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7-04-14韩永乐
张 雷 韩永乐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当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
张 雷 韩永乐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施的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养老成为解决我国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的新途径。当前国内智慧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手段落后、发展不平衡以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但未来的市场前景和发展需求却是十分可观的。本文就我国智慧养老的模式、存在问题及成因、发展对策等进行探讨,力求探索适合我国养老发展的智慧之路。
智能设施;养老问题;养老产业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面临形势极为严峻。《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1]由于我国尚未实现现代化便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刚性需求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且规模巨大(均为世界最多国家),加之我国处于经济上“三期叠加”压力仍未消除、城市化进程提速带来的诸多问题未能解决的特殊背景下,人口老龄化问题面临形势极为严峻,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习总书记也提出了“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养老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当前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方式的整合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标志着智慧养老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新的政策选择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状况和主要模式
2008年11月,IBM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并在2009年发布了《智慧城市白皮书》,认为智慧城市的和谐是建立一个有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2]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智慧养老”就是在“智能养老”的基础上发展而产生的。
目前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养老产业发展状况的制约,国内对于智慧养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统一的界定和行业标准。通过参考研究,我们认为智慧养老(Smart care for the aged),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围绕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安全保障、应急救助、娱乐休闲和学习分享等诸多方面,通过现代智能设备对涉老信息的自动监测、预告报警以及自主处理从而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灵活的服务与管理,实现现代科技与老年人的智能互动,并对老年人的经验与智慧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促进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不断提高,在实现老年人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的同时,使老年人活得更有价值、尊严和幸福感。
(一)国内智慧养老状况
国内一些城市,智能化、适老化的社区已经初现雏形。目前初步智能化养老基地的建设与国外的“老年社区”十分相似,吃住行全部实现自动化及无障碍。例如,武汉市的乔西社区智能养老,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E-脉手表、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终端和服务平台的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这是作为2011年,武汉市6863名老年人率先享受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老年人只需拨通专线服务,就可足不出户预约洗衣、做饭、维修、理发、送米等日常服务)的升级尝试。[3]
2013年,北京市“智慧养老”基地落户北新桥街道。智慧养老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家庭服务、紧急求助、医疗保健、安全监控、精神慰藉五大内容。通过社区服务热线的方式,老年人足不出户,只需拨通社区服务热线,即可获得购物、送餐、家电维修、洗衣、理发等多项服务。街道还通过多参数生命体征检测仪对老年人的血压、血氧、心电、体温等进行综合检测,随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天津市南开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通过“4+X”服务模式,在夯实呼叫服务、配送餐、家政、日用品便利店四项基本服务功能基础上,不断扩充服务内涵,实现了就医预约挂号、家政服务、网络购物、呼叫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不出社区。该中心还与天津广电网络公司合作开发了“三个一”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仅仅依靠一台电视、一个遥控器、一个机顶盒即可实现28项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依托互联网的大养老模式,深受老年群体欢迎。[4]
2015年,合肥市庐阳区通过服务采购形式,为1700位“六类”老年人(空巢、低保、失独、高龄、大病、残疾)购买“夕阳通”,实现“智能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为每位老年人免费赠送“一键通”手机,并每月充值20元话费,服务项目在免费中介、精神慰藉、紧急救助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日祝福、天气提醒、健康养生等主动关怀的短信推送、电话联系等主动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24小时全天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2015年5月,国家标准委正式下达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绍兴市成为全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首个服务标准化试点。2016年4月,绍兴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做好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等7个规范界定为绍兴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规范。
(二)国内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
第一,按照使用智能设备不同可分为电话养老服务、“一键通”养老服务、手机养老服务、电视养老服务以及机器人养老服务等方式。电话养老服务是老年人通过拨打养老专线电话(如洛阳的12349专线、上海95002热线、沧州电话座机“E键呼”等),由服务平台提供送餐保洁、购买帮厨等服务;“一键通”养老服务是通过专门的便于随身携带的智能手表(如北京石景山24小时智慧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的智能手表)、老年人专用手机(如邵阳正康老年智慧机、西安“关护通”、“家事宝”老年手机)等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位置定位、双向通话、健康监测、紧急报警等服务;手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在目前智能手机(安卓系统或iOS操作系统)上安装应用软件,通过使用软件实现各种养老服务,例如北京朝阳区“一点孝心”APP软件提供自助售餐、福建厦门“i欢孝”APP软件进行健康管理;电视养老服务是老人通过机顶盒操作智能电视,实现预约点餐送餐、日常购物、家政等一系列服务,天津智慧养老已开发包括智能电视服务在内的多项适合居家养老使用的智能设备;机器人养老服务是通过人机自主互动,由智能机器人实现定位报警、取物送餐、健康监测乃至日常照料护理等服务,目前国内智能养老机器人发展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却也是前景最为看好的发展模式。
