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研究

2017-04-15邓建平

求知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专业大学生

邓建平

一、学前教育专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分析

1.对薪金水平的期望

调查研究显示,67.8%毕业生所期望的月薪水平在3000~4000元之间,其次是2000~3000元,2000元以下的和5000元以上的较少。而在现实中, 重庆市大部幼儿园给毕业生开出的工资基本在2000元左右,这就与大多数学生的工资期望值相差比较大。

2.对就业单位的期望

在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中,大多数学生希望职业能与专业对口,53.8%的学生希望能在事业单位(如公办幼儿园)和政府单位工作,28.7%的学生期望去國有企业等比较稳定和高薪的单位工作,愿意在民办幼儿园工作或自主创业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学生仅占13%的比例。

3.对就业地区的期望

在就业地区的期望中,48.3%的学生倾向于前往重庆市主城区工作,37.1%的毕业生想要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较高的大城市工作,仅14.6%的学生愿意回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乡镇、农村工作。

4.对就业其余综合因素的期望

在就业外在价值的期望中,就业期望受人际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获得深造机会和社会尊重。在声望地位以及工作稳定等各项因素中,毕业生尤为重视有无养老保险以及住房的提供。

二、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高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结合就业的实际情况发现,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第一,家庭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学校大部分毕业生来自农村或城镇普通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一般,这就导致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金期待要求高,而实际情况是除一线城市之外,幼儿教师的月薪普遍偏低。也有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过较有影响的亲友做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意见来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再者,很多家长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稳定等因素的考虑不希望子女去北上广等薪资待遇较高的城市工作,更希望子女留在身边,进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公办幼儿园等。

第二,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求职,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有些学生对事业单位并不了解,看重薪酬福利,认为它是影响自己就业的第一要素;有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当国家干部。这些人片面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取向和就业观念,导致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

第三,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导致对学前教育发展态势缺乏客观认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非健康或带有偏见的社会舆论,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偏狭和行为取向的偏差,使大学生就业时易形成从众、攀比等心理倾向。

第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期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技能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平衡、缺少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缺少对学生专业信仰的塑造等几个方面。高校侧重艺术技能训练,增加了这个专业的学习成本,从而致使就业期望过高;缺少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教师师德信仰的塑造致使学生只看到幼儿教育这份工作的辛劳和烦琐,而没有看到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从而使学生遇到更高薪的工作机会时会选择跳槽和改行。

三、建议与对策

这次的调查研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笔者就这次调查研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开设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是引导毕业生找准就业定位的关键。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将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教师补充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从大一开始,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一线的幼儿教师以及就业创业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该专业就业前景、就业要求和就业范围的知识普及。在将要毕业的这一学年,高校可再开设固定的就业创业课程,加大就业创业的指导力度。

(2)增加实践机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对理论与实践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专业信仰的培养,设置结合幼儿园保教并重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高学校和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3)制订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学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4)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当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毕业生高就业期望值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评价、国家就业政策、各地工作环境的差异、收入不平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切实担负起帮助学生就业的责任。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择业观,并将其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前途。

参考文献:

[1]唐 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2): 126-129.

[2]谢 坤,黄慧君.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1(11): 170-172.

猜你喜欢

毕业生专业大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