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机制”鼓励创业
2017-04-15
《日本经济新闻》4月14日文章,原题:3种“中国式机制”普及新服务如果拿高速公路打比方,那么中国属于超高速和超低速两条线并存的状况。在外人看来国家的“五年计划”等长远改革目标都属于进展缓慢的超低速线。另一方面,在中国创业热的背景下,城市人的生活正发生迅猛变化。而这些就是超高速线。
最近出差至中国的人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种变化。虽然中国政府对网络的使用有所限制,但许多相关服务却令在华日企员工感到“比在日本还方便”。除了最近火热的分享单车外,手机在线支付、餐饮外卖和网约车等服务在过去1至2年里迅速增加。这些服务均是致力于超高速线的企业提供的。使这些新概念和服务在短期内大规模普及的原因,是中国采取了西方国家根本没有的3种“机制”。
其一:仿制成功事例——过分竞争——费用低廉——普及。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出现后,至少又出现了7家提供类似服务的公司且使用价格也一降再降,这也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的由来。
其二:政府鼓励创业政策吸引投资资金。去年,中国面向初创企业的投资在不断增加,达到236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了近7成。这股投资热潮源于李克强总理2014年提出的鼓励创业政策。中国领导人的号召力是美国和日本领导人无法相比的。因此,各地政府按照中央指示出台补贴政策培育投资环境,企业和投资者争先恐后地投入资金。
其三:中国对“创业失败”的考虑。通常,日本为防企业失败和出现问题,往往在事先过度考虑限制和对策;美国虽认为某种程度的创业失败是无可奈何,但会事先制定相应的止损对策。而中国与日美完全不同,创业行为是先服务后限制。就像“摩拜单车”管理人员所说的那样,便捷新服务肯定会出现问题,与其将小问题放大封锁新服务,还不如在问题出现后采取有效对策。这才是服务社会。▲
(作者小高航,丰豆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