第二,按照提供服务用途不同可分为位置定位、提醒服务、日间照料、医疗监测、紧急救助、双向通话、代购缴费等服务形式。位置定位就是由智能设备提供GPS定位,防止老人走失,特别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十分必要;提醒服务包括时间提醒,用药提醒、久坐提醒以及事项提醒等,防止老年人忘记时间错过事项;日间照料包括为老年人提供购买帮厨、订餐送饭、保洁洗澡、看病预约、叫车等待等各种家居养老服务;医疗监测包括血压、血糖、心率、心电等医疗项目的定时监测,预防老年人身体突发异常状况;紧急救助包括老年人跌倒报警等紧急状况报警,为老年人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双向通话可实现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家庭成员间的双方或多方通话,提高交流沟通的时效;代购缴费为通过智能设备方便老年人购物和水电煤气等日常缴费,使其可以在家就享受到各种服务。
第三,按照应用场所区分可分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医疗养老服务、智能机构养老服务、智慧城市养老服务。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依托智能设备(如关爱智能腕表、一键通呼叫器、智能手机等)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老年人住所为基础,构建智能高效的家居设施(包括配套软、硬件)和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通过各种适合居家养老使用的智能设备便可享受点餐送餐、清洁打扫、代购缴费等各种服务,也就是通常说的智能社区养老服务,也是目前国内各地探索智慧养老最普遍的模式,其中代表包括绍兴“标准化、全覆盖”模式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洛阳延安社区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的10分钟智慧服务圈、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通过“一点孝心”APP客户端提供自助售餐服务、上海“安康通”、西安的“关护通”、“家事宝”等老人智能手机提供智能家居养老服务等;智慧医疗养老服务是指专业机构通过使用智能设备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常看护、科学进餐、医疗监测、康复治疗等服务,如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照顾服务,辽阳美林园社区养老服务站(颐养服务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的专业医养服务都是这种模式的实践;智慧机构养老服务是居住在专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通过机构提供的各种智能设备,实现订餐送餐、清洁打扫、健康监测、预警提醒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如黑龙江乐活医养家园,北京昌平汇晨养老机构等养老机构都是通过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品种多样、高效便捷的特色服务;智慧城市养老服务是在建设智慧城市时,将智慧养老服务列入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内容,在城市高度智能化的同时实现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和效率化,天津市通过开发出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关爱智能腕表、一键通呼叫器等智能设备提供多项适合居家养老服务,浙江乌镇“智慧养老”线上平台通过“智能居家照护”、“远程健康照护”、“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设备,利用阿里云服务器、APP等进行远程管理,都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三)国内智慧养老的四种典型模式
1.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绍兴为代表的“统一化、标准化、全面化”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顶层设计统一化,各项管理标准化,养老服务全面化。2015年5月,绍兴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成为全国首个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项目。随之,绍兴市成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领导小组,2016年2月,编制出台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基本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基本设施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管理规范》《居家养老入户服务规范》和《老年人信息管理规范》七个核心标准,以标准为引领,积极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共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672家。按标准要求加快智慧终端和信息系统应用的建设,建立“民政局平台—96345—居家养老服务公司—一键通”的多级网络化管理体系,升级“96345”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养老远程监测信息平台;引进一批有实力和经验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组建绍兴居家养老服务名录库,分包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给越城区和高新区7个街道70岁以上城市社区1.7万名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终端设备,为城区范围内老年人提供“一张网、一键通、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形成智能化呼叫、实体化入户服务、信息化平台操作、远程化智能监管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5]
2.智慧医疗养老服务。是以辽阳美林园社区养老服务站(颐养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养老看护医疗康复一体化”智慧医疗养老服务模式,即各种提醒智能化、医疗康复专业化、养老服务个性化。美林园社区养老服务站是社会企业依托辽阳市宏伟区光华街道美林园社区建立的,主要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提供商业化服务,养老服务站的护工均接受过专业培训(半数以上为专业护士),每名护工负责3-4名看护老人,养老服务站配备血糖仪、血压计、急救设备和康复设备等医疗设施,为每位看护老年人配备尿湿感应器、踹被感应器、起床感应器,失能老人护理衣及专业护理床等日常医疗智能设备,确保看护老年人得到专业和舒适的养老医疗服务。同时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同合作,养老服务站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采集老人生理指标,将各项指标传输给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的专业医生(多数为医疗退休人员,也有市医院外派医生)通过分析生理数据得出老人的生理状况,反馈给养老服务站合理的治疗(康复)方案和保健建议,养老服务站根据治疗方案和保健建议为看护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康复治疗以及科学饮食,确保看护老年人得到最为合理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3.智慧机构养老服务。是以黑龙江乐活医养家园为代表的“平台一站式、医疗专业化、管理酒店式、服务全方位”智慧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乐活医养家园为中日合资开发,是集养老、休闲、旅游、医疗为一体的养老机构,由日本长谷川介护服务公司团队运营管理,分为居家生活区、医疗保健区、休闲养生区、健身康复区、文化娱乐区、休闲购物区、老年用品体验区、幼养结合天伦区八大功能区。