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
2017-04-14肖柳絮
□肖柳絮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中日酒文化的对比研究
□肖柳絮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酒在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仅仅作为“酒”这一饮品存在,也是一种中原文化的象征。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美味的酒成就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华美的作品。像酒圣杜康,酒中仙李白。日本也不例外,酒文化深入到日本国民的生活中,在各个方面有着同中国相似的酒文化。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各自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本文就中日酒文化的发展脉络入手,进行对比研究。
中国;日本;酒文化;对比研究
1 中日酒文化的起源
1.1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中国是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历史上也曾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酒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从发酵的野果中,发现了天然果酒。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农耕的发展,人们偶然发现了谷物酿酒,酒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第一杯酒的酿造,我们无法从古书中得知最准确的时间。但从这些年出土的酒具文物,可以推算出大致时间。比如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酒杯,说明中国至少有7000多年的酿酒历史了。
1.2 日本酒文化的起源
日本的造酒文化起源于中国。2 000年前,中国江浙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传到了日本。在那个时代,酒只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人们通过酒来和神灵交流,表达敬意。奈良县的三轮神社、京都府的松尾神社、梅之宫神社在日本因供奉酒神而非常着名。三家神社所供奉的酒神代表了日本酿酒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情况。
2 中国的酒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黄帝造酒的传说,给中国的酒历史增添了不少神秘和趣味性。而曹操的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历史美谈。古人饮酒时爱作诗,醉意微醺时,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歌颂酒的魅力,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财富。如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等,诗人们用酒抒发着自己或飘然出世或忧国忧民的情怀,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篇。
酒桌社交在中国有特殊地位。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欢”,从古到今,不论是他乡遇故知,还是洞房花烛夜,亦或金榜题名,都要把酒言欢,喝个畅快。从古至今,生活中操办大小事都离不开酒。红白喜事要喝酒,桃园三结义要喝酒,谈生意要喝酒,找人帮忙也要喝酒。另外,祭祀敬神、烧香祭祖、开业典礼等等都要喝酒。
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它已成为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调节着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发展形成,被称为“润滑剂”和“壮胆剂”。处在“关系性社会”的中国,喝酒关系到礼节、面子和人际关系问题,譬如“感情深,一口闷”,喝的多喝的好就代表关系不错。一场酒席下来,会喝酒,会行酒令的人春风得意,往往办事得力。即使相处不睦,心有芥蒂的俩人,一场酒宴下来,也可以“一笑泯恩仇”;刀光剑影,黄袍加身,一场皇室酒宴,同样可以“杯酒释兵权”。由此可见,酒,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日本的酒文化
随着商业的繁荣,酒文化在日本发展迅速,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在日本的酒文化中,常见的酒类有清酒、烧酒和啤酒,日本人最常喝酒的地方便是居酒屋。入夜后,街道上随处可见日本人三三两两出入居酒屋,畅饮啤酒,聊聊工作的烦恼,聊聊生活的展望,酒陪伴着他们度过每个夜晚,结束一天的疲惫。
作为日本文化的典型代表,清酒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每年日本的成人节,年满20周岁的男孩女孩都会穿上漂亮的和服,与朋友们到神社祭拜,饮上一杯清酒,虔诚地祷告,祈盼神灵的庇佑。这一习俗沿袭至今,也表明了日本人对清酒的重视。
樱花盛开的3月,日本人喜欢成群结队观赏樱花,在樱花树下喝“花见酒”;每年八月十五,日本人沿袭中国人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还要一起喝“月见酒”;重阳时节,日本人也同中国人一样,缅怀故人,饮菊花酒。同中国一样,日本人在逢年过节把酒吟诗,曾也有曲水流觞之乐。
日本酒文化的发展,能够帮助日本人维持日常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促进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在日本人的社会生活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中日酒文化的异同
