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认同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2017-04-14冯大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马克思主义

冯大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华文化认同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冯大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华文化认同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文化认同能够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渗透,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是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智力支持;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我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树立我国意识形态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华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显著提升,成就斐然、举世瞩目,这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冲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多方努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顾名思义,中华文化认同是在对中华文化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能予以接受与认可,是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具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它们是团结和凝聚中华各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转型,我国部分群众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产生了崇洋媚外的社会心理和思想倾向。因此,提高我国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中华文化认同在这“五个认同”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对我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文化认同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中华文化认同是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的思想防线,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抵御“西化”的侵蚀

冷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到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到美国政府的“普世价值”论,美国政要及其智库的精英学者为西方文化能称霸全球而摇旗呐喊。在塞缪尔·亨廷顿看来,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是制约西方文化发展的两大障碍。这种观点较为客观地表达了美国政府的基本立场。从“海湾战争”到“2001年阿富汗战争”,从“伊拉克战争”到“利比亚战争”,美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对伊斯兰世界进行全面的打压。近年来,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的口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利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来遏制中国,同时也妄图利用西方文化这一软实力来征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西方文化渗透的实际效果来看,美欧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影视动漫、网游、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节目、风俗习惯已然对我国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诚然,西方的优秀文化应该学习,文化保守主义是不可取的。但面对来势汹汹而又“消弭于无形”的西方文化,我们必须要摒弃崇洋媚外的心理和“食洋不化”的风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筑起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防线。我们只有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分析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进而创造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中华新文化。我国的文化创作应该像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广东卫视的“中国大画家”等电视节目那些,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在借鉴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文艺作品带有浓郁的中华特质,而不是以西方文化为圭臬,对其进行简单地跟踪、模仿和复制,甘做东施效颦之徒。只有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能使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坚守“洋为中用”的方针,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华文化认同,既是学习外来文化的基础,又是面对外来文化的政治立场,它是抵御“西化”侵蚀的思想防线。

(二)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防治“分化”的渗透

百余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尤其是西方国家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分化中国。从沙俄对外蒙古的煽动与扶植,到日本在侵华过程中曾策划的“满蒙独立运动”,再到近些年来美欧等国家对台独、疆独和藏独等分裂势力明里暗里的蛊惑、怂恿和支持。不难看出,境外敌对势力分化中国的野心长期存在,而且持续至今且愈演愈烈。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主要集中在边疆地区。强烈的地方民族意识和排他性较强的宗教信仰,使得少部分边疆地区的某些人与中华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相去甚远。比如,疆独分子鼓吹“东突独立的论调”,藏独分子妄图恢复“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占国内人口极少数的分裂分子成为了境外反华势力利用的对象,他们的卑劣言行及其鼓动的恶性群体性事件,严重地危害了社会治安和民族团结。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也有少数汉族民众仍然固守着“华夷之辨”的陈旧观念,轻视或排斥少数民族。若要弱化和消除我国个别人的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的狭隘民族意识,必须要提升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它是抵制分化势力渗透的有效力量之一。因为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各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重要依据与标志,认同中华文化,必然能够促进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虽然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在我国长城南北各自区域内的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联系,而且我国长城南北之间的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也密切相连,因为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胡化”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代表的“汉化”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根基,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之下能够融合为一体。中华文化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成为了中华各民族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认同中华文化能够使中华各个民族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中华文化维系的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华各个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有利于摈弃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树立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促使人们的阶层意识增强,思想分歧增大,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而增强社会各阶级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能够帮助人们透过收入的差距,充分认识到中华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血肉相连的整体,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共识、防止各阶层矛盾的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是消解分化又形成合力的思想基础。

二、中华文化认同是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智力支持

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儒家学说逐渐地退出我国意识形态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开启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的新天地。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中国人民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实现深度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就是其光辉典范。实事求是出自“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这一名句。精通中华文化,而且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毛泽东,曾在湖南长沙求学期间,对岳麓书院匾额上的“实事求是”印象颇深。后来,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中批判了主观主义的学风,科学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深化了全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解与认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经历了确立和重新确立之后,继续向前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途径。除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外,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扎根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实现了古今的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部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掌握程度还相对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尚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人们的汉语言水平较之前几代人有所下降,对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如中国的文史哲等知之甚少,进而使某些中国人缺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研究和体会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中国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爱之切”亦能“知之深”。只有始终牢固地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之上,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借鉴,更好地持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创新的境界。

