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兴趣

2017-04-14苗香蕊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声部声乐儿童

苗香蕊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兴趣

苗香蕊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针对于儿童的声乐教学也逐步的向着更具科学性、更加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从简单的歌曲教学中脱离了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否对声乐课程有兴趣直接决定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儿童学习声乐课程的动力,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是后续阶段声乐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对儿童兴趣进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声乐教学;儿童;兴趣

近年来,相关的教材编撰人员一直致力于减少少儿阶段声乐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比率,但对于教师来说,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是保证后续实践内容教学效果的基础,而这些理论对于儿童来说大多难以理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儿童自身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就是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声乐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来说,兴趣能促进儿童在教学过程更加深入的参与到这些实践过程中来,学生也能从实践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了解儿童内心世界

处于少儿阶段的学生通常自主性较差同时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就必须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起[1]。同一个班级中,几十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可能各不相同,首先,教师要着重关注容易开小差无法专注于课堂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及时的与之交流,分析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举例来说:如果学生开小差的原因是因为自身控制力较差,不能保证长时间的专注于课堂,那么教师就可以安排课堂上表现较好一些的学生来辅助协同这部分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声乐教师也可以多多点名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能逐渐的集中到声乐教学中来,从课堂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提升兴趣;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对少儿阶段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非常大,一旦教师发现学生突然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降低、兴趣缺乏的情况时,教师就要及时的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让这部分学生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声乐课堂中来。

其次,除了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状况之外,声乐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诉求。我国的声乐教材更新速度并不快,因此很难做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偏好,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声乐课程的兴趣,教师必须要做到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喜好,熟悉时下在学生间流行的音乐等[2]。比如说:教师可以将时下流行的动漫或动画中涉及到的歌曲、背景乐引入到声乐课堂中来,引导学生赏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的将这些歌曲作为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有教师教学过程中做到不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及时的根据学生喜好灵活的将这些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的兴趣自然会随着教学的深入进一步提升。

二、采用新型教学方法

(一)增加课堂活动,提升儿童参与度。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之外,适当的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声乐课程的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声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声部演唱这些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独唱与合唱音量、音色上的不同以及和声的音响效果,增加大家之间的协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也可在班级范围内举办比赛,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也可给予这部分学生适当的奖励。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分声部合作、教师加以引导的方式,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必须在课下熟练自己声部的旋律,才能确保合唱时不会被其他声部带跑调,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声部的合唱排练提高学生音准的同时,丰富了听觉效果。另一方面这种比赛的模式能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3]。当课堂中涉及到外国的一些经典作品时,学生通常对这些曲目的作者及曲目本身了解程度较低,难以体会到这些经典曲目所表达的感情,自然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就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提前了解曲目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在课堂上可以设置3到5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查询到的背景知识。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当学生实际的学习这些曲目时就能够更好的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从声乐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二)灵活教学方式,确保因材施教。一个班级之中,学生的情况可能各不相同,对于少儿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使用统一的方法来教学,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声乐课堂中有所收获[4]。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抒情歌曲,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活泼欢快的歌曲,对于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不能让他们反复的演唱旋律,这样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可以让同学们扮演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角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激发了活力,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大大提高了儿童对声乐课的兴趣。

(三)引入新内容,提升儿童兴趣。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兴趣首先要从了解儿童的喜好做起,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进行教学的,而社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儿童接触到的新事物越来越多,教材必然会与儿童具体的喜好出现一定的脱节。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之后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新内容引入到声乐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声乐教学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之中的,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声乐教学的兴趣。儿童歌曲《小白船》是一首四分之三拍的抒情歌曲,描绘了月亮这只小船在夜空中轻轻的摇荡,在学唱歌曲之前,先让学生朗诵歌词,体会朗诵时语言的重音,然后在学唱旋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体现出了小船在银河里摇曳、飘荡的感觉[5]。同学们可以根据强弱规律,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比如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腿、拍肩都可以,重点在于强弱的对比,与此同时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沙锤、木鱼,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敲一下木鱼,后两拍用沙锤,充分体现出节拍重音。孩子们用歌声、肢体语言、不同的乐器表演了不同的声部,谱写了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集体意识、表演力与想象力,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6]。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学生必然会对声乐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从侧面提升学生的兴趣。

三、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除了了解儿童内心世界、更新教学方式之外,对于声乐教师的培养也是在声乐课堂中培养儿童兴趣中重要的一环[7]。我们认为,教师自身的素养影响着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首先,对于相关的师范院校来说,这些学校要以现代教育体系的要求作为目标来培养声乐教师,保证这些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迅速的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教导少儿阶段的学生。其次,对于这些声乐教师的招聘和人才的吸纳来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用人门槛,保证上岗教师符合要求,不允许只有资格证却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存在。最后,学校要定期对声乐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在教师之间展开一定的教学竞赛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之间互相的交流学习[7]。只有保证了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对儿童兴趣的培养力度。

[1]王晓艳.论如何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学生音乐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121-121.

[2]赵英娜.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兴趣培养[J].科教文汇旬刊,2015(4):99-100.

[3]任英曙.培养学习兴趣重视技能训练——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13(34):656.

[4]单海燕.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128-128.

[5]赵亮.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J].音乐时空,2014(11):130-130.

[6]胡丽红.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J].科研,2016(7):00068-00068.

[7]张培培.民族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挖掘声乐作品的兴趣与能力[J].艺术研究,2016(1):162-163.

[8]杜海云.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0):141-142.

G620

A

2095-0438(2017)12-0129-02

2017-05-12

苗香蕊(1981-),女,辽宁海城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责任编辑 王占峰]

猜你喜欢

声部声乐儿童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