4.1 中日酒文化的共同点
4.1.1 酒是农业发展的产物。中日两国酒文化都是农耕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产物。日本酒文化来源于中国,随着酒文化的传播,它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又显示出不同于中国酒文化的特征。
4.1.2 酒是人类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酒往往成为一种交际工具,就是所谓的“无酒不成席”。在日本,酒被称赞“酒有十德”。现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用喝酒来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甚至很多上班族常以醉酒为乐,在微醺醉态下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4.1.3 酒享有美誉。酒在日本和中国,都享有美誉和地位,两国都有很多关于美酒的文学作品。人们在生活中享受着酒带来的绝佳口感,品味着美好的生活。
4.1.4 酒有酒仪。中国和日本都有属于自己的酒桌礼仪和文化,非常注重酒行和酒德。凭借着优秀的酒桌表现,扩展良好的关系网,发展自己的事业。
4.2 中日酒文化的不同点
4.2.1 饮酒方式与礼仪的差异。在中国,办事离不开饭局,而酒桌上的出色表现为成功办事增加了不少砝码,毕竟中国有“酒品看人品”的说法。然而酒在日本虽然可以增进友情、促进交易,但完全不如中国这样功利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酒也有饮酒的规矩。虽然两国向邻,日本的酒文化还起源于中国,但是两国的饮酒方式和饮酒礼仪仍然存在差异。在中国,聚会喝酒,与会者要喝碰杯酒。一场酒席下来,大家可能要数次举杯共饮。而日本人在宴会刚开始时会一起干杯,之后,各自凭借自己的喜好和酒量,随意饮酒。日本人所谓的“干杯”是举起大家一起举杯,但是适量饮酒,然而在中国却不同,举杯者必须将杯中的酒全部喝完才算满意,否则会被误认为不实在,耍滑头。
中国诸多的酒桌礼仪,让许多国外友人喝而却步,不敢逾越酒规半步。咱们平时喝的高达五六十度的白酒,让口味清淡的日本人毫无招架之力。尤其餐桌上的劝酒法,无论客人酒量多少,一句句行酒令都能让人醉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喝得酩酊大醉、胡言乱语,在酒会结束前务必保持清醒状态。如果能做到这样,会被认为酒品好,德行好,于交友和谈生意都有很大帮助,是被尊重和欣赏的。反之,如果在酒席上喝得大醉丑态百出的话,则会被说酒品不好,人际交往也会受一定的影响。日本在这方面却同中国不同,在酒席中,从来不醉的人会被认为不够坦诚,没有好的交际能力和朋友圈,日本人认为微醺的人会给人踏实的感觉,并值得信赖。
4.2.2 祭祀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各种活动,都有酒的参与。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作为首要贡品的酒,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古代出征打仗之前,将军甚至是皇帝,要用酒来鼓舞士气。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这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在日本,如果天皇参与祭祀活动,则要使用特定的酒。其余一般祭祀活动的酒,则没有什么过多要求。等祭祀活动一结束,大家就一起喝供奉神灵的酒,吃供奉的食物。这就是所谓的“神人共食”。然而中国却是不同,我们清明节供奉给祖先的酒,则要恭敬地洒在坟前,以示敬意。从这点来看,日本人比中国人节约和注重实用性,大家一起捧起供奉的酒杯喝酒,也是向神灵和祖先祈祷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4.2.3 婚礼习俗的差异。酒不仅在祭祀活动担当着重要角色,在中日两国的婚俗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在订婚彩礼中一般要有酒,不仅要向女方送酒作聘,大家要在酒桌中商议具体的婚事;而日本人虽然在订婚、纳彩时候都要喝酒,但是彩礼中并不包括酒。在中国,人们参加婚礼称之为“喝喜酒”,新婚当晚夫妻对饮酒称之为“喝交杯酒”。同中国一样,日本人的婚礼上,夫妻也喝交杯酒,即“三三九度”交杯换盏。用三只浅的酒杯,每杯各饮三次,共九次。据说,三杯表示天、地、人,九是阳数中最高的数字,表示喜庆至极。
随着酒的出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对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日两国的酒文化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各自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深入了解中日酒文化,可以加深对彼此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差别中寻求融合,在融合中保存差别,共同创建适合于本国国情和世界酒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酒文化。
[1]贺静彬.日本历史与文化[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52~60.
[2]陈金芳.经典的饮酒礼仪[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3~50.
[3]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概论(一)[J];酿酒;2014年01期.
[4]曾丽贞.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5]李丽.中日酒道的文化差异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5).
[6]万玲玲.中日酒文化的交流与发展[J].才智.2015(04).
1004-7026(2017)08-0086-02
K2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