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方言量词汇释和名量搭配考察

2017-04-14刘忆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量词无锡普通话

刘忆晨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无锡方言量词汇释和名量搭配考察

刘忆晨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通过对无锡方言量词进行收集整理发现,无锡方言的特有量词在职能上以计量单一对象的居多,它们反映出无锡人民在特定生活模式下的独特计量方式;而在名词与量词的搭配上,无锡方言也有一些迥异于普通话的特征,其中“只”作为无锡方言的最常用量词,在所计量对象的类别和性状上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

无锡方言;量词;名量搭配

无锡方言区位于吴语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与常州小片的交界处,是北部吴语的一种,兼有两个小片的方言特点。对无锡方言的研究是吴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量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词汇之一,所以藉由方言量词研究可以窥知该地区人民对客体的量化方式以及认知模式。本文主要以无锡中心老城区为调查对象,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1]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2]附录中的“名词量词配合表”为依据,选定合适的本地发音合作人,对无锡方言量词进行收集、注音、释义,并考察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情况,在与普通话的对比中概括无锡方言量词的语义语法特色。

一、无锡方言特有量词汇释

在初步收集到的无锡方言量词中,有48个量词是普通话中没有或不常用的,它们是:擎、爿1、搭、家头、张分、拢分、圈、匝、转1、□[tɕʰioŋ44]、坒、埭1、票、绞、排、疄、爿2、沰、堛、埲、壳、眼、星、滴、咪、屑、囊、窠、镬子、钵头、酌勺、抄、庹、支光、届、埭2、寣、谢、紨、来兴、潽、转2、开、朝、日天、夜天、熟、歇。①在记录无锡方言量词时,重在记音,不强调考求本字。其中,少数写不出本字的,采用民间常用的俗字,并在该字下加上“﹏”标识,极少数只有读音而没有对应字的用“□”表示;意义不同的两个同音同形词,按照出现的顺序在右下方标注数字,如“爿1”“爿2”;某些方言用语与普通话差距较大的,用小字写出相应的普通话紧随其后。

现将这些无锡方言特有量词分类②分类方式参考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2页。解释如下:

(一)名量词

1.个体量词

擎[ʥin213]:指台阶的级数。如:一~楼梯。

爿1[bɛ213]:用于商店、工厂等,相当于“座”“家”。如:一~药店。

搭[taʔ5]:表示处所,相当于“个”“处”。如:一~地方。

家头[ka44dei21]:表示人数。如:夫妻两~夫妻两人。

2.集体量词

(1)定量词

张分[ʦaŋ44fən44]:专指10元钱。“一张分”指10元,“两张分”即20元,以此类推。

拢分[loŋ22fən23]:专指100元钱。“一拢分”即100元,“两拢分”即200元,以此类推。

圈[ʨʰyʊ44]、匝[ʦaʔ5]、转1[ʦʊ35]:都可指12周岁,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轮”。如:我比你大一~。

□[tɕʰioŋ44]:专指二两重的绒线。如:一~绒线。

(2)不定量词

坒[bi213]:相当于“层”。如:一~砖头。

埭1[da213]:表示成行排列的事物,相当于“行”。如:一~字。

票[pʰiɐ35]:指钱款,相当于“笔”。如:赚着一~。

绞[kɐ323]:用于成股的毛线、细纱等。如:一~毛线。

排[ba213]:表示一群人、一类人,常含贬义。如:伊~老小已经骂得皮落咧这帮小孩已经被骂得不知羞耻了。

疄[lən213]:用于划区种植的农作物,相当于“垄”“畦”。如:一~麦、一~蚕豆。

爿2[bɛ213]:用于田地,相当于“片”。如:一~水田。

沰[toʔ5]:多指液体或半固体状物,量比“滴”略多。如:一~雨、一~果酱。

堛[biəʔ5]:表示一小块粘稠的物体。如:一~猪油。

埲[boŋ13]:表示成股状扬起的气、火、烟、尘等。如:一~火、一~灰。

壳[kʰoʔ5]:指轮廓上的“层”“圈”,多用来进行比较。如:伊只手机比葛只大一~这只手机比那只大一圈;长久朆看见你,你瘦落一~咧好久没看见你,你瘦了一圈。

眼[ŋɛ13]、星[sin44]、滴[tiəʔ5]、咪[mi44]、屑[siəʔ5]:都能表示很少的量,常以重叠形式出现。如:推板一眼眼差了一点点、佗一滴滴无锡闲话也弗会讲他一点点无锡话也不会讲。

