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思考
2017-04-15王祖康
王祖康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
1.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围绕教材不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虽然也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PPT上的内容也是教材内容的提炼,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特别沉闷,这样的现状无疑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2.教学思维固化,教学效果不理想
思想政治课与语数外不同,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致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思维固化死板,教学的时候一板一眼,循规蹈矩,对于一些社会和国家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者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3.没有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这门课,主要是为了宏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道德文化,讲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治国理念,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讲授课本内容,分析党和国家各个方针理念的产生背景、发展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学生只能掌握知识点,没有深入拓展,学生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在生活实践中还是不会落实这些思想政治理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自然也就落空了。
二、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思考
1.引导学生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网民数量庞大,而且素质方面也是参差不齐,对于一个热点事件的评论,很多时候非理性的评论甚至多于理性评论。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引入“互联网+” 的同时,应该对这方面的问题加以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受网络上的舆论以及一些非理性言论影响。要避免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模糊化,学校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以课堂教学为主,适当借助“互联网+”平台
虽然“互联网+”平台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有趣的知识,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依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高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传承文化,进行科学研究,给社会培养人才。“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升级,但是依旧不能取代它,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还是得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
3.思想政治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扮好课堂上的主导者角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发挥好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对思想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最终教学目的的实现。
综上所述,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能够正确凭借“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可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提供巨大帮助,从而提升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大学思想政治課的真正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龙 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7).
[2]张煜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3]孙静茹.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4-16.
[4]夏宏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经济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