居家生活区设养老床位5000张,其中机构养老360张,主要为看护型老年人服务;居家养老4640张,主要为健康型老年人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务。医疗保健区为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体北方医院,拟建床位501张,是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医养结合、康复、健康体检、健康咨询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为入住老人定期开展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保证入住老人享受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除了功能区的特色建设,家园智慧养老方面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有亲情、有尊严、可负担的智能养老平台服务,以数字对讲系统为基础,融合智能家居系统、远程照护系统,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养老照料的需要;养老用品引进世界先进的养老辅助用具,小到老年人吃饭用的勺子、日本进口河村轮椅、TOTO适老化马桶升降机、松下坐式淋浴器,大到八乐梦护理床、酒井康复器械和好适特整体浴房等适老化产品30余类,涉及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护、养、康复8大方面约600余件。家园借鉴日本成熟的养老模式,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须定期接受日本、省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符合入住老人身体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如针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其他老年人高发疾病患者,提供多种健康膳食等等。此外,家园还首创工作式养老模式,让健康老人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
4.智慧城市养老服务。这是以天津为代表的“四维模型”智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即“智能+”让养老服务不断升级发展,“普惠+”让养老服务充满温情,“生活+”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生态+”让养老服务结构科学合理。作为住建部2013年首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天津市于2016年10月发布了《天津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将建设面向全市市民的智慧化服务平台,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旅游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社会服务体系,以“宽带天津”建设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深化智慧应用为主线,启动惠民服务便利化应用、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提升、智慧经济高端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五大行动,重点推进实施34个智慧城市建设专项,打造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智慧城市,形成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区,让天津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智慧医疗方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个数据库融合,建立人口健康云平台,统筹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类业务应用系统,推进各项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智慧社保方面加快推进市民卡“一卡通”建设,整合现有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城市一卡通集成金融IC卡功能,在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民政补贴等多个领域推进一卡多用;整合社保信息资源,开发集网上申报、社保缴费、移动执法及各类个人信息查询于一体的移动客户端。智慧社区方面依托社区管理系统和社区综合数据库,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推广智能家居、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护理等多领域应用,规划建设以智能邮件快递箱为主的终端自提网络。智慧城市管理方面全面升级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新型信息终端为主要载体,架设覆盖城区的感知网络,建设“全民城管”系统、生活垃圾处理数字化监督平台;建立可量测实景影像空间数据平台,推进建立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全实景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6]
三、国内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国内智慧养老主要问题
智慧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是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的智慧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第一,智慧养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偏低。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的开发与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涉老信息和数据的应用、整合和处理等方面,还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充分采集、有效分析、整合处理以及开放共享;智能养老产品目前也过于单一,一般仅为便携式手环或智能手机,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信息数据和智能设备开发往往落后于养老服务发展,不能实现与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难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
第二,智慧养老产品的“智慧性”不足。智慧养老产品设计没有体现出以老年人需求为本的理念,许多产品并未真正实际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能力与生活习惯,学习起来十分复杂,操作也很繁琐,导致老年人无法熟练使用,很多老年人最终都会放弃使用智能终端产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并没有达到服务老年人的目的。
第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仍很稚嫩。国内的养老产业仍然没有形成集约化的商业模式,服务成本偏高,两极分化较严重;经营管理上缺乏科学高效的模式,养老资源利用率不高,养老服务严重碎片化;新兴的智慧养老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经营缺乏规模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羸弱。
第四,智慧养老产业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制定的涉及养老服务标准的政策文件并不多,已出台的相关文件制度多为建设性或指导性的意见,往往以语言性描述为主,缺乏科学性说明和操作标准,对养老服务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例如合肥市在实践中因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内容、标准、运作方式等方面各不兼容,导致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服务资源无法相互利用。[7]智慧养老产业更是没有系统性制度或规范进行指导,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有效的行业监管,造成智慧养老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第五,智慧养老服务忽视精神层面要求。国内的养老服务一般都是着重于生活照料、健康医疗以及便利服务,往往忽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文化娱乐以及知识再教育,价值再创造更是无从谈起,稳定社区的老年人之间缺乏互动式交流与互助分享,精神层面无法得到真正的慰藉。
