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
2017-04-15马祖苑代毅
马祖苑 代毅
摘 要:本文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整合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并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Dreamweaver网页设计》课程为例开展应用实践。研究表明,师生对此模式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此模式对于缓解学生工学矛盾、促进师生沟通交流、提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翻转课堂;信息推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05-04
一、引言
开放教育较之全日制普通教育,其参与群体无论在年龄、职业还是学习能力、时间和需求等方面都更为复杂、多样。开放教育强调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和资源等的开放[1],随着电大向开放大学的逐步转型,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探索全新的开放教育学习环境,以满足开放教育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当今社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十分重要的传播手段,不仅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将巨大的变化带入人们的生活。虚拟与现实共存的全新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也影响着开放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开放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等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传播手段进行教学,将能有效弥补传统开放教育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与此同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凭借其极强的互动性、个性化和共享性等特点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微信公众平台对生活、社交乃至学习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定期推送给学生,学生可充分利用日常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本文探索翻转课堂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方法,提出并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开放教育专科课程《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为例,开展应用实践与效果评估。
二、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是目前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APP软件之一,该软件在用户沟通、互动、获取新闻信息以及生活服务信息方面都成为了重要的移动入口[2]。微信具备众多教育应用功能,如随时随地扫描记录二维码信息、通过绑定邮箱及时处理邮件、通过朋友圈实时分享学习信息、使用公众帐号实现信息发布、共享、推送等。可以说,微信迎合了时下碎片化时间的使用需求。
而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下半年推出的一项业务,微信公众号可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图文信息可以是单条的,也可以是一个专题。平台可设置关键字回复及自定义菜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对课程的相关学习素材进行重组、整合与编排,以简洁、美观的形式推送给学生,保证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此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能够满足实时消息、用户管理、群发消息、素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经过二次开发,还能开展微考试和微测试,定期检测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目前微信在教育领域方面的运用从功能上看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提供学习内容,如:外语类学习的每日一学、培训类型的如何搭建团队、考试类的应试心理调整等;第二类,推送行业动态和范文,大多是一些美文和时下新闻相关的一些分析,比如说“心理学与生活”;第三类,类似于客服工具,推送内容少,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学员沟通交流;第四类,招生宣传或者发布机构信息[3]。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新模式
1.翻转课堂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PPT等)自主学习课程,再到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就是翻转课堂,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之一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二是互动的个性化指导[4]。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模式
本文在借鉴翻转课堂理念的同时,结合开放教育教学实际,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将课程“先教后学”、“先学后回顾”翻转为“先学后教”、“先复习后指导”,适度穿插集中面授课堂,将微信公众平台无缝整合到教师日常的“教”与学生日常的“学”当中。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课程学习内容,解释重难点,辨析错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以定时推送学习内容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外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复习和回顾。根据翻转课堂理论,可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
(1)课前环节
课前环节,教师完成课情分析、教学资源准备、创建任务单、开发自定义菜单、设置关键字回复及资源推送等活动。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内容的特点,制作微视频、PPT、图文信息等学习资源并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任务单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要达到的学习认知程度和学习方向。开发自定义菜单,将课后习题、PPT或微视频放到自定义菜单,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进度随时进行知识的学习與提高。设置关键字回复,将重点、疑点、难点的解释或说明设置成关键字,学生发送相应代码或数字就能得到快速反馈。资源准备就绪后,教师在平台发布学习通知、定期推送学习资源。学生按照学习通知的内容和要求,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准备,随后浏览、观看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期间可通过练习、测验等活动检验自身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整个课前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和教师、其他学生展开交流与探讨,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功能,教师获取诸如关注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图文页阅读次数、学习者性别、语言使用情况、反馈数量、互动次数等基础信息。
(2)课中环节
课中环节,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学习的数据和相关信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存在的学习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学情的课堂任务,组织开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活动,突破疑难知识点,期间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总结分析。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学习前移至课前,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弱化。课堂教学是课前学习的延伸,不但要解决课前学习中的困惑,也要对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内化。教师把知识点进一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微知识点,让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讨和研究,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加快知识的消化吸收、促进知识的迁移。
(3)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学生利用平台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拓展学习和自我反思,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反馈,同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并进一步发现学习问题,以此作为新一轮教学进度安排和资源推送的依据。测评和反馈是此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过课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课中对新知识的内化,学生对疑难知识有了突破,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运用技巧,教学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为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后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前课中环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测评,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进而不断调整和修改教学策略。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应用试验与效果评估
笔者抽取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以《Dreamweaver网页设计》课程为例,组织相关教师对5个班级的121名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任课教师针对《Dreamweaver网页设计》课程开发了65个微视频資源、103条图文信息交互内容,组织了17次在线教学答疑活动。教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翻转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课程资源推送和在线答疑,学生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参与课程互动。学习者基于教师推送的交互式学习内容和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有问题时通过微信、朋友圈、私信等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讨论。课程结束后,组织对参与此课程的121名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态度、接受程度等调查类数据为主,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学习效果的反馈以及存在问题,同时依据技术接受度模型,了解教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易用性、有用性、行为意愿及保障条件接受度等情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便捷、及时、灵活,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普遍感到满意。一方面,学生年纪轻,对时下热门的手机应用服务接受程度较高,他们乐于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翻转开放教育课堂契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起每周固定时间到校面授,他们更愿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来学习。每周定时的资源推送也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缓解学生由于工学矛盾导致无法到校上课的学习断层现象,提高了课程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与传统的面授课堂上使用课本进行学习相比,学习者更喜欢使用移动设备开展学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模块简洁明了,内容清晰,其中的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元素的运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环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在课程学习评价方面,学生普遍认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对自身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增强了学习兴趣,能够帮助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深化面授课讲述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教学方式让自己很好地利用了平时工作、生活中的零散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少量学生对翻转课堂不太适应、自学能力和自觉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平台在课程设计和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平台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反馈也要特别留意,交互不足、反馈不及时很容易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就微信公众平台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而言,学生对其在视频推送和学习、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便捷性都比较认可,也愿意将此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
技术接受度模型,有助于判断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由表3可知,教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接受度较高,教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易用性、有用性、行为意愿以及保障条件的接受度均值分别为3.79、3.93、3.75和4.23,均介于“一般”与“赞同”之间,且更倾向于“赞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加深了教师对虚拟学习环境、现实课堂环境中学习活动管理、课程管理、工具应用、交互内容制作等内容的了解。此外,表中有5个选项的均值≥4,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丰富在线学习的互动形式”、“能方便获取学习数据,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与监控”、“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希望得到“学习活动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技术方面的帮助”,这些将有助于教师克服技术障碍、增强应用新媒体教学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新媒体建立起虚拟与现实共存的交互与反馈的课堂学习模式,一方面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跨越时空的交互式体验,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信息化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探索。本文初步验证了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但模式的应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资源整合、课堂设计能力和对翻转课堂的掌控能力,更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微信公众平台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 2013,(4):5-10.
[2]百度百科.微信[EB/OL].
[3]罗勇.微信学习,找回流逝在指尖的光阴[J].中国远程教育, 2013(12):99-100.
[4]汪文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培训[J].新思维,2013.(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