3.部分量词

囊[nɒ213]:用于切开或掰开的水果,相当于“瓣”。如:一~西瓜。

4.借用名量词(容载量词)

窠[kʰəɯ44]:相当于“窝”。如:一~小鸡。

镬子[ɦoʔ21ʦəʔ4]:底部是半圆形的锅子。如:一~饭。

钵头[pəʔ21dei44]:盛东西的小罐。如:一~盐。

酌勺[ʦuəʔ5zaʔ5]:勺子。如:一~汤。

抄[ʦʰɐ44]:勺子。如:一~饭。

5.度量衡量词

庹[toʔ5]:指两臂水平伸开的长度,旧时常用于计量布匹、草绳等。

支光[ʦʯ44kuɒ44]:旧时用蜡烛的亮度来衡量白炽灯的功率,“几支光”就表示白炽灯的亮度相当于几支蜡烛的亮度,基本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瓦”。如:谢头我买则4只灯泡,40~螺口个昨天我买了4个灯泡,40瓦螺口的。

(二)动量词

1.专用动量词

届[ka35]:表示动作次数,相当于“次”。如:去过两~。

埭2[da213]:表示来回的次数,相当于“趟”。如:到市里厢去一~到市区里去一趟。寣[huəʔ5]:表示从睡到醒的次数,相当于“觉”。如:睏一~睡一觉。

谢[zia213]:计量下雨的次数,相当于“场”。如:一~雨、黄梅十八~(农谚)。

紨[vu213]:指用绳子捆东西时绳子绕的周数。如:捆一~。

来兴[1E13ɕin21]:表示动作的次数,相当于“次”“回”“下”。如:手覅挡落个杯子,再来一~手不要挡着杯子,再来喝一杯;伊个老小蛮有两~个这个小孩挺有两下子的!

2.借用动量词

(1)借自动词的动量词

潽[pʰəɯ35]:本指水沸腾后溢出,借指煮汤、泡茶、洗衣服等的次数。如:过一~清洗一遍。

转2[ʦʊ35]:本指旋转,借指旋转的圈数,又可表示来回的次数,相当于“趟”。如:绕一~、去则三~去过三趟。

开[khE44]:本指茶叶泡开,借指泡茶的次数。如:伊个茶叶泡一~就呒不咪道咧这个茶叶泡了一次就没有味道了。

(2)借自(时间)名词的动量词

朝[ʦɐ44]:相当于“天”。如:挂龙要落三~雨(农谚,“挂龙”即龙卷风)。

日天[ȵiəʔ2tʰi44]:整天。如:忙则三~忙了整整三天。

夜天[ɦia13tʰi21]:整夜。如:一~弗睏一整晚不睡。

熟[zoʔ23]:指农作物的季,又泛指季节。如:葛个衣裳忒小咧,我看只好着一~那件衣服太小了,我看只能穿一个季节。

歇[ɕiəʔ5]:一段时间,可长可短。如:坐一~坐一会儿。

从使用职能的专一性方面统计得出,以上48个无锡方言特有量词中以专职量词①何杰指出:“从量词的所使用职能上看,这类量词专门为某些客观事物计量、表量,不具备其他功能,所以是专职量词。……如,‘马’只能用‘匹’来表量,‘一匹马’这是约定俗成的。……专职量词对个体名词不但是特定的,而且也限制个体名词的使用。如,量词‘刀’,只能为纸计量:一刀纸。”本文试将专职量词的意义延伸到动量词方面,认为某些动量词同样也只能为某些特定动作计量、表量,故将名量词与动量词一起统计。(参见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7页),即计量特定事物或动作的量词居多,详见表1。

