爷奶奶了,我的就少了!
自从张奶奶病倒后,妈妈更忙了。她下班后就要周旋在各家老人中,陪伴我的时间减少。进入马塘中学读书后,我的成绩开始下降。这时,妈妈主动提出:“这些年妈妈太忙,以后妈妈好好照顾你。”我故意向她发难:“家里有那样的大房子,我却要来这里蜗居!”见此,爸爸只好赶紧调停。
陪读生活开始了。妈妈的时刻表成了这样:每天早上从马塘女儿处出发去掘港上班,莫爷爷从家里过来做早饭,照料一整天。晚上下班后,妈妈返回马塘中学陪我读书。循环往复。如果妈妈工作太忙,无法返回,莫爷爷就留下陪我。
为缓和与我的关系,妈妈特意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古都游夏令营活动。结果,路上却遇上泥石流的生死考验。返程路上,我时常想,在死亡袭来那一刻,妈妈所求的无非是让我有活下来的机会!她在泥石流中抱着我艰难行走的那几分钟,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回放,她是那样奋不顾身地爱我啊!
年龄渐长,我跟着莫爷爷继续阅读史书传记,开始明白我这个“奇葩”妈妈。她跟大多数妈妈不一样,她太为人着想了,宁可忽略自己的娃也要保全爷爷奶奶!妈妈的“奇葩”源自她的大气与奉献!
2012年11月,郁兆祥爷爷查出肺癌晚期。妈妈带着郁爷爷辗转多地治疗,收效甚微。妈妈一下班就赶回家服侍公婆,然后,还要辅导我写作业。
2013年3月,爸爸的伯父石启然夫妇双双中风。老两口无儿无女,妈妈放心不下,将他们接到家中赡养。看着妈妈这样操劳,我开始试着给她帮忙打下手。有次,我给奶奶张玉剥了一颗龙眼,奶奶笑着摸摸我的脑袋:“我的好凝雨。”虽然我听到不少同学讲妈妈和奶奶“拌嘴吵架”的事,可妈妈不仅不嫌弃她,还接回家赡养!我也不能落伍!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又开始时不时地消失了。我起初并没有在意。没想到,几天后爸爸也频繁回来,而妈妈时常呕吐,眉头也紧锁着。我察觉到不对劲,直到春节后的那天——
爸爸悄悄告诉我,自2013年1月起,妈妈突然连续发烧发热,胸口时常疼痛。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患了乳腺癌,需要住院开刀化疗。”妈妈根本不相信,直接回家。次日,她又来到上海肿瘤医院,诊断书再次确诊她为“乳腺癌”,且胸部有明显肿块。妈妈彻底崩溃了。她冲到卫生间痛哭。“为什么就我遇到了?两个老人在家躺在床上,女儿才上初中,我倒下了,该怎么办呢?”其后,爸爸调回掘港,照顾家里。
妈妈需要持续不断的化疗,每个疗程要21天。第一个疗程,妈妈服用了激素药,她脸上生了许多斑点,脸面更是浮肿得不像样子。我发现,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每做完一个疗程后,就马上到马塘中学去陪我,风雨无阻。
90后逆袭圆梦,小小的我迎风飞翔
2013年2月,妈妈请了长假,专心养病陪伴我读书。放学回来后,我主动呆在狭窄的厨房小桌上写作业。无数个深夜,我都听到妈妈明显压抑住的咳嗽声。一楼公寓临近过道,人来人往特吵闹。病后的妈妈异常敏感,听到匆匆的脚步声就会心慌。
有次,我提前上完晚自习回公寓,碰到妈妈吞不下中药。我心疼,仔细削了一个苹果,还用刀切成小块给她:“妈,你放心,你怎么照顾爷爷奶奶们,我都学着呢。”她眼眶突然滚出一颗颗泪珠。
哎!我的妈妈还要瞒着公婆,以免他们生疑心影响身体。郁爷爷看她脸色不好,刨根问底。妈妈支吾着不知怎么回答。我忙回复:“爷爷,前几天妈妈出差了,吃坏肚子啦,所以脸色有点不好看!”
化疗进行到第三个疗程,妈妈开始大出血,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身体迅速消瘦,一整天都昏昏沉沉的。她主动要求转院到如东县人民医院治疗,爸爸请假陪同,我在学校万分想念妈妈。
医生告诉爸爸:“病人体内每单位白细胞只剩下不足一千个,还贫血严重,必须立即住院。”住院到第15天时,血终于止住了。
半个月后,郁爷爷打来电话,询问妈妈为何又失踪了。妈妈说自己是月经出血,但已经治愈了。随后,她戴了一顶假发去看他。没想到,这下露了破绽。无论妈妈怎么向郁爷爷解释,他就是不相信。妈妈只好将患癌事情坦白了出来。
得知妈妈病了后,整个家每个人的脸色都是阴沉的。为了陪我,即使病得再厉害,妈妈还是坚持回到马塘中学。乳腺癌手术后,要用PICC导管从外周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导管直达妈妈心脏旁的大静脉,以防化疗药物与静脉的直接接触。为防止导管处皮肤感染,爸爸还要用保鲜膜将妈妈的手臂裹起来。爸爸没时间时,给妈妈揭薄膜的工作就交给我了。我问妈妈:“妈妈,身上很疼吧,你不要忍着,要哭出来。”妈妈却对我说:“妈妈不能倒下!还要照顾家,帮爸爸分担重任,让你安心读书呢!”
第四次化疗回来后,妈妈又开始呕吐不止。上完晚自习,我在厨房小桌上写作业,故意不开房间的大灯,怕影响妈妈休息。有天夜里,妈妈起床经过厨房,看到灯光微亮。她悄悄推开门,一把抱住我:“乖宝宝,委屈你了。”我看着妈妈憔悴的面容,难过不已:“妈妈,其实我早就知道你病了。你生病也不忘照顾爷爷奶奶,太傻了!”
2013年7月,经过第六次化疗,妈妈病情稳定了。经历过这一场劫难,我开始变得成熟起来。自觉地读书,不再需要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打趣大病初愈的媽妈说:“看,我们家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
病中最危急时,我听到妈妈多次问爸爸:“你说,我病得这么厉害,你会不会嫌弃我?”爸爸答:“亚秋,我会是这样的人吗?我会珍惜你的。我到哪里去娶你这样的老婆啊?”真是一对好夫妻啊!
2014年9月,因为数学发挥失常,我与如东高级中学失之交臂,继续留在马塘中学读高中。但这一回,我一点也不后悔,毕竟我拼过了。妈妈经常说我,唱歌五音不全,舞蹈跳得难看,只喜欢一门心思地看书看电影。是的,我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导,甚至是导演。为了这个大大的梦想,妈妈继续在小小的公寓里陪着我,奔跑冲刺着。2016年底,在江苏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中,在全省9000多名考生中,我考出了209名的好成绩。而妈妈则被选为了南通人代会代表。
2017年春节,整个如东县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爸爸妈妈一起忙碌下厨,我和爷爷奶奶则打下手,做了一桌丰盛的菜,庆贺新年。当莫爷爷问我新年梦想时,我认真地说:“我要像妈妈那样,勇往直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追逐电影梦。”一家人都开心地笑了。新年的喜庆就这样弥漫了开来。
(更多详情或参与讨论请扫码关注知音微信公众号,回复“沈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