第六,老年人信息管理不规范。目前国内个人信息管理极不规范,存在个人信息不准确、统计数据模块标准不统一以及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等状况,老年人由于对个人信息重要性和管理方式认识不足,个人信息整体状况十分混乱,导致数据信息无法充分采集、有效分析以及科学整合处理,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二)智慧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说明智慧养老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两极化、碎片化特点显著,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智慧养老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智慧养老刚刚起步,探索实践时间没有超过5年,根本没有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多数理论都是从养老实践之摸索得出,而往往受到自身条件及所在机构类型限制,得出的都是片段化、阶段性理论和实践成果,没有追溯上下游和横向连带得出完整的系统理论,完整的智慧养老理论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智慧养老模式仍然没有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智慧养老产品没有被多数老年人了解、接受及熟练使用,引导智慧养老服务仍然仅仅是少数老年人才能享受到的优质服务,而目前智慧养老存在两极化严重,特别是优质的高端养老服务价格过高,导致智慧养老往往成为“贵族养老”,让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望而却步,更无法接受乃至走入其中。
第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的智慧养老产品普遍存在成本偏高,标准不统一,资源利用率差,没有形成集约化商业模式的状况,这也是智慧养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的表现。如何通过政府有效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发出适合老年人操作的智能设备,快速将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壮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稀缺。国内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匮乏,能够开展理论探索和进行基层设计的高端人才更是稀缺,这就决定养老服务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智慧养老产业的智能产品设计、行业顶层设计、行业操作标准制定等工作都无法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第五,养老文化也没有形成自身完整体系。我国养老是“未富先老”,加上隔代寄养现象普遍,导致老年人往往没有真正享受养老服务而继续奔波,更是忽视自身精神追求。同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剧,多年来一直忽略对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致使目前文化脆弱,养老文化更是多为荒漠,没有形成自身文化表现。
四、推进智慧养老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从2015年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2.22亿人激增至4.18亿人。而我国在没有实现现代化之时业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情况十分严重;老龄化的加速,必然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严重,从而出现“无钱养老”和“无人养老”的局面。智慧养老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人力做不到、人力做不好、人力不愿做”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的便捷、高效、灵活,是解决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养老服务资源结构性短缺、劳动密集型养老方式困难重重的必然选择。
(一)倡导以老为本
真正倡导以老为本,就是倡导尊重老年人、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根本,提供全方位服务和管理,针对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服务,特别是让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安享晚年。这就要求养老政策的制定者、养老产品的设计者和养老服务的提供者都要做到以尊重老年人、读懂老年人为前提,了解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使老年人从心底接受智慧养老服务和使用智能养老产品,而不是使之成为眼下为数不少的闲置资源。
虽然目前国内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较为落后,但是随着国家及社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产品和智慧服务的不断推出,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养老必将发挥后发优势,满足老年人追求个性化养老服务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智慧养老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统一的标准为基础保证。目前国内整个智慧养老服务市场仍然没有规范性的制度体系和统一的指导标准,更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保障。倘若各个部门或机构的标准“各自为政”,必然会出现标准重叠的现象,也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各地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但要立足地方实际、提炼工作经验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标准,更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制订统一标准,强化宣传落实,使制度和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8]
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监督机制和保障体系。抓紧建立与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服务监督和评估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制度规范,在制定标准、全面落实的同时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保证智慧养老行业标准的落实和完善,实现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运行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扶持智慧产业快速发展
民政部门在定期采集各种养老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将涉老信息进行全面信息处理,深度挖掘数据信息的有效性,为智慧养老产业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养老信息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还可以为智慧养老产业的需求和服务指引明确方向,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提供准确切入点,使之在智慧养老领域有所作为,从而推动整个养老行业的不断发展。但在涉老信息采集处理方面,还应注意信息保密性,预防私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民政等养老相关部门和机构,还应该统一行动,协调配合,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证、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将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等社会因素连接起来,通过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打造多种所有制并存、大中小公司、高中低企业都能共生发展的多元化的智慧养老服务产业体系。