表1 无锡方言特有量词使用职能的单一性和多功能性分类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锡方言中特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量词,以计量单一对象的专职量词为主。专职量词源于特殊的社会约定,只计量某些特定的事物或行为,因而无锡方言中的这些特有量词,正是当地人民在其生产生活模式下,遇到某些特殊需要时采取的度量方式的个性体现。比如“张分、拢分”等定量名量词,是人们针对一定数额货币约定的计量单位,从而使货币交易的计算趋于简便;“庹、支光”等度量衡量词,都是以人体部位、生活用品等常见对象为标尺,是在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

二、无锡方言量词(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特点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附录中的普通话“名词量词配合表”[2]709-715,选择了439个常用名词,逐一列出普通话中经常与之搭配的量词(不限个数)。这些名词的选择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具有典型性,而量词则主要选择个体量词,极少数不能用个体量词的就用集体量词或借用量词。

把这439个常用名词拿到无锡话中,逐一列出无锡方言中经常与它们搭配的量词,得到一张详尽的无锡方言名词量词配合总表。将其与普通话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

(一)总体使用情况

见表2。

表2 普通话和无锡方言名量搭配总体情况统计

从表2可看出,无锡方言日常使用的量词种类不如普通话那样丰富,量词的搭配能力总体上低于普通话量词,名量搭配呈现出较明显的专一性。

(二)普通话和无锡方言常用量词分类比较

从名量配合表统计得出,普通话中能搭配10个或10个以上名词的量词共23个,搭配名词个数依次如下:个(157个)、条(65个)、只(44个)、把(38个)、块(37个)、根(37个)、张(24个)、座(22个)、颗(21个)、支(20个)、道(18个)、场(15个)、件(14个)、项(14个)、副(13个)、台(13个)、粒(13个)、片(13个)、口(13个)、家(12个)、对(12个)、双(11个)、枝(10个)。

无锡方言中能搭配10个或10个以上名词的量词有17个,搭配名词个数依次如下:只(95个)、个(89个)、条(51个)、根(41个)、块(41个)、把(40个)、张(27个)、场(14个)、颗(14个)、粒(14个)、爿(13个)、支(13个)、样(12个)、道(10个)、段(10个)、副(10个)、片(10个)。

这439个名词的选取具有典型性,每个名词的量词搭配情况实际上代表了其同类名词的情况。因此,有理由将以上两组量词分别看作普通话和无锡方言的常用量词。这两组常用量词有一定的相同部分,现用图1显示如下:

对图1中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探究,可以发现:

1.无锡方言最常用量词:“只”

在图1中两圆的重叠部分,即普通话和无锡方言均常用的量词中,能搭配名词的数量相差较大(20个以上)的是“个”(普通话157个,无锡方言89个)和“只”(普通话44个,无锡方言95个),这两个恰好分别是普通话和无锡方言搭配名词个数最多的量词。“个”在普通话里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不再赘述。而对无锡方言来说,最常用的量词无疑是“只”。

将总表中普通话和无锡方言与“只”搭配的名词全部找出、归纳后发现,普通话中能用“只”计量的名词,在无锡方言中也都能用“只”计量,而后者比前者范围大得多。

(1)普通话能用“只”计量的名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动物类,如苍蝇、蚊子、蜜蜂、蝴蝶、蜻蜓、鸡、鸭子、鸳鸯、雁、狗、狐狸、狼、老虎、老鼠、猫、兔子、羊、螃蟹、青蛙、虾等;②身体部位类,如眼睛、鼻子、耳朵、胳臂、脚、角、翅膀、蹄子等;③衣物配饰类,如耳环、手表、手套、手镯、袜子、鞋等;④容器类,如篮子、水桶、箱子、麻袋、碗、信箱等;⑤船舶类,如船、军舰、炮艇等。

分析以上数据发现:

第一,普通话中与“只”搭配最多的是动物类,多为昆虫、鸟禽、走兽、水生动物等,但不包括牲口类(一般用“匹”“头”)和鱼类(一般用“条”)。常见的大型牲口类,在普通话中有其固定的搭配,很少用“只”计量,如“一口猪、一匹马、一头牛”等,这是重视耕作、祭祀的传统农业社会长期形成的特殊约定;第二,许多身体部位类名词都能与“只”搭配,大多是成对部位中的一个,也有少数例外,如鼻子等;第三,能与“只”搭配的衣物配饰类也大多是成对物件中的一个,如耳环、手套等;第四,普通话能用“只”计量的事物一般以中小型为主,大型事物很少。

