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常态”背景下哲学素养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7-04-15罗芳邹金利罗伟喻琼肖兴燕

求知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常态哲学素养

罗芳+邹金利+罗伟+喻琼+肖兴燕

一、 哲学素养的丰富内涵

对于什么是哲学素养,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不同的理解。张云鹏认为:“哲学素养其实也就是主体人在对事物本源以及对真理寻根究底式的探究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他据此提出哲学素养的三个特征,即批判性、实践性和理想性[1]。胡万年认为:“所谓哲学素质,就是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的一种内在于主体身上 , 通过语言与行为尤其是特定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哲学意识, 它是人的一种稳定的思维特质和内在潜质 ,包括内在于人身上的哲学精神 、哲学品格和各种哲学能力等。”[2]高苑认为:“一个人的哲学素养是他对智慧的无条件的热爱,对纯粹理论态度的觉解,对人性的理性自觉;是对自觉地修养自身、完善自身的渴求;是对历史地、批判地、辩证性地把握自身和现实世界的向往。”[3]郭湛主编的21世纪通识教育教材《哲学素质培养》一书从哲学自身的特性说起,指出哲学素质包括“人的哲学品格、哲学知识和哲学能力”,同时指出“它们(即上述三者)作为人格修养的内在方面是极为重要的”[4]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哲学素养理解为:哲学素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是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呈现出来的哲学意识,是人对智慧的无条件的热爱之情,是人格修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在方面。

很显然,作为一种个人的修养,哲学素养着重于培养人理性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格;专注于激发人对智慧的无限热爱,并把这种爱智之情视为人的人格修养的内在根源。哲学素养的这些特性是由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赋予的,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常识性的把握,而是对“熟知并非真知”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把握,它是“密涅瓦黄昏时分起飞的猫头鹰”[5] 。

由此可知,反思与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是哲学素养特有的内涵,也是哲学素养养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主要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上来解读,其后“新常态”被写入2015年修订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中。简单来说,“新常态”是指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增长从主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态势。可以说,“新常态”的提出,正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对种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现状进行反思后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个提法本身就是哲学理性反思的体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种来自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迟早会反映在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文化思想中,从而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造成影响;反过来,人们的思想认识又会作用于“新常态”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进行哲学素养的熏陶和培养,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十分重要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大学生在其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在地方高校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十余年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哲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哲学素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若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其成长和成才将大有裨益。

哲学是一门爱智之学,它是以反思批判的理性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它可以教会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当下我国正处于西方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价值观多元化且多元价值观之间不断碰撞的时期,大学校园也早就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他们无所适从,对种种社会现象感到迷惘;另一方面,在行为选择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也与之脱不了干系。比如,网传的当代大学生“九宗罪”,师生课堂教学上你有 “点名神器”,我就“网购”他人代课。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碰撞冲突中让大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素养的培养密不可分。正如冯友兰所说,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学识,哲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三观”正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处理人事进而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是其立世的根本。

2.哲学素养对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价值所在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众所周知,当下大学校园里就读的学生大多是“90后”,研究这群“90后”的群体思想行为特征的相关论文并不少,从中可以看到这个群体思想上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主流健康、具有坚定的社会理想、热爱祖国、具有较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抗压能力不足、个体缺乏责任心、价值取向功利色彩较重、心理调适能力不高、政治信仰出现偏差、道德观与道德行为不能合一[6]。

对这样一群虽然思想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个体行为上却显又得责任心不足的学生,与之谈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貌似过早,因为此阶段他们还处于学习储备阶段,还未真正踏上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岗位,所以此时谈论这个问题似乎只是一句空谈。但是我们要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指导我们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大学生将来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念就是在大学时期逐步成形,并将引领他们度过一生,因此,这并不是一句空谈;恰恰相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正是要在此阶段奠定大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同时,对于当下“90后”独一代大学生而言,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也可使其在生活、交友、学业、评先评优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哲学素养是反思批判和看待问题的思维素养,正是为了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培养“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从而矫 正他们在富裕的成长环境中滋生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素养的培养与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样密切相关。

3.哲学素养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助力所在

哲学是无用而有大用之学,哲学跟具体科学在认识世界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具体科学求 “真”,哲学求“智”,这种“智”是在求“真”的基础上进行的。哲学把握世界的思维是反思、是批判,哲学的到来是为了离开,因为只有离开才能转过身来观看自己,以他者的目光不断反思、批判自己,正因为如此,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引领,具体科学的昌盛正是哲学精神昌明的结果。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创新离不开自由的土壤,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正需要哲学的反思批判精神为创新发展开辟新的成长空间。

中国共产党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以创新引领未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建设者、引领者,加强对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正需要哲学这个反思的自由空间的引领,正与哲学反思批判看待问题的思维一脉相承,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哲学素养培养,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殊途同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专业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应坚持不断地学习哲学知识,增强自我的哲学修养,提升自我的哲学品格,以期能以更好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从而达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鹏.哲学素养何以可能[J].学术界,2006(2).

[2]胡万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高 苑.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4).

[4]郭 湛.哲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王利平.对“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新常态哲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