(四)培育专业人才
智慧养老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建设为支撑。专业人才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智慧的养老服务人员,另一面方面是专业的养老政策制定者和养老产品设计者。
养老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养老政策和行业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关系着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状况。智慧养老产品设计者的水平和情怀,关系着智能设备能否真正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成为养老服务不可缺少的利器,抑或成为束之高阁的无用之物,这关系着智慧养老企业的生死存亡,也是目前智慧养老行业最为匮乏的。
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的效果,这不仅要求养老服务人员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专业的业务素养和技能更是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因而建立并完善养老服务业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至关重要,加强养老专业人员培养,拓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渠道,逐步提高智慧养老专业从业者的工资福利水平,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投身于智慧养老服务行业;依托高等教育资源开设养老相关专业,进行系统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业务的老年人健康、医疗及心理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生活上可以自理,有独立社交能力的低龄老年人进行基础的护理照料培训,使其充实到养老服务中来,与高龄老年人之间有效互动,彼此照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智慧养老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9]
(五)开展老年人再教育
加强老年人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教育,是老年人跨越银色数字鸿沟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智慧养老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才能使老年人掌握并熟练使用智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智慧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促进养老服务效果和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还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开展个性化知识再教育,使老年人的经验与智慧实现与现代科技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满足老年人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需求,使老年人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感到更加幸福。
五、结语
我国的智慧养老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趋势呈现出智能化、规模化、个性化及多元化的特点,为切实提高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目标,需要在政策扶持、行业标准、法律保障、智能设备、专业人才、有效监管等方面切实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加强与国外先进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及人才的学习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建设全国智慧养老网络服务平台和全国智慧养老服务数据库为支撑,整合聚焦和开发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建立全国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系统,形成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产品模式、技术模式融资的和谐共生的养老服务模式,将养老服务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才是解决我国养老困境的必由之路。
[1]《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7-11。
[2]岳梅樱:《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 徐莉、王萍:《关于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从智能化养老的兴起谈起》,载《商业时代》,2014(12)。
[4] 张少芳:《互联网养老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及路径选择》,载《河北学刊》,2016(7)。
[5] 林念修、庄荣文:《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5-2016(上卷)》,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6]《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3):21—31。
[7] 黄佳豪:《合肥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索及政府责任》,载《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
[8] 林国旗、冯洁、樊文霞:《智慧养老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
[9] 贾伟、王思惠、刘力然:《我国智慧养老的运行困境与解决对策》,载《中国信息界》,2014(30)。
(责任编辑:H)
Service Model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mart Care for the Aged in China
ZHANG Lei HAN Yongle
The smart care for the aged has become a new typ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ing,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facilities.With the smart care for the aged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echnique falling behind,development imbalance and different industrial standard,but the future market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needs are very promising.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del of care for the aged,problems and causes,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and discusses the own way to development for care for the Aged.
intelligent facility,problem of care for the aged,industry of care for the a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