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
2017-04-14徐光敏
□徐光敏
(山东市菏泽市成武县苟村镇农技服务 山东 成武 274200)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分析
□徐光敏
(山东市菏泽市成武县苟村镇农技服务 山东 成武 274200)
小麦作为人类从食物中获取蛋白质的重要谷类作物主食,其品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小麦品质主要与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栽培环境和生态、栽培技术等相关因素有关,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改善小麦品质,以期为农业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小麦;品质;栽培技术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有多种,本文主要研究了从农业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质品种、提高播种质量、科学施肥、搞好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来改良小麦品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从种子选择上提高小麦品质
遗传基础优质的小麦种子才能收获高品质的小麦,在选择品种时,要尽可能选择适播期较长、播期弹性大多代杂交而成的中早熟优质品种,以确保小麦种植期间对病虫害的和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2 从播种质量上提高小麦品质
(1)播种时期的选择:小麦的播种时期的选择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小麦品种的特性、土壤等因素而异。一般在土壤化冻3~5cm、气温稳定在0~2℃的4月中下旬为春小麦适宜播种时期,冬小麦一般选择10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此外,对于生产优质糕点、饼干等中、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宜适当早播;对于生产优质面包等中、强筋小麦,宜在其适期播种范围内适当推迟播种。(2)播种密度的选择:合理的播种密度能够保证小麦是否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从而收获良好生长发育的穗足、穗大、粒多、粒重的优质小麦,一般在高肥水条件下播种量在300万粒/hm2以下。(3)播种深度的选择: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选择3~4cm为宜,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50cm土层中,播种过深,出苗过程中大量消耗种子中营养物质,容易造成麦苗生长细弱,抗冻抗病害能力弱,易大量死苗;播种过浅,种子出苗过程中易因土壤失墒而落干,抗冻能力弱,出现缺苗断垄问题。
3 合理施肥以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的正常发育和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所以要注意合理施用化肥,重点调整好氮磷配比,以调节土壤养分充分和平衡,从而收获高产、优质的小麦。一般来说,不同土壤中肥料养分的固定和损失情况不一样,所以,在施肥时需要考虑土壤条件,而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要求氮、磷、钾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以一定比例合理调配,同时不同品种的小麦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吸收要求不同,对于小麦高产田,土壤营养成分中要求控氮、增磷、增钾,对于小麦高中产田,土壤营养成分中稳氮、增磷,对于小麦低产田,土壤营养成分中要求增氮、增磷。根据试验统计,每生产100kg小麦需要氮3~4kg,磷1~1.5kg,钾2~4kg。根据小麦生理需肥规律,小麦前期和后期需氮肥多,中期需磷肥多。在小麦全生育期,氮肥施肥 120~180kg/hm2,磷肥90~120kg/hm2,钾肥90~180kg/hm2,锌肥3~5kg/hm2。有机肥、磷肥全部基施,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比例为1∶1,研究显示,灌浆前期进行叶面喷氮施肥可以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1.5%,钾肥50%底施,50%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比例为1∶1,研究显示,在扬花期施入硝酸钾45~90kg/hm2,可以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此外,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当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比为5∶5或3∶7时,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
4 做好田间管理,提高小麦品质
(1)精细整地:破碎土壤结块,让表土层松软细碎,表土层下有一定的紧密度,削高填洼,调整土地平整度,通过整地工作,覆盖残株、杂草、肥料,杀死土壤深处土壤里的害虫,并将土壤深处等有机质充分发掘出来,创造小麦有利的生长条件,保障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2)灌水技术:根据气象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确定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灌水次数以冬前、起身、拔节、灌浆四水为宜,控制好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保障小麦蛋白含量。(3)轮作种植:下麦蛋白质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氮含量成正比关系,通过与豆科作物轮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硝态氮,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对于干旱、地广、贫瘠的土地休闲一个时期,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4)化学调控技术:采用化学调控技术调整和控制小麦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小麦品质,研究显示,在小麦4叶1心以前喷施多效唑,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提高。
5 实时收获,提高小麦品质
小麦在不同收获期蛋白质含量存在不用的差异,从保障小麦品质的角度来说,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最能保障蛋白质含量,此时,小麦植株茎秆全部为黄色,叶片落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较为坚硬,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
[1]廖先静,李欢,邱冬云,等.栽培技术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3):32-34.
[2]韩勃.浅谈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及品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种养,2015(2).
1004-7026(2017)08-0044-01
S51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