从历时的角度还可以看出普通话量词“只”用法的一些词义理据。我们知道,除了度量衡量词以外,一个词作为量词的词义大多不是其本义,是从名词义、动词义转化而来的。而转化完成后的量词在语法组合中,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其本义的制约。“只”最早是一个名词。《说文解字•隹部》:“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段玉裁《注》:“隻,鸟一枚也。‘雙’下曰:隹二枚也。隹鸟统言不别耳。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依《韵会》订。造字之意,隻与雙皆谓在手者,既乃泛谓耳。”[4]从以上说解中,可以提取出名词“只(隻)”的相关语义特征:①名词“只(隻)”本义是“一只鸟”;②“只(隻)”与“双(雙)”这两个会意字,在形义上有着历时的、本质的联系;③“只(隻)”从又持隹,故早期指的是能握在手里的东西,后来发生了泛指。

这样一来,量词“只”在普通话中能计量的名词类型,可大致在名词“只”中找到一些理据:“只”与动物类名词,尤其是鸟禽的高频搭配,显然是基于其名词本义;“只”能用于成对的身体部位、衣物配饰中的一个,这应与“只(隻)”与“双(雙)”的词源关系有关;“只”能计量的大多是中小型事物,则是受到“谓在手者”的早期语义特征的影响,而像“船”这种不含有[+中小型]义素的名词,如果前面用了“只”,就会给听话人心理上增加[+中小型]的形象感受。

由此可见,“只”在普通话中由名词发展为量词后,其用法受到名词语义特征的制约还是相对明显的。

(2)上述列出的普通话量词“只”能搭配的名词,在无锡方言中也都可以与“只”搭配,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这些名词在无锡方言中可与“只”搭配,普通话中则不能或不常与“只”搭配:①动物类,如牲口、驴、骡子、骆驼、马、牛、象、猪等;②身体部位类,如牙齿、肩膀、腿等;③衣物配饰类,如帽子等;④容器类,如缸、锅、筐、口袋等;⑤电器类,如灯、收音机、钟等;⑥大型机械类,如马达、水泵、飞机等;⑦小型工具类,如筷子、砚台、钉子、刷子等;⑧点心类,如馒头、烧饼、月饼等;⑨果蔬类,如瓜、橘子、藕等;⑩乐器类,如喇叭、锣、琵琶、琴等;弹药武器类,如地雷、手榴弹等;房间类,如房间、教室等;其他,如队伍、歌、故事、颜色,等等。

可见,无锡方言的最常用量词“只”在与名词的组合上,有以下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

第一,加上与普通话共有的部分,无锡方言能用“只”计量的名词类别非常广泛,从生命体到非生命体,从衣食住行到学习劳动皆可;第二,不同于普通话针对牲口类名词有特定的量词,无锡方言中,牲口类同样可以用“只”计量,甚至比用“口、匹、头”的情况更常见,几位本地合作者都表示“因为方便”,用语言学理论来解释就是经济原则、省力原则;第三,无锡方言用“只”计量的名词基本不限大小,小到牙齿,大到大象、飞机,都可以与“只”搭配。

对照《说文解字注》中提取的名词“只(隻)”的语义特征,可以发现,无锡方言量词“只”的用法受到名词义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和普通话相比,其能计量的非生命体的类别和数量明显更多;在所计量名词的体积大小方面,基本不受“谓在手者”语义特征的制约,在无锡方言母语者心理上,“只”带来的[+中小型]的形象感受也并不强;甚至如“歌”“故事”“颜色”这些无形的事物,也都能用“只”来计量,此时“只”的语义泛化程度已经比较高,段玉裁所说“既乃泛谓耳”在无锡方言中表现得更明显。

2.仅普通话常用和仅无锡方言常用的量词之间的一些关系

(1)普通话的“座”“家”与无锡方言的“爿1”

