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初探

2017-04-15金月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准备活动组织形式内容

金月德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观察等方法,对第三师第一中学初三年级3个班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准备活动的不良现象,一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了课的主要部分,使学生突然投入到大运动量的状态,二是仍然有“放羊式”的教學法,整节课始终没有周密、充分的准备活动的安排,导致一些学生第二天产生身体不良反应,影响到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失去了体育课的意义,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安排准备活动,能使学生有效地避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基本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 准备活动 内容 组织形式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133-01

一、研究对象

初三年级学生120人和体育教师15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有关文献和著作。通过对当前中学体育准备活动效果的观察和分析,掌握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措施,为本文研究打下基础。

(2)问卷调查

2015年12月,在开展中学体育新课标实施之前,对第三师第一中学初三年级3个班进行“喜欢怎么样的准备活动、怎么样的准备活动有效果”为题目的问卷调查。发放135份,实收121份,有效率为89.63%。

(3)数据统计法

用excel方法对所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常规数描述。

(4)观察法

实地课堂观察、与学生交谈等。通过对自己所试教的班级初三(4)、(5)班的学生交谈了解,更加切实深刻地了解体育课中准备活动效果的意义,对研究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调查对象为初中学生,因此带有趣味性的准备活动更受欢迎,如以游戏为主的准备活动占了最大的比例,其次就是球类运动为主的内容在学生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反之,枯燥、烦味,单调的活动内容最被排斥,如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及队列队形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等,因此,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化。

做好准备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求:(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应依据正式活动的内容、个人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天气三方面因素而定;(2)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不但要做好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也不可以忽视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应该有它的针对性,并且准备活动应该与后面的正式体育运动有机的联系;(3)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加大活动的比重;(4)在运动的时候,运动项目间歇时间较长时,也应该在运动前再做好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徐锡杰.课前准备活动的生理探讨[J].体育科技,2001,(03):36-38.

[2]代祺,林仪煌.体育课准备活动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6,(03):73-76.

[3]谢长林.浅谈新课标理念下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攀枝花学院院报,2005,(01):6-8.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准备活动组织形式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