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2017-04-14陕西理工大学李亚宁
陕西理工大学 李亚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 李亚宁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法纷纷涌现,很多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但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关键问题就是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本文从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关系,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提升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互联网+;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0 引言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液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简单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行各业在引进人才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招聘条件。在教学试点和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在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不敏感,缺乏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能力;遇到问题时,不能积极地获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更缺乏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1 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关系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还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学生是重要力量和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产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新理念,将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完美结合,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路子。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很多时候,大学生要根据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空有理论,或者不能将丰富的专业理论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使得问题不能解决或者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一定要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翻转课堂、慕课已经非常成熟,并被很多学校老师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转变,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要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突出,学生就必须提前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因为信息非常繁杂广泛,就要求学生能快速的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观点和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如何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获取有效信息,提升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1 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少逛街去店里购买,而是通过网购的形式完成。但是要买到满意的物品,必须对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等,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信息意识就是对信息问题的敏感度,是对信息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只有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才能让他针对具体问题确定出需要的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方法获取信息,再将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从而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因此,强化大学生信息意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前提。
3.2 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学生学习方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对于同样事件,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方法和手段不同,所获得的信息数量、质量以及其使用的价值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方式已经由信息记忆转化为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为主,要使其学习能力增强,必须首先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然后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利用。其次要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自己要学习的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上的在线学习平台、校园网,网络教学等途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化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3.3 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学生在能够根据相关问题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后,怎样从这些繁杂广泛的信息中心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考查个人的信息运用能力。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呢?
第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任务或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可以使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获取相关信息,不断尝试设计解决方案,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第二,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和评价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和保持,必要时要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这样不仅利于解决问题还利于发现问题。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让学生掌握将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构,并以书面或口头阐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第四,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
4 教学模式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要根据上述方案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上课时如何设计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信息技术接轨。
4.1 改进教学模式,增强信息意识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凸显出来,学生考试成绩优秀,但是遇到学要解决的问题石则茫然不知所措。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和慕课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在网络平台上传教学内容的相关教学视频,并根据情况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并根据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课中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或者设置相关实践性操作题目,和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困难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难题,及时给予解答,还能照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个别引导。课后老师或者学生设计一些相关案件,学生自行组建学习研究小组,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存在问题时,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内化”。
4.2 构建信息平台
现在,各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体系已经非常完善,教师要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构建信息丰富,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提供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平台上,要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协作平台,通过交流探讨,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甚至可以找到项目合作伙伴,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4.3 考核评价设计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的是上机考试,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有失偏驳。因此考核评价时,除了上机考试外,我们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考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设计就显得的尤为重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每次实训课前给出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自行查找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应用,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完成作品。课程结束时,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组建设计小组,自主选题,自行设计方案,完成较大的项目创作。考核时根据完成的作品作业,给出合理的评价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要使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将其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信息人才。
[1]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素养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2]姚军.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07(11):67-70.
[3]赵志敏.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2008,5.
李亚宁(1976—),女,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