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

2017-04-15童忠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班长班干部班级

童忠瑜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61-0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美国西点军校也有句名言:“想领导别人,首先要学会领导好自己”。高中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现代社会良好的物资环境使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适应能力、自控能力差。因此,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仅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策略。笔者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进行思想引领,让学生充分明白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念,他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会认真去做,如果认为不值得去做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为了让学生明白自主管理的重要性,我设计了一堂《如何提高你的自控力》的班会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因为善于自我管理最后取得成功的名人案例和因不善于自我管理而浪费天赋最终碌碌无为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感想,结合自身情况找出在自主管理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制定自主管理方案,讓小组同学互相监督。通过班会课让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二、建设班干部队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班级管理的效率,直接关系着能否实现班自治。在选举班干部时,采取先自荐,再发表竞选演说,最后民主票决选出班干部。在班干部的培训和管理上,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我直接管理和培训班长、团支书和清洁委员这几名主要班干部,这几名主要班干部再负责培训他们分管的班干部,通过这种分层管理,效率较高,既锻炼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也减轻了班主任负担,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历亲为,既增加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也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三、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发掘学生自主管理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管理能力有深入的了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建设作出贡献。为了让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中,我让班长组织召开班委会,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细化,设置自主管理岗位,如电脑管理、花草维护等,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分派不同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学习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会提高学生成绩。寒暑假时间较长,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缺乏学习规划,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浪费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立了QQ群,要求考试成绩位于后二十名的同学参与,然后选出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班长和小组长。要求这些同学每天早、中、晚提交学习计划和时间规划表发布在QQ群中,由小组长、班长进行检查,我提出指导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加强,从开学考试成绩来看,这些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建立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设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继续努力的动力。在学习方面,我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预习、作业、复习内容,每天晚自习最后一节课进行检查,对做得好的加量化分,做得不好的自己提出改进措施,每周根据小组量化分排名选座位。对连续一周检查都合格的同学评为“学习标兵”,多次评为学习标兵的同学就有资格参与评选“优秀学生”“三好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做好自主管理,完成当天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操行方面也可以通过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班风。例如,为了让学生在晚自习时做到绝对安静,通过班长督促组长,组长督促组员,组员互相提醒的方式进行自主管理,营造出了良好学风和班风。对连续一周无任何违纪的小组评为“文明小组”,也会获得相应的加分。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用心去做,讲究方式方法,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定会得到加强,当真正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一境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必将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班长班干部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长的烦恼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班级被扣分后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