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有机栽培技术分析
2017-04-14刘金成
□刘金成
(安顺市平坝农业局 贵州 安顺 561100)
水稻有机栽培技术分析
□刘金成
(安顺市平坝农业局 贵州 安顺 561100)
水稻的有机栽培无论是水资源的维护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及保护自然环境,还是废弃物是否能够再进行利用和与大众的消费要求相适应,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稻;有机栽培技术;分析
1 有机质肥料的施用技术
自行制造有机质肥料与经济的成本比较相符合,但是,实际进行执行时,却有很大的难度。花生粕和菜籽粕等植物性的有机质肥料与市场销售进行比较,成本比较低廉。在中部地区中,有机栽培水稻使用中,主要的有机质肥料就是菜籽粕,氮和磷酐以及氯化钾的相关比率为5.3:2.3:1.3.菜籽粕有机质肥料由于是没有经过腐熟的,施用适用期和施用量都应该注意。在水稻栽培上有效应该菜籽粕,推荐量为4 000kg/hm2,将1/2当做基肥使用,在整地前的10d进行施用,既能够将发酵菜籽粕高温对于生长水稻的危害得以避免,又能够将生长水稻需要的营养成分适量地进行提供;追肥使用1/4,对于生长期间水稻营养需要肥分适量适时地进行补充,这个时候的水稻无论是地上部,还是根系,生长都已经比较旺盛,对于发发酵菜籽所带来的高温危害不害怕;将1/4做穗肥进行使用,栽培通常的水稻,在形成幼穗0.2cm的时候,施用穗肥比较适当,但是,在有机质的肥料进行施用时,需要矿化作用以后,才能够将营养的成分释放出来,所以,需要在形成幼穗前的大约8~10d进行一期作约,形成幼穗前的大约6~8d进行二期施用。在形成幼穗期以后,应该避免将有机质肥料再进行施用,以免将过量氮素在谷粒充实的期间进行供应,致使谷粒中精蛋白质的含量能够得以有效地提升,稻株也容易倒伏。
2 福寿螺防除的技术
从当前来看,水稻在生育的初期,害虫具有非常旺盛的繁殖能力,在各种有水的地方都有,能够从茎杆的基部将刚插秧水稻的嫩株剪断。若在水稻生育的初期没有进行防治,危害将更加严重,必须要进行补植,同时,对于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运用化学性的农药,毒性比较强,是当前防治比较常用的方法,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毒性太强尽量少运用。在水稻的有机栽培中,比较适合的方法是苦茶粕植物性的废弃物,对于福寿螺进行防除的效果非常好,对福寿螺进行防治时,土壤中蚯蚓和水蛭等其它的生物也会除掉,所以,尽量适量地进行施用,遵循50~100kg/hm2的施用原则,水稻进行插秧以后,均匀地撒布在田埂的四周,防除的效果就能够达到。与化学合成农药防除福寿螺的效果相比,苦茶粕所达到效果基本相同,但是,苦茶粕不会危害到人体,所以,水稻栽培的农户在对福寿螺的防除上,还是选用苦茶粕比较合适。
3 杂草防除的技术
3.1 重复整地法
将水稻插秧前的12~15d,首先,第一次进行整地,先进行粗、细耕;其次,灌溉深水5~10cm,插秧前的3d都持续灌溉;最后,第二次进行整地,从而使防除杂草得以有效地完成。
3.2 稻壳覆盖淹水法
尽量在水稻插秧以前,进行平整整地,秧苗在插秧以后比较挺直时,稻壳的覆盖大约4t/hm2,同时,需要淹水进行处理,为了将杂草进行有效地防除,还可以将人工除草进行配合。
4 病虫害防除的技术
纯有机地栽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很高。若想将精湛栽培的管理技术得以有效地实现,必须要将病虫害的发生得以有效地降低。稻热病、二化螟虫、胡麻叶枯病、稻纵卷叶虫、白叶枯病以及驻纹枯病等都是水稻比较常见的病虫害。针对于水稻茎和叶鞘内的稻纵卷叶虫和二化螟虫再没有进行时,苏力菌都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茎和叶鞘内已经进行了二化螟虫,便没有了防治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在发生二化螟虫的时期,连续性地进行防治。在土壤中硅的含量过低和水稻肥份吸收的量过大,都容易发生稻热病,土壤中通常硅的含量为15mg/kg之上,所以,若能够将施用有机肥料适中地进行控制,土壤中硅含量充足地进行补充,对于稻热病能够有效地预防。在土壤中硅的含量比较低和稻株比较缺肥时,容易发生胡麻叶枯病,所以,为了使胡麻叶枯病得以预防,水稻生长时,既要将土壤中的硅补充适量,水稻也不能缺肥。
结束语
有效地运用水稻有机栽培技术,既能够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得以有效地控制,又能够提升水稻的生产效果。参考文献:
[1]李彦泉,宋顺奇.有机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吉林农业,2014,(15):28-29.
[2]赵理,史春余,冯尚宗,王新娟,王世伟,赵桂涛,周广才.水稻有机栽培旱育秧田除草技术研究[D].中国农学通报,2014,(21):145-151.
[3]陈莉.有机水稻——紫云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3,(06):142-143.
[4]张海静.黑龙江省庆安县机插水稻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10):71.
1004-7026(2017)06-0059-01
S51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