前文提到无锡方言的量词“爿1”,它的意义类似于普通话的“座”“家”。经统计,在名量配合表中,无锡方言里能用“爿1”计量的名词有11个:报社、饭店、工厂、剧院、旅馆、企业、商店、书店、学校、医院、银行,这11个名词都属于营利性或事业性场所,在普通话中都可与“座”或“家”搭配,所以前文“爿1”的释义得到了印证。

但是反过来,在普通话中与“座”或“家”搭配的名词,并不都能在无锡方言中与“爿1”搭配。名量配合表中,普通话的“座”还能计量以下几类名词:①自然地貌,如岛、山等;②人工景观,如碑、城、宫殿、塑像、塔等;③有特定功能的建筑或设施,如车站、坟、矿山、礼堂、码头、桥、水库、水闸等。而普通话的“家”还能计量以家庭为单位的名词,如亲戚、人家等。这些类别的名词在无锡方言中都不能与“爿1”搭配。

因此,名量配合表反映的无锡方言常用量词“爿1”的实际使用情况,明确了它与普通话常用量词“座”“家”的相似性范围,仅仅是都能用于计量工厂、商店等营利性或事业性场所。

(2)普通话的“件”与无锡方言的“样”

名量配合表中,普通话里能由“件”计量的名词有14个,包括:①物件总称,如东西、工具、货物、家具、礼物、商品、行李、武器、凶器、仪器、乐器等;②事件总称,如事情、工作等;③服装类(不包括下衣),如衣服、上衣等。其中,物件、事件总称在无锡方言中更常用“样”搭配,而且除此之外无锡方言的“样”没有再搭配过别的名词;而同样这些物件、事件总称,在普通话里除了用“件”搭配以外,还能用“样”搭配的较少。

因而可以作出判断:无锡方言常用“样”来计量物件、事件的总称,这些总称在普通话中则更常用“件”来计量。当然,当上位概念细化为下位概念时,就不能用“样”计量,比如“武器”可以说“一样武器”,但“手枪”就要说“一把手枪”了。

三、结论

无锡方言量词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能够发现不少与普通话量词迥异的特质:1.从词汇上看,无锡方言的数十个特有量词以计量单一对象的专职量词为主,它们源自无锡人民在其生产生活方式下形成的某些特殊约定。2.从语法组合上看,总体而言,无锡方言量词的规模和组合能力低于普通话量词,名量搭配的专一性相对较强。具体而言:(1)“只”作为无锡方言的最常用量词,在所计量对象的类别和性状(尤其是体积大小)上受到的限制比普通话的“只”小得多,语义泛化程度较高,[+中小型]的形象色彩义不如在普通话里强;(2)无锡方言“爿1”的意义虽可以理解为普通话的“座”“家”,但用法仅限于计量工厂、商店等营利性或事业性场所;(3)计量物件、事件的某些上位性名称,无锡方言更常用“样”而不是“件”,等等。

无锡方言量词的特质,不仅是方言本身状貌的反映,更是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或行为的量化方式、认知模式的侧面体现。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J].方言,2003(1):6-27.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66.

[4] 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41.

[5]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8-54.

(责任编辑:时 新)

The Colle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Unique Quantif i ers and an Investigation on Noun-Quantif i er Combination in Wuxi Dialect

LIU Yichen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The collection of the quantif i ers in Wuxi dialect shows that those unique quantif i ers in Wuxi dialect are mostly used for single objects or actions, ref l ecting how local residents quantify things in their peculiar mod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Meanwhile, in terms of noun-quantif i er combination, Wuxi dialect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quite different from modern Chinese. Particularly, 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quantif i er, “zhi” meets comparatively less restriction on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objects that it can quantify.

Wuxi dialect; quantif i ers; noun-quantif i er combination

H173

A

1008-7931(2017)01-0099-07

10.16217/j.cnki.szxbsk.2017.01.015

2016-07-21

刘忆晨(1992—),女,江苏无锡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近代汉语语法学。

刘忆晨.无锡方言量词汇释和名量搭配考察[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1):99-105.

猜你喜欢

量词无锡普通话
无锡一棉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量词大集合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量词歌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