(二)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华文化认同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马克思主义著作涉猎广泛而且深奥难懂,若非专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是很难把马克思主义读懂的。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未因此而受阻。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解读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比如,用“相反相成”“新陈代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用“吃一堑,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摸着石头过河”来解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句来形象地描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这一成功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必须传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仍需依托于中华文化。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虽有差异,但却有相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光大。比如,儒家的仁爱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和“天下归仁”(《论语·颜渊》),儒家的仁爱精神具有以人为贵、悲天悯人、豁达包容和成己成人的特点,儒家认为“仁者不忧”(《论语·子罕》)“仁者寿”(《论语·雍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我们可以利用儒家的“仁爱”思想来解读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含义。当然,也要明确二者在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等方面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是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友善”,它不仅指向熟人,而且指向陌生人。这就超越了熟人社会中“爱有差等”的狭隘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其他内容,均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理论阐释的文化资源。总之,我们应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运用中华文化的多种形式和多样化的内容,形象生动地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其能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使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三、中华文化认同是树立我国意识形态自信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思潮和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某些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坚定我国意识形态自信已然成为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多方努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之所以能由“多元”融为“一体”,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为根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通婚、和亲、互市和以屯垦戍边、洪洞大槐树、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为代表和标志的商品大流通、人口大迁移,把中华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和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和山地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尤其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使农耕民族的礼乐教化、内敛守成和安土重迁的精神,与游牧民族的热爱自然、骁勇尚武、崇尚天性的精神相互同化,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加之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的政治传统代代相传。这使中华各个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思想相通、书同文、行同伦,成为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由此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在的民族,逐渐向着自觉民族的方向发展。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形成了更加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的强烈意识,大大削弱甚至消除了部分人的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意识,爱国主义的广度和深度得到空前扩展。此后,爱国主义精神感召和引领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裸官”、人才流失和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等现象,这说明我国有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所弱化。所以,必须要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若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持,就容易滋生个人主义、家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很难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只有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可见,作为中华文化认同内容的爱国主义是达成共识、防止分化而又形成合力的精神纽带,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

(二)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根植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然而,近些年来,有人假借复兴国学之名,诋毁马克思主义,偏激地认为它是鸠占鹊巢。其实,只要简要地回顾近百年来的国学研究,我们就不难发现,以胡适和钱穆为代表的某些国学大师,对马克思主义颇有微词甚至明确反对,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未能正确地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他们未能高瞻远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未使中华传统文化发生中断,而是拯救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因为以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为代表的封建改良主义救不了中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未能力挽狂澜。中国人民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马克思主义是继儒学之后,成为了现当代中华文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虽然来自国外,但它来到中国之后,并没有远离中华传统文化,而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深度融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既有利于辨识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更有利于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消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偏见,进而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文化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唐盛世,再到康乾盛世。中华文化曾长期处在世界文化的巅峰,八方来朝,辐射四方。丝绸之路使得中华文明传至西方,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殷商末年去往朝鲜半岛的箕子和秦始皇时期去往东瀛的徐福,使朝鲜和日本深受中华文化之浸染。此外,中华文化对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也影响颇深。中华文化包括以《周易》《论语》《道德经》为代表的国学经典,以四大古典名著和中华诗词曲赋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以琴棋书画、陶瓷、敦煌莫高窟和霓裳羽衣舞为代表的中国艺术,以青铜冶炼技术、造纸术和中医为代表中国科技,以中华茶道和中国菜为代表的中国饮食和以都江堰、长城、赵州桥、郑国渠、故宫、颐和园、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建筑等等。回顾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能够把近代以来中国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放到历史长河中来审视,从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中找寻文化自信,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上,定能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1]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5-08-26(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TheGreatValueofChineseCulturalIdentitytotheIdeologicalConstructioninChina

FENGDabiao

(CollegeofMarxism,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and basis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t can resist th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so it is an important barrier to protect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China. It also helps to promote the sinic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so it is th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deology. It helps to strengthen our people′s ideal and belief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it is the thought basis that sets up the confidence of Chinese ideology.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contemporary China;ideology;value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蒙古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15YJC710009)之阶段性成果。

2017-05-21

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9.003

D616;D64

A

1008-6285(2017)09-0011